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鼓动对中国强硬

2009-08-24 20:38
环球时报 2009-08-24
关键词:比娅陆克文朱莉

称中澳铁矿大战未结束 要政客站稳立场抗中国

●本报驻澳大利亚、加拿大特约记者 陈小丫 陶短房 ●本报记者 刘洋 ● 陈一

澳大利亚媒体和政坛都像是中了“中国瘾”,在中国话题上纠缠不清。澳总理陆克文21日宣称他领导的政府“有权决定谁能踏足澳大利亚”,为这个月初允许热比娅入境辩护。他重拾这个旧话题,是因为受到反对党对他“搞砸澳中关系”的指责。而同样是上周末,率先向陆克文开炮的自由党发言人朱莉又遭到澳媒体的集体炮轰,她被斥责过去曾攻击陆克文“过分亲华”,如今她自己却“在中国欺凌面前翻了跟头”。20日,处在暴风眼的力拓公司说了一些与中国“可以合作”,“愿意尊重中国法律”之类的话,全球媒体高度关注,评论风起。澳大利亚有媒体称,“铁矿石价格战远未结束,中钢协依然紧握钢枪”。中澳关系如何走出困境?环球网23日的调查显示,74%的受访者认为“澳大利亚应在争议问题上多做让步”,近26%的人认为要靠“中澳相互妥协”,认为“中国应多做让步”的不到1%。中国专家赵国军说,在成长为大国的道路上,中国没必要为一些外交颠簸焦虑,生意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但绝不在触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低头。这是中国在应对未来摩擦时应该把握住的框架。

力拓对华表态引发关注

力拓集团20日发布上半年财报称,上半年盈利比去年同期暴跌65%,创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半年跌幅。与之相反,力拓在华销售收入一年前还落后欧洲和美国,今年却激增至52亿多美元,占整体销售收入的26.8%,成功超越欧美和日本成为力拓最大销售市场。

力拓财报称,利润下滑是受全球铁矿石、铝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影响,但彭博社分析称,因中铝收购告吹、铁矿石价格久拖不决和胡士泰案等引发的中国压力也是力拓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高层向中国释放暖意,CEO艾博年21日对彭博社表示,他对今年6月中铝收购力拓失败表示“遗憾”,他说:“我们此刻在中国面临一些挑战,但从我个人及力拓精英团队来看,我们很努力地坐下来审视这些问题,并(与中国)建立这些关系,这很重要,从中铝观点看更是如此,长期看来,我们是可以合作的。”在谈到力拓案时,艾博年对中国针对胡士泰等力拓员工的指控“降格”感到高兴,并称力拓将尊重中国法律。而对于铁矿石价格谈判,他表示力拓仍致力于与中国钢铁企业达成协议。对于中国提出的改变基准定价机制的问题,他似乎也有所松口,表示“如果客户需要别的价格基础,我们可以在另外的基础上跟他们谈”。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在过去3个月内,力拓与中国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危机。力拓公布的上半年财报却显示出双方关系回归常态有多么重要。彭博社21日评论说,艾博年这番话表明,“力拓试图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好的关系,愿与中铝重启合作谈判”。22日多家中国媒体也从这一角度解读,但此事上周末在澳国内引发的解读更为复杂。《澳大利亚人报》称,虽然力拓盈利跳水,但对未来依然乐观,力拓对与其主要客户中国保持长期关系仍有信心,将开足马力满足中国的需求。澳《商业日报》22日题为“贸易机密:铁矿石价格战”的文章却将2009年铁矿石谈判的僵局统统归咎于中国,攻击中国过去窃听外企行政人员的电话,窥视他们的邮件还都偷偷摸摸,如今却发展成公然的胁迫,到上海开会的力拓高管不得不搜遍整层酒店,确保没有中国便衣这样的不速之客。文章最后提醒澳大利亚企业,“铁矿石价格战远未结束,中钢协手中依然紧握钢枪”,而现实是中国强硬派“占了上风”,现在力拓必须“按照中国的规则出牌”。

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学者韩锋23日对《环球时报》表示,目前还很难判断力拓负责人这番表态的具体意义,中铝和力拓有共同的业务领域,合作实属正常。如今中铝对力拓的并购已经以失败结束,双方需要探索新的合作。

澳媒掀起集体攻击,目标——反对党、陆克文和中国

据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AAP)报道,陆克文套用前总理霍华德2001年时的竞选名言——“我们将决定谁能踏足澳大利亚”表示,“我所领导的政府是澳大利亚可以决定给谁发不发签证的政府”,“无需得到任何国家许可”。

(上接第一版) 热比娅窜访已过去些时日,陆克文为什么突然“旧事重提”?AAP解释说,这是因为澳大利亚反对党外交发言人朱莉此前公开批评陆克文“搞砸了”给热比娅发放签证的议题,令澳中关系恶化,没有与中国开展建设性关系,她还指责陆克文去年访问北大时不该在演讲中谈人权问题,并将澳大利亚出台“紧盯中国威胁”的国防白皮书称为“对中国没有必要的冒犯”。陆克文则在21日的讲话中回击,指责反对党在热比娅访问、胡士泰案件等问题上“玩政治游戏”。

上海社科院学者赵国军对《环球时报》表示,陆克文这番话实际上犯了一个低级错误,霍华德当年说“我们决定谁可以踏足澳大利亚”针对的是外来移民,当时也曾被质疑煽动排外情绪。陆克文引用这样的话没有说服力,况且热比娅是中国分裂分子,澳政府不能以本国主权为借口干涉中国的内政。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朱莉和她所在的自由党成了澳大利亚媒体密集攻击的靶子,罪名是这个政党没有站稳对抗中国的立场。澳《先驱太阳报》22日指责自由党在中国的欺凌面前“翻跟头”,宣称朱莉此前曾批评陆克文过于亲华,如今却在热比娅的问题上批评陆克文,而绝大多数澳大利亚人都知道允许热比娅入境“是正确的”,朱莉的新态度“倒是可以让北京的欺凌者感到开心”。文章说,陆克文政府现在奉行的生意照做的方式可以让中国施加的压力失效,但朱莉的话传递了完全相反的信息。

澳《世纪报》23日说,澳大利亚反对党非常热衷于从目前处在焦点的澳中关系上获取一些“政治里程”,但朱莉对陆克文的批评如此自相矛盾,极度愚蠢,“反正反对党知道,陆克文怎么样都是错的”。韩锋表示,澳大利亚每3年进行一次大选,陆克文胜选时支持率很高,在这3年中反对党一定会竭尽全力消除它们与陆克文的工党之间的差距,因此不论中澳关系好坏,反对党都指责陆克文,这也是很正常的。韩锋说,对于澳反对党来说,澳中关系是可以用来与执政党进行政治博弈的工具。

事实上,自由党一些政客对陆克文的批评在中国人看来并不亲华,该党前排议员佩恩说,陆克文与中国的特殊关系改变了澳中关系,但不是变好,而是变坏。他说,围绕热比娅访澳的一连串故事说明中国想要炫耀自己刚刚长出来的肌肉,“不幸的是中国人竟然以为他们能影响澳大利亚国内的活动”。他还宣称中国一直就是个集权国家,是陆克文在对华关系上从一开始就犯了错误。

一名在悉尼的华人专家2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些上周末力挺陆克文的澳媒体实际上以前也指责过陆克文太亲华,他们这次向着陆克文不是因为认同他,而是因为他们反对对华软弱。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陆克文确实也是一些媒体攻击的靶子。澳《每日电讯报》23日刊登题为“陆克文和中国的亲密让人受够了”的文章,嘲笑陆克文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把自己变成了“外交白痴”,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文章宣称,“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会拒绝外国外交官干涉本国大选,但中国人资助了工党,澳政府什么都没说;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在去年奥运火炬传递时都禁止中国使馆怂恿人阻挠人权分子抗议中国,但陆克文政府却让中国暴徒大摇大摆”,文章还称,事实上中国有龙一样吓人的面孔,也有熊猫般可爱的面容,但陆克文完全分不清楚。

中国不能在核心利益上低头

陆克文20日表示,“虽然存在分歧,但我们与中国的朋友有巨大的共同利益”。《纽约时报》21日说,陆克文的话无法让所有澳大利人信服,莫纳什大学教授雅各布斯说,只要中国人喜欢,他们可以向很多人发火——因为达赖,法国成了目标,因为热比娅,我们又成了目标”。韩锋表示,如今澳中经济关系迅速发展,但中澳的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等都差异很大,澳国内一些人对中国的成长感到恐慌,对此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昆士兰商人德吉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他的记忆中,澳大利亚媒体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密集地攻击过其他国家,上一次出现这种集体攻击,似乎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大规模在澳投资时,由于日本是澳历史上唯一曾打到澳本土的国家,当时澳国内对日本投资极其抵触,但最后还是消化了抗拒日本势力,现在人们早就忘记了那时的争议。从这个角度看中澳之间的纷争最终也会过去,两国关系的未来并不令人担心。

环球网23日就“缓和中澳关系的出路在哪里”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4%的网民认为,澳大利亚应在争议问题上多做让步,近26%的网民认为“中澳应该相互妥协”,认为中国应该多做让步的不到1%。

赵国军说,在中国成长为大国的道路上,类似的外交颠簸也许还将遇到很多,中国没有必要指责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更不应成为这种颠簸的焦虑者,生意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但中国绝不在触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低头,这是中国在应对未来摩擦时应该把握住的框架。他说,今年的纷争给陆克文上了一课,让他吸取教训,将对华关系带回到过去平稳发展的轨道上。▲

猜你喜欢
比娅陆克文朱莉
失败也是收获
一颗水晶球
“特定人士”挡住热比娅入台
铁母鸡
杀人真人秀
新疆官员反驳“女疆独”谣言
热比娅想拉美国谴责中国
热比娅境内亲属给热比娅的信“我们也想过安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