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继续教育创新问题探析

2009-08-21 02:58周克全
继续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培训内容

周克全

摘要:我国的继续教育作为一种学历教育后的追加教育,具有行政性、非全员性、强制性、终身性、短期性等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继续教育成果颇丰,但也存在诸如刚性缺乏、职业针对性不强、灵活性不足、实用性欠缺、主观随意性大等种种问题,今后的继续教育应该在教育理念、管理体制、教育形式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继续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增强都有赖于国民素质之不断提高,教育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根本途径和最佳方法。继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成人为教育对象、以知识更新和素质提高为主要目的的非学历教育,因此,也可称之为成人教育,它是学历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建立学习型社会、进行终身教育的主要方式。

中国的继续教育,可以追溯到近代洋务运动时期的各种洋学堂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继续教育从弱到强不断发展,迄今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后期,继续教育在我国呈孕育状态,是我国建国后继续教育的第一阶段;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是我国继续工程教育产生、发展时期,是第二阶段;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继续教育扩大到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工程教育改为继续教育,是第三阶段。本文所指的继续教育,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以各行业、各级别专业技术人员为对象、以知识更新和提高技能与素质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

一、当代继续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我国的继续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是一种学历教育后的追加教育,具体是指对在职从业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补充、增新、拓宽和提高,以完善其知识结构,开发其创造力的教育。我国的继续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一)行政性

我国继续教育主管部门是劳动人事部门而非教育管理部门,因此,它不能颁发各种学历,但可以颁发各种资格证书。

(二)非全员性

我国的继续教育主要以在职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对象,换言之,非在职的和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包括在内。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全民性继续教育比较,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三)强制性

由于我国以专业技术人员为对象的继续教育往往与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挂钩,因此,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四)终身性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退休之前必须不断接受继续教育。

(五)短期性

与学历教育比较,继续教育往往是短期教育,每期学习培训时间多则几个月,少则只有几天。

(六)针对性

可以根据形势需要随时安排不同内容的培训。

二、我国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继续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种种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缺乏刚性

尽管我国的继续教育由于同职称评定等挂钩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由于制度贯彻中缺乏刚性,而往往使上述“挂钩”出现种种脱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打政策擦边球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使继续教育成效大打折扣。

(二)职业针对性不强

由于专业技术人员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不同,培训需求也就千差万别。但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往往只局限在与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紧密相关的一些“公共领域”,如曾经风靡一时的WTO培训等。结果使继续教育不能满足各种职业的执业要求,从而缺乏职业针对性。

(三)灵活性不足

继续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就教育方式而言,有课堂培训、实地演练、异地进修、挂职锻炼、外出考察等,但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课堂教育,灵活性明显不足;与传统的学历教育比较,继续教育方法更是多种多样,讲授式、演练式、情景模拟式、研讨式等等,都已成为现代继续教育经常采用的主流方法,但除讲授式外,其他方法在我国应用不多,缺乏灵活性。

(四)实用性欠缺

与执业针对性不强相联系,由于培训内容不能根据执业者的职业要求设计,缺乏实用性。行政主管部门在设计培训内容时,主观性太强,往往只重视我国政治和经济发展大需求,而忽视各行各业的具体需求,使受训者感觉培训内容与工作无关,从而降低其学习积极性。

(五)培训机构泛滥,盈利性正在逐渐取代服务性

不但各行各业甚至各个部门都有其培训中心,而且,民间培训机构也不断增多,使培训机构呈现泛滥之势,继续教育的服务性日益淡化,盈利性则日趋突出。趋利现象甚至开始逐步侵入政府主管部门。趋利不仅使继续教育的目标发生偏离,而且容易滋生腐败;培训机构泛滥不仅分散了有限的继续教育经费,也降低了继续教育功效。有人认为教育机构多元化有利于竞争和效率提高,却忽视了教育秩序的混乱以及在各种“竞争”幌子下“官商结合”的权利寻租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六)主观随意性大

从教育内容的设计到培训机构的选择,由于缺乏刚性制度,往往都由主管机构官员根据自己的认知程度确定,科学论证程序缺失,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程度上的随意性。

三、继续教育创新

尽管人事部早在2002年就颁发的《2003年—2005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纲要》中就提出要建立“政府调控、行业指导、社会服务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但迄今并未实现这一目标。通过总结经验和展望未来,我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继续教育需要继续创新。

(一)理念创新

我国的继续教育在理念上,要进行观念创新。首先要强化终生教育观念。有学者认为学校中学习的知识只是一个人所需知识的20%,其余80%是在工作中通过继续教育获得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老化的速度逐渐加快、技术与产品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的新形势下,应不断地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术,要在全社会进行“终生教育”观念的再教育;其次是强化接受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权利和义务的观念,1995年3月颁布的《教育法》,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了专业技术人员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同年人事部下发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继续教育的任务、内容、方式、时间、基地、师资、经费、组织管理和实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就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三是强化依靠继续教育培养专家和各类专业人才的观念。终生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我国从政府到民间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被忽略。民族素质决定民族竞争力,终生教育是提高一个民族素质和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对我国来说,这些都必须以继续教育理念创新为基础。

(二)管理体制创新

如前所述,我国的继续教育缺乏制度刚性的约束,管理上效率不高,笔者认为,管理体制上的创新主要应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政府主导下,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遏制以盈利为目的的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的泛滥态势,具体说,在加强对各行业局部性教育培训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这些分散教育资源,形成在教师、资金等方面实行有效集中;同时要规范各类民间培训机构,严把质量准入关,禁止收费、发证等方面的违规现象,正确引导政府与民间培训机构的竞争行为。各级党校是我国培训政府党务干部的传统摇篮,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建立的各级行政学院和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干部管理学院,则应成为培养培训各级公务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基地。

第二,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的结果与考核联系性。尽管以往也将继续教育结果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挂钩,但缺乏强制性和有效性,使继续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人事部下发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在执行中也出现偏差。

第三,继续教育经费集中划拨。我国的继续教育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与发达国家比较尽管微不足道,但教育和培训效果也是相形见绌。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总体投入还不到工资总额的1%,而发达国家仅跨国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超过就其收入的10%。即使这十分有限的经费,也往往不能充分使用。由于继续教育学费以往都是受训者或其所在单位支付,克扣或挪作他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往往因为经费问题而使继续教育规模、质量等受到制约。如果将继续教育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后,由财政部门统一按照培训计划划拨到培训机构,将极大提高培训功效,同时,对培训机构的管理也将得到加强。

第四,借鉴国外行业协会经验积极发展我国的继续教育协会。人事部在《2003年-2005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机构的作用”。尽管我国的继续教育协会并非政府机构,但由于历史原因,它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管理到运做,都呈现出浓重的政府工作烙印。继续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但在管理中采用行业协会惯用的市场化方法,也是提高继续教育功效的有效途径。

第五,体制创新需要法律保障。建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以及学习型社会,必须要使继续教育终身化,学界和政府界一致呼吁的《终身学习法》、《职业教育法》、《学前教育法》应该尽早出台,以使终身教育有法律依据和保障,否则,无论是教育经费还是培训时间等都无从保障。

(三)教育形式创新

培训方法上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吸取并非照搬,切忌邯郸学步。目前,在继续教育和培训方法上有一种趋势——美国哈佛式或欧洲法国式的案例教学仿佛要取代中国以往讲授式教学,有的地方甚至提出教学内容要为方法服务。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方法用于培训之中无可厚非,但对中国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方式不能以案例教学为主——至少现阶段不行。因为,一是中国现在的专业技术人员从小学到大学都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二是无论案例选择如何有代表性,它只能代表某一个或某几个“点”,不具有面的作用。如中国专业技术人员所缺乏的市场经济知识与能力,属于面上问题,利用案例教学难以奏效,中国专业技术人员与美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在教育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上,都有天壤之别。笔者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培训方法上的改革方向仍然应该坚持知识更新以传统讲授式为主,能力和素质提高则以实地演练为主。至于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等,都只能作为补充方法。中国专业技术人员教育的症结不是在方法上,而是在内容上,这一点不能本末倒置。

(四)教育内容创新

内容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于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言,要根据其工作性质和个人的知识能力构成,设计教育内容;对于企业等生产一线的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则应根据其生产发展对技术、技能的需要,结合个人知识技能结构确定教育内容。知识和能力是继续教育永恒的主题。知识作为“虚”的方面,侧重点在于更新;能力作为“实”的方面,侧重点在于提高。继续教育的内容必须兼顾“虚”和“实”两个方面,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工作性质,确定侧重点。从总体上说,理论研究者可能侧重于知识更新,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则应以技能提高为主。以往的教育内容,注重同一性而忽视了特殊性,突出政治性而忽视实用性。

据统计,目前约有70%的企业选择了70%以上工作中不需要或者用不上的培训课程。企业在选择培训时,对自身的需求不明确,选择培训课程很盲目,很多是应急式培训,常常“流行什么学什么,别的企业学什么我就学什么”,甚至拍脑门决定培训内容,花了许多冤枉钱。纠其原因,就在于思想僵化,缺乏创新。

内容创新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教育规划要有前瞻性,不能“用什么补什么”,处处被动;第二,内容要用实用性,要体现经济、社会和生产发展需要,避免泛政治化倾向;第三,体现“以人为本”,内容上要充分考虑个人发展空间,即不仅要体现社会需求,更要体现个人需求。

参考文献:

[1]晋银峰,论中国继续教育内涵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1,(1)

[2]李国禄,论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6,(4)

[3]郑付海,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4]何春中,从人口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有多远?中青在线,2008-3-21,http://edu.qq.com/&/20080521/000007_1.htm。

[5]闫冬,姜雪,发展继续教育事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J],当代教育论坛,2008,(4)

责任编辑王红军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培训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主要内容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