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2009-08-26 11:03丘仕敏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9年8期
关键词:大观沈阳航空

丘仕敏

2009年的3月18日,我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带着为中国航空事业奋斗一生的坦然和其未竟的遗憾与世长辞。作为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师、第一台喷气发动机、第一台涡扇发动机的发明者,第一个航空实验基地以及第一个高空台的建立者,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吴大观老人93年的人生旅途中,有68年是与航空相依为命的。“没有经历过亡国生活,体会不到他的爱国情怀。”中航工业师元光感慨地说,吴老就是一本大书,他的一生承载着中国航空史上最精彩的内容。

1916年吴大观出生在江苏镇江,大学时代是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中度过的。在西南联大就读时,他想尽办法从机械系转到航空系。从当时国内唯一的航空发动机厂贵州大定的“乌鸦洞”,远涉重洋赴美求学,吴大观深感“中国太落后了,太受人欺负了。要靠发展航空来挽救自己的国家”。

1947年3月,吴大观拒绝了美国有关单位的高薪聘请,在海上漂泊了56天,终于回到了祖国。然而,国民党统治和当时航空界的腐败让他看不到希望,在朋友的鼓励下,吴大观毅然奔赴解放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60多年过去了,他仍然为自己当初的抉择激动不已。

1949年11月,吴大观出任新中国重工业部航空筹备组组长,参与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筹建。面对国家资金短缺、国外技术封锁、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一切从零起步——“摸着石头过河”。带领年轻的发动机设计队伍奋斗的往事,多年以后在吴大观看来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投身航空工业后,我一天都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努力方向。”吴大观说。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的航空梦也从来不曾破灭过。

航空发动机研制为什么这么难?因为它是所有动力装置中技术含量最高、制造难度最大的。要让流动的空气经过几米长、直径不到两米的金属“圆筒产生几千公斤甚至上万公斤的推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航空发动机综合了多学科和多种专业的技术成果,但设计中有些地方常人难以想象。比如发动机减重,设计的时候几乎达到毫克必争的地步,因为通常发动机增加1公斤重量,飞机就要增重5公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吴大观和同事们不眠不休日夜拼搏,就是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出解决方法。

1956年9月,吴大观到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厂任新中国第一个发动机设计室主任。5年后,又在沈阳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国防部第六研究院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他始终坚持一个观念:即使能从苏联引进发动机,但关键技术是学不到的,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受他影响,厂(所)里的科研人员刻苦钻研技术资料,努力学习数学和英语。每天晚饭后,办公楼里总是灯火通明,学习蔚然成风。

为了提高国家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解决飞机的“心脏”问题,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决定引进英国罗罗公司60年代初设计的“斯贝”军用发动机。1978年3月,吴大观调入西航担任副厂长兼任厂设计所所长,主管技术工作。吴大观到西航的时候已经62岁,“我62岁要当26岁来用,看不到我国自行研制的发动机,我死不瞑目”,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时的吴大观就像一台发动机,长期处于高负荷、高效率的运行状态。西航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周芹生记得,“斯贝”发动机在英国进行高空试验的时候,所有派出工作的人员全部是两班倒,可唯独吴大观跟了这个班又跟下一班。

从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厂到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从喷发1A、涡喷7甲到滑扇6,航空动力的先行者们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为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走出了一条从测绘仿制、改进改型向自行研制转变的道路。

吴太观在自传中写道:“尽管在初期的摸索中也盲目干了一些工作,但是大家的热情还是值得鼓励的,而且也向全世界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能够造飞机和发动机的。”

猜你喜欢
大观沈阳航空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最小和最大
Women in Dilemma—Analysis of Janie’s frustrations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航空漫画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
航空报国岁月稠
外过城市雕塑大观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