莫伟群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单纯的“授业”者变为真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解惑”者,要善于调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转变教育理念,转换教学角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辅导者,通过教师这个辅导者的推力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靠他们自己,任何教师都不能包办代替,教师只能利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及自己的综合素质等来挖掘学生本身存在的潜能,帮助他们发现问题,理清思路,找到答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尽力做到:
1.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有经验的教师都体会到:课堂气氛民主、宽松、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则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老师稍加点拨,学生灵感就如泉涌,课堂教学就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如我在上八年级一个班的某节课时,教室后排突然响起口哨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响亮,但也中断了课堂教学,学生都抬起头望着我,看我如何处理。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沉下脸来查明清楚是谁后将其训斥一顿,又或者根本查不出来而使师生关系僵硬,可想而知,真要这样的话,之后的课堂时间学生肯定不敢再发言,只能由老师唱独角戏到底了。而在素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已深深地体会到不能这样做,我略一沉思,抬头微微笑着说:“谢谢,真让我受宠若惊,在我讲话时还有同学帮我配音。”同学们一愣,然后是哈哈大笑,而吹口哨的同学则满面通红,是谁违纪不言而明,我不再揪着这事不放,继续上课。之后的课就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而我注意到吹口哨的那名同学也不敢再开小差了。另外,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化解学生因回答问题错误而引起的尴尬,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对与错,甚至回答不出来也没关系,学生没有压力,才会放心大胆地参与课堂的学习,积极地回应老师的教学。
2.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开放与创新是新课标的一个鲜明的要求,它特别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包括积极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而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场所,学生是否敢于提出疑问、暴露困难或是否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关系到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及学习的效果,以及人格的养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课堂上思维活跃、有探究精神的学生,考试成绩一般都比较好,生活中人也自信、开朗、合群,是老师、同学眼中品学兼优的学生;而在课堂上几乎从不参与讨论、也不主动提出问题,似乎课堂与自己无关的那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都比较差,而且个性自卑、性格孤僻、独来独往,如果继续下去,必然会影响到今后自身的发展。因此,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特别是胆小的学生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尤其要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也是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品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讨论等教学方式,循循善诱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同学们总是充满活力,畅所欲言,踊跃表现出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课堂学习兴趣
1.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层层扣紧学生思维,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设疑可由教师来精心设计,让学生通过辩论、讨论、书写等各种方式以寻求正确的答案;也可由老师给学生一个范围,由学生向老师提出相关的问题。当然,要采取由学生向老师提问的教学方式,教师课前应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任务,先让学生自己去查询、搜集资料,课堂上学生才能有准备、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如果课前不布置任务,学生可能不会问,或问题凌乱无目标)。另外,课堂上即使是学生向老师提问,老师亦应尽可能地先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老师再做补充、整理和归纳,并强调课本知识点,点明重点要把握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课标要求。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求知,学生经过自己探索所获得的结果会使他们更有成就感,从而激励着他们更进一步地去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2.注重时事教学
时事政治是活的教材,它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把学生刚看到的时事和教材原有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感性的认识来理解教材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到:原来课本内容也可以这样来学,并不难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内外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政以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互助合作、分析理解、总结归纳、语言口才等方面的能力。
3.运用图片和形象的漫画
图片明了,具有震撼力,而漫画生动、形象、幽默,它们都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去探索其中所发生的事和蕴含的道理。在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图片和漫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兴趣。
在信息时代,图片和漫画随处可找,但我有时会给学生一个连贯的故事,让会画漫画的同学课前发挥想象帮画漫画,不会画的同学也尽力去想象,课堂上展示同学漫画时,因作品是同学的,他们倍觉亲切,大家特别踊跃地发言。
4.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要更好地阐释新课改的理念,多媒体教学是必需的手段之一。思想品德课教师如能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制作使用直观教具,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把学生思维带到情境中,融入有声有色的教学意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到八年级下册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尊重、团结互助、共同繁荣”时,我结合去年“3·14”打砸抢烧暴力骚乱事件让学生讨论,利用多媒体把要讨论的问题展示在大屏幕上并在讨论中配以录像、图片、辅以文字、数据,使达赖集团的险恶用心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增加教育效果。多媒体教学既增加课堂的容量,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高度统一,也是学生喜欢的、积极参与其中的教学形式之一。
总之,教学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激发学生自主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责编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