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发明亦需好时机

2009-08-26 11:03胡锡晟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9年8期
关键词:土著人穿鞋乙组

胡锡晟

有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营销故事,说的是美国有一个很大的鞋厂,考虑到国内市场已经饱合,因此决定在海外开辟鞋市场。一天,鞋厂老板找来营销总管,指示他们派出两批市场调查组到非洲寻找市场。去后不久,两个市场调查组都打来电话。甲组说:“这里的土著人都不穿鞋,即使生产出鞋来,在这里也会卖不出去,还是赶快给我们寄来返美机票吧!”而另一调查组乙组却与甲组结论完全相反,乙组十分兴奋地告诉老板:“这里人人没有鞋穿,鞋子市场很大,急待我们开辟。请汇款5万元,我们在这里筹建工厂,设计适合当地土著人穿的鞋。”

大多数人在讲叙这个故事时基本倾向于后者,用后者的创新性思维方式来启发和激励别人。其实,这个故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客观事实,那就是非洲土著人根本就没有穿鞋的习惯,他们也不需要穿鞋。要想把鞋子卖给土著人,除非先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而改变一个种族千百年来养成的传统习惯,并不是任何人任何力量可以一蹴而就的。所以,好的想法、好的创意也许并不能完全达到自己所预定的目标,必须要切合实际。

同样,好的发明创造也得切合实际。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说的是汽车上的马达是在当时最发达的英国发明出来的,马达发明之前,汽车发动机启动是要人来摇车的,很不方便。英国有个发明者认识到了启动马达的重要性及广阔的市场。他穷其家资并举债发明了启动马达。

但当时装上启动马达的新型汽车却无人问津,于是他破产了,尔后从英国辗转到了美国。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人非常喜欢这项发明,从此他发财了。

并不是他的这项发明不好,也不是技术上不成熟,而是它不适合英国当时的国情。英国的有钱人多为贵族,他们讲究的是面子,汽车是他们身份的标志,他们自己不开车而是有司机,让司机或坐在司机旁边的仆人去摇车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享受。而美国不同,这是一个移民国家,讲的是平等,汽车是代步的工具,是他们提高效率的手段。

总之,有时候一种非常具有创意的思维或者是一项较好的发明,不能得到真正实践或者发挥重大作用,并不完全在于其好不好,也不是在于其技术上是否成熟,而关键在于其是不是适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需求。

猜你喜欢
土著人穿鞋乙组
澳大利亚土著人发明的回力标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土著人不“土”
我知道鞋子怎么穿
我是一把椅子的四只腿
阻止接球
穿鞋的小蜈蚣
小岛上的统治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