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殿伟
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好粮食长期安全储存工作,即实现“绿色”(最大限度的控制粮食品质变化)安全储粮,从而降低各项成本费用,提高粮食企业的经济效益,使粮食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粮食企业;湿度;“绿色”
中图分类号:F2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023-01
改革30年,国有粮食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国有粮食企业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供给的重任,现在虽然转变了经营模式,但其担负的重任没有改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好粮食长期安全储存工作,即实现“绿色”(最大限度的控制粮食品质变化)安全储粮,从而降低各项成本费用,提高粮食企业的经济效益,使粮食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从建国以来,粮食企业的储粮方式、条件、设施等始终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用于储粮的库、仓主要有房式仓、立筒仓、地下恒温仓、简易仓以及近年新建的一些用于成品粮储存的房式空调仓等,这些库、仓的储粮设施条件是达不到长期绿色安全、低成本储粮的目的的。
“绿色”安全、长期储粮的理想条件是;低温、低氧、低水分、低湿度。低温是指粮食处于10℃以下储存,低氧是指粮食处于含氧量在2%以下储存,低水分是指保证粮食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能够长期安全储存的水分含量(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则安全水分标准不同),低湿度是指仓内相对湿度要在65%以下储粮。为了达到低温、低氧、低水分、低湿度这个理想的储粮条件,那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库仓进行保温隔热、防潮、密闭处理,这样才能达到“绿色”安全、长期储粮目的,才能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温度是粮油及微生物、储粮害虫等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粮油储存过程中,温度的升高可使粮油、微生物、害虫等的生命活动增强,呼吸旺盛,加速粮油营养成分的分解、劣变,降低粮油食用品质,引起粮油发热、霉变以至失去食用价值,造成坏粮事故。在粮油安全储存过程中,气温影响仓温,仓温影响粮温,因此,要想使粮油处于低温条件下储存,必须解决气温对仓温的影响,即解决仓的六面及门窗的保温隔热问题。
水分和湿度。水分一般在粮油入库时就控制在安全标准内,而湿度是受粮堆温度变化影响的变量,其增大的原因就是结露。在仓壁结露是储存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它会造成仓壁部分粮油水分增大,相对湿度升高,导致粮油呼吸旺盛,微生物及害虫活动和繁殖加快,引发坏粮事故。仓壁结露的形成是粮与仓壁冷热接触,存在温差,使局部空气相对湿度达到饱和而结露。冒顶是储粮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另一现象。冒顶形成的原因是因为粮堆上部形成温差,出现结露,导致粮油水分增高,呼吸旺盛。微生物及害虫活动和繁殖加快,引发坏粮事故。结露的形成必须有两个基本因素同时存在,一是温差条件,二是空气中水分的存在,因此,控制了温差条件的形成,也就防止了结露的形成。保证了粮油的安全储存。
粮油、微生物、储粮害虫及鼠等其维持生命活动的另一重要条件是氧气。没有氧气存在时,它们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抑制或死亡,达到安全储粮目的。实践证明,当氧气浓度降到2%左右时,霉菌就会受到抑制,害虫、鼠等就会死亡,粮油的呼吸强度也会显著下降,降低了营养成分的分解速度。因此,当粮油达到缺氧的条件储存,也就为长期绿色安全储粮创造了条件。
综合上述因素,改变仓体建设结构也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以往在仓房建设方面做过一些有效的努力。但要达到绿色安全长期储粮条件还不够。
现在我国的建筑施工水平已经大有提高,能够一次成型,保温材料也能够满足许多行业的保温要求,因此,建设新型仓房一高大保温真空仓的条件已经成熟,即仓容量要在5000~8000吨,上面入粮口、下面出粮口各设4~6个,并要达到隔热、密闭;仓体除了要满足受力要求外,还要采取双层保温(厚度应在30厘米左右)隔热措施,并要达到真空密闭,以保证15℃(或10℃)以下人仓的粮食(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在夏季也能处于低温状态;仓底侧要设2~4个能够保温密封的真空排气口,用以粮食入仓后排出仓内空气,使粮食处于负压、低氧的环境;仓底侧要设2个压力显示表,以便观测仓内排气后压力情况;从仓内引出的粮情检查线路要达到密闭要求。
高大保温真空仓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一可以更好的保证粮食食用品质,延缓粮食品质变化;第二可以延长储备粮的轮换期,节约费用,减少财政费用负担;第三降低保管费用(包括搬倒、药剂熏蒸、消毒、投放鼠药等);第四降低保管损耗(包括发热霉变、粮食生命活动干物质消耗、水分丢失、虫蚀、鼠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