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斌
偶然结识家住北京的楚简书家李金泰。得知他花费了3年时间用楚简书体精心书写出来的《道德经》即将出版,李先生客气地邀请我为他的这部书法鸿篇巨制写序。
李金泰,生于1948年5月,湖北荆州公安县人,笔名赤峰,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湖北九州大学校长助理,《中国少儿造型艺术》杂志副主编,著名书法家,诗人,古文字学家,现为中国楚简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诗词学会会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中国办事处特聘艺术家。
书家从小就跟清末老前辈学习书法,初临柳体,后以颜体为主,数十年坚持临池不辍,形成功力深厚、阳刚大气的书风,还兼擅行书、草书等各种书体。他的楷书代表作是在纪念毛泽东逝世30周年时,自拟七律诗:“诗词大国数风流,墨海鲲鹏走千秋。名齐马列扬四海,功盖华夏福五洲。三分世界开新纪,两点辩证耀高丘。遗志继承宏图展,赤子苍生遑论忧。”这幅作品以端庄劲美的“锋绝剑摧,惊飞逸势”的雄厚气势,将著称于世的颜体精华,并糅和了一些隶书笔画与魏碑体的运笔方式,表现出字体略显修长,在保留了颜体稳重肃穆大气、阳刚俊美特点的同时,使得严正的楷书呈现出一种活泼舒展的范式。其行书与草书作品基本上以厚实风范为主体,在严谨中富于变化,在流变中不失法度,笔力遒劲率直,沉雄厚重,朴实大方。
新发掘出来的楚简书体以畅达随意的粗细笔画为主,在书写过程中或轻或重,或顿或挑,或渐次粗壮,在随意书写中,呈现出一种灵动潇洒的艺术风貌。书体笔画没有直接的转折变化,却彰显出古朴厚重的魅力,引起当今书坛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李金泰不计得失,长期沉迷在对楚简书体的深入研究中,以传承弘扬楚文化为己任,潜心研究楚文化的内涵与楚简书体范式的审美妙趣,并以楚简书法行世,广泛参加社会上的各种书法展览、笔会以及众多义卖、义捐公益活动,人称“楚简书家”。
作为楚简书法先行者之一的李金泰,除了长期耕耘古篆与楚简书体的研究外,在书法理论上独树一帜,其所著《从战国楚竹书看楚简的隶化》、《论楚简的书法学意义》、《楚简宣言》等文章,为弘扬楚简书法理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奠定了自己作为中国楚简书法理论家的地位。书家在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上同步发展的鲜明特点,呈现出一种无欲则刚的文化艺术修养气度。
李金泰以糅和古篆与楚简于一体书写《道德经》百米长卷,前后花费了3年多时间。在书写前,他首先在文字上进行了大量的考证,未曾书写就先行拜读领略了老子道家思想的“非常道”意境。整个书体重点保留了楚简随意大气的构成,糅和了一些古篆的曲变、隶书的肥硕、行书的灵动、草书的枯笔飘逸等笔意味道,形成一种以厚实、阳刚、方正为主体的强大内在力量,达到笔力厚实雄健却又富于多变的意趣内涵境界。艺术再现了两千多年前老子原书古韵风貌,为道家学术研究增添一最新版本。这是一项举世无双的文化工程,其融会古今审美艺术情趣于一体的文献学价值、文字学意义和艺术收藏价值,都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彰显出无限的生命力。
书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类大展并获奖,其作品、传略曾入编《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书法家大辞典》等,为多处名胜寺院、文化碑林书写楹联条幅,作品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中国办事处、国家博物馆以及海外机构、友人等收藏。《书法报》曾辟专栏介绍。《楚天都市报》、《江汉商报》、武汉电视台、荆州电视台都作过专版专题报道。他还出版有《60小时回田格钢笔楷书教程》、《李金泰书法艺术》、《汝南王修治古塔铭集字联》、《楚简书百联》、《李金泰诗词书法集》等书籍。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