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理论思考

2009-08-21 07:35陈义军
文教资料 2009年16期
关键词:事物马克思主义农民

陈义军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观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关键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哲学视角《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该决定在理论上有新创新,政策上有新突破,举措上有新实招,对农民有新实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新时期农村实际相结合的新成果。因此,从哲学视角解读“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好《决定》精神,扎扎实实地把《决定》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甚至破坏作用。这一基本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和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高度统一。

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只有顺应趋势,正确应对,才能巩固发展农村的好形势。《决定》是根据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会指出,当前,加快推进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2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

科学理论能够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帮助人们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进程,能够提供正确认识事物和有效行动的方法,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会指出,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的联系,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用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既然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分析,防止片面性,同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目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局面,我们既要看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又要看到农村改革发展要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在看到30年农村改革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尚面临许多问题。

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2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坚持用联系实际的观点看问题。

“三农”问题的解决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我国其他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实行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等。均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的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所以,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同时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解决“三农”问题当然要注重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但这毕竟是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要依靠“三农”自身的努力,这才是内因,是根本。因此,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挖掘“三农”内部的发展潜力,注重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肖巍生.中国马克思主义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李秀林,王于,李怀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事物马克思主义农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奇妙事物用心看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