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实力未打消外界疑虑

2009-08-24 20:35
环球时报 2009-08-24
关键词:郑和吸引力海盗

美詹姆斯顿基金会质疑中国海军远航动机

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中国简报》8月20日文章,原题:中国有海军软实力吗? 去年底中国宣布派海军赴亚丁湾打击索马里海盗。北京的考虑是借此证明它是全球海上秩序的可靠保卫者。怀疑者认为中国远征背后藏有隐蔽动机。

中国战略家一直在辩论“非战争军事行动”可用来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海盗。分析家认为,这不仅是中国履行作为新兴大国的责任,还有助于逐渐累积“软实力”,增强其对亚洲诸国的吸引力。为此,中国领导人愈来愈借助明朝郑和的航海之旅,来支持中国崛起不构成威胁的主张,逻辑如下:当中国拥有一支强大海军时都没搞扩张征服。因此中国官员宣称,郑和的航行证明了“和平崛起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亚洲受众是否接受中国版的历史,将取决于中国的海军软实力是否行之有效。政府无法像部署军队或实施经济制裁一样施展软实力。中国把自身描绘为绝对友善的国家,等于为自己设立了几乎不可企及的标准。而历史学家认为,郑和航海也不仅仅是为示好。已故历史学家爱德华·德雷尔表示,规模庞大、战斗力强、技术先进的明朝舰队远航是为震慑南海和印度洋受众,以达到不用武力就实现中国帝王意志的效果。

如果郑和远航真的是投射军力,这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些亚洲观察家会从解放军反海盗行动中读出阴暗的意图,而不把它看作中国的友善行为。警惕的印度评论家就认为这是中国军队向印度洋永久驻存的第一步。这种猜疑不限于印度人,中国魅力攻势的效果在南海周边也是个问号。

(中国的)软实力值得仔细审视。首先,或许软实力能打消外界对一个国家行动的疑虑——从中国观点来看是有用的,但不足以唤起别国的积极行动。中国可能早已发现,尽管亚洲领导人对其郑和叙说表现得彬彬有礼,但仍有意回避中国带头的冒险行动。其次,一个国家的吸引力具有普遍性吗?中国的“微笑外交”似乎注定要遭遇复杂反应:兴趣巨大、漠不关心及不信任。第三,一旦开始使用硬实力,将如何维持软实力?当国家形象仅限于抽象、没有现实纠葛时,维持吸引力是相对容易的,北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但当它开始在新舞台上部署海军时,其友善形象将受到现实检验。能吸引一个外国受众的未必能引起其他人兴趣,随着北京按自己的利益行事,中国的软实力或许会衰落。

毋庸置疑,中国的文明充满魅力,但这不能保证外交和军事上的必然成功。如果北京把软实力当成应对艰巨挑战的法宝,它的希望很可能会落空。▲(作者詹姆斯·霍姆斯,邱峰译)

猜你喜欢
郑和吸引力海盗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海盗
郑和下西洋
吸引力1
吸引力2
跟踪导练(三)4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中国“郑和”号训练舰 抵韩访问
海盗,又见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