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有时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上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他曾经举过两个例子:一个是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只能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伴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
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就写满了书名。人们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了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读呢?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些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读书”。
(选自“网易博客”,有改动)
故事教会我
故事中的两个事例告诉我们:1.“忆”书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2.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一点地咀嚼,就像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从而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3. 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从而有利于我们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