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共生

2009-08-21 07:35
文教资料 2009年16期
关键词:梁漱溟共生人文

刘 晶

摘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教育的两翼,二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然而,中国近代教育一直存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割裂的局面,带来了极大的弊端。梁漱溟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现象进行了审视与批判,并将这一现象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之中,以东西文化的“比较”与教育模式“重建”为前提,寻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共生,不仅关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外在形式,更显深入个体的内在精神层面,强调德育的作用。

关键词:梁漱溟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谐共生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教育的两翼,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驾马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共生、互为基础、相互促进,是教育的根本要求社会与人的健康发展的内在诉求。纵观中国近代教育史,一直存在人文教育排斥与打压科学教育的局面,致使科学教育处在人文教育的支配下,没有自己独立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其文化根源是具有浓厚人文特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科学教育随着新文化的春风碰撞着旧文化下的人文教育。新旧文化的较量在教育的表现最激烈的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碰撞、冲突与融合。中国教育到底只需要人文教育或科学教育还是两者的并存与和谐共生?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必修课”其中文化保守主义集大成者梁漱溟就是当时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对梁漱溟教育思想中有关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析。以便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认识与把握,希望对当今的教育有所裨益。

一、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现象进行审视与批判

梁漱溟认为“教育”实际上就是广义的教育,对此他并不讳言:“什么是教育?统同是教育。在学校里读书是教育,在家庭里做活也是教育;朋友中相得的地方是教育。街上人的谈话亦莫不是教育,教育本来是很宽泛的东西。”基于这种认识,他认为教育应包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形式等都应包含科学与人文两方面。只偏重科学教育或人文教育实质上脱离并违背了教育的价值与内涵,人为割裂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统一。对此,梁漱溟在审视当时教育的基础上对割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行为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一)对教育目的的审视与批判。

梁漱溟认为传统教育主要灌输的是“三纲五常”之类的“君子之道”,忽视了知识教育,“导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只凭经验、意见、心思、手段去应付一切”。梁漱溟认为办教育目的“是在与自己求友”,又是“与青年为友”。所谓“与青年为友”含有两层意思:1,帮着他走路;2,此所云走路不仅仅是指知识技能往前走,而是指一个人的全生活。

(二)对教育内容的审视与批判。

梁漱溟认为传统教育只重视学生对科学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人文价值的关怀,学生被培养成了只会装纳知识技能而缺少生命活力与激情的容器。他不是反对把知识技能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而是主张在重视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给予人文的关怀,加强人生的指引。梁漱溟指出,“知识的授受”在人类教育上有着无可争议的重要意义,因为“人类的生活应当受知识的指导,也没有法子不受知识的指导;没有真正的知识,所用的就只是些不精细不确实未得成熟贯穿的东西”。梁漱溟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而不顾及指引学生的人生道路进行了犀利的批评,但同时他也意识到“现在的学校只是讲习一点知识技能而已,并没有顾及到一个人的全生活,即在知识技能一面也不说不到帮着走路。但说在知识技能一面帮着走路,就当是对每个学生有一种真了解——了解他的资质和其在这一项学问上之长短——而随其所需加以帮助;就像现在这样只是照钟点讲功课,如何能说到此。而教育只着眼知的一面,而遗却其他生理心理各面,恐怕是根本不对的;何况讲求知识技能,也非照顾生理心理各方面不行。”于是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教育应当着眼一个人的全生活而领着他走人生大路,于生理的活泼、心理的活泼两点,实为根本重要;至于知识的讲习原自重要,然固后与此。”

(三)对教育方法的审视与批判。

梁漱溟认为当时教育方法单一、机械、枯燥、粗暴,把知识技能灌输式地强加给学生,这样的方法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他认为教育方法应灵活多样,具有人文关怀的,关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他认为,“情的教育”与“知的教育”两者根本不同,而在中国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上,往往把“知的教育”方式用于“情的教育”。譬如大家总好以枯燥无味的方式,给人孝悌忠信的教训,这确实让我们联想到旧式教育下学生正襟危坐,囫囵吞枣地听先生讲授那些似懂非懂的诗云子日,或是死记硬背之乎者也的大道理。这种教育的结果是“无甚影响于其根本的情意,则生活行事仍就不能改善合理”。梁漱溟非常欣赏孔子“借礼乐去调理情意,导人以一种生活,不是以干燥之教训给人的”。

(四)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审视与批判。

梁漱溟认为封闭僵化的学校教育制度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处于分离的状态,没有使人的智力体力人文素养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教育制度应当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并存与和谐共生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使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正如梁漱溟所说:“学校制度自从欧美流入中国以来,始终未见到何等的成功,倒贻给社会许多病痛。这是因为它一面是不符合教育的道理。一面又是不符合人生的道理。学校制度不合于道理之处甚多。总的来说,教育是养人发达人的智力体力各种能力的。但照现在结果,却适得其反。痛切言之,现在学校教育,是使聪明的人变成愚蠢,是有能力的人变为无能力的人。所以,不能不说它不合于教育的道理。”

综上所述,梁漱溟对当时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与制度的审视与批判,揭露了人文教育与科学的分离导致了教育与人的异化。他主张教育应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并存、和谐共生与融合,主张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都应回归到对学生的关怀之中,强调教育以人的全生活为起点和归宿,由此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从而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加坚实的根基。

二、东西文化“比较”。通过教育模式“重建”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梁漱溟主张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共生有其深厚的时代文化根源。“五四”运动前后,在对待中西文化上存在着盲目排外的本土文化保守主义者、崇洋媚外主义者、中西文化调和主义者。本土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主张完全抵制与排斥西方文化。在教育中表现为坚持教育的“本来面目”。崇洋媚外主义者认为本土文化过于腐朽,应用西方文化替代本土文化,在教育中表现为用新教育代替旧教育。这两种教育主张实质上都否认了教育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共生,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处于分离与对抗之中。梁漱

溟在对待中西文化上持谨慎的调和态度,既不盲目自信,又不自卑,而是在自己对文化的理解的基础上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他说“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为根本精神的,遇到问题都是对于前面去下手,这样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何以满足我们的要求。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自我的满足。”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从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梁漱溟自然地过渡到了中西教育的比较研究。他说:“我们现在办学校是仿西洋,所有讲的这许多功课都是几十年前中国所没有的,全部曾以此教人的;而中国书上那些道理也仿佛为西洋人的教育所不提及。此两方教育各有其偏重之点是很明的。中国人的教育偏着在情意的一边,西洋人的教育偏着知的一边。”他认为二者趋于互补,重建中国教育。

梁漱溟的文化观使他的教育思想带有深厚的传统儒家色彩;同时梁漱溟并不排斥西方文化,他认为:“民主与科学是有绝对价值、普遍价值的,不但在此地是真理,换个地方还是真理,不但今天是真理,明天还是真理。”因此。他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合理人生态度”和“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双重模性的特点。

梁漱溟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教育以人文教育为主的深层原因和西方教育以科学教育为主的缘由,以及两种不同的教育各自的特点与优劣。他认为中国新的教育应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和谐共生与融合,这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梁漱溟心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共生与融合,不是两种知识的机械添加与组合,而是以人的全生活为中心,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产生自然的、广泛的、富有生机的和想象的联系,从而打破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知识教育的割裂状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科学教育在一个广泛联系的文化背景中获得丰富而有生机的人文意义。

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共生的基点——“德”育

梁漱溟十分强调道德修养思想境界方面的教育。他认为当时的青年学生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堕落不要强的,在学校就鬼混,毕业就谋差赚钱挥霍;一种是自治要强的而常不免因人生问题社会环境而有许多感触,陷于烦闷痛苦。”为此,梁漱溟提出,对每个学生要有一种真了解——了解他的体质、资禀、性格、脾气、以前的习惯、家庭的环境,乃至他心中此刻的问题思想,掌握了这些情况以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点。在梁漱溟看来。一个人只有在思想方面融通才能有“理性”。才能掌握“知”的具体内容。这一点在梁漱溟任教于曹州中学时得以体现,他改原来完全的课堂考试为笔试和面试,比较两种考试,认为面试更为重要。因为“藉此可知道他的体格、资质、性情、脾气、习惯、态度等”。

同时,梁漱溟还注重培养学生爱劳动、简朴生活的品德。梁漱溟十分称赞陶行知晓庄师范学校里“教学做合一”的做法,并认为那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至少有两种好处:一有能力,二有合理的生活。梁漱溟在《今后一中改造之方向》中就明确指出:“我们很不满意于现代手足不勤心思不用的教育。基于此,我们的根本主张,是要学生拿出他们的心、思、耳、目、手、足的力量,来做他们自己的生活。”

可见,梁漱溟对于“德”的强调,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共生,从宏观层面深入到了微观层面。从教育的外在世界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德”育为了学生、基于学生、依靠学生,以学生的全生活为起点和归宿。为了学生,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知识技能和具有良好体格、资质、性情、脾气、习惯、态度的人,蕴含了人文与科学的因素;基于学生,就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体格、习惯、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用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关怀为学生接受教育提供基础;依靠学生,就是指教育既需要学生“理性”的参与,又需要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的全方位介入。成功的教育离不开科学与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梁漱溟所倡导的“德”育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共生的基点。

参考文献:

[1]汪平.试析梁漱溟的“中体西用”文化观[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梁漱溟.梁澈溟全集(第五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3][4][5][6][7][8][9][11][13][14][15]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10]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1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四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梁漱溟共生人文
《铮铮铁骨——梁漱溟先生》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人文绍兴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