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

2009-08-21 07:35
文教资料 2009年16期
关键词:老城区公众社区

汪 芳

摘要:为了能让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文化、城市精神更加协调一致,必须从更高的层面探讨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本文从城市环境、文化伦理、公众等方面对城市发展中公共艺术和城市空间的结合关系提出了更切实的观点。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环境城市公众“人伦之道”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欣赏的品位也在逐步提高。这时,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悄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公共艺术作品为我们的城市平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一、公共艺术的内涵

狭义的公共艺术是指城市公共空间的纯粹精神性的建筑体,它是最前瞻文化和最先进文化的大众化、生活化。是对民众生活和精神行为起到引导和塑造作用的一种当代城市的空间文化形式。广义的公共艺术是“除‘家这一私密性的个人空间以外的其余空间”。公共艺术涉及的艺术形式十分广阔,诸如城市公共设施、雕塑、建筑、园林景观、摄影、招贴、广告等。这些存在于城市空间中各个领域与公共权益有关,与城市文化有关,与社会文明进程有关。因此,当人类的生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都市化,造成了人与自然的脱离和人的许多基本功能的脱离,城市人成为人造环境中的物理因素时,这种生命异化的现象首先在敏感的艺术中反映出来,公共艺术的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公共艺术所置身的公共空间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关系,是艺术家的创造与公众意见能够构成对话的领域。置身于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是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因为它直接向公众展示,不论是主动参与抑或是被动接受,它们都与公众构成一个共同的公共空间,因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于生活之中。

二、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

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往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二是文化环境,三是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相当重要,它包含着民族的、民俗的、传统的文化脉络和公共场所的特定的文化性质,它决定创作的思路。

一个城市,无论它的现代化程度多高,都必然依托于大地。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现代社会生活的高度人工化。更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依恋情结。随着人类对大自然掠夺性的开发,噪音、拥挤、污染、疾病等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滥用资源、不破坏环境的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对生存状态的关注更表现在对城市环境的设计上。城市的地形地貌、物产物候、生态群落,都综合地加入到生态景观的系统中。城市环境中的建筑、环境设施,都要考虑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要求的有机结合。创造现代意义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创造适合本土居民需求的绿色生态环境,不仅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与认识,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今日中国之城市,无外乎两种形态。一种是老城,这类老城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就已成形,均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建城历史。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纯粹的老城区日见鲜少。老城区的建筑危旧,交通拥塞,给排水公共系统缺损,人口过度密集等,使得老城区改造迫在眉睫。老城区又多为老街井坊,在繁市闹口,人群密集,蕴含无数商机,所以老城区的改造幅度都很大,大多在短短十年中换了新貌,那风景旧曾谙的往日表情渐渐失落。这种表情正是觉悟了的今日市民和建筑规划等部门所倾力加以守护的。老城区最重要的变化在于老居民的迁出,街区的城市中心化和商业化。在这样的时候。老城区的历史的公共记忆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公共记忆往往并不在于添加了什么,而在于保存了什么。因为,在它们身上存留着这座城、这个区的令人熟悉的历史表情,牵挂着人们与土地和不可见历史的氤氲淳化、相熟相亲的家园感觉。在它们身上寄予着都市人集体的、公共的乡愁。

另一种城市形态的新城区,所指是九十年代以来重建和新建的区域。这种区域的居民四方而来,城区建造结构依某种标准而趋向同化。在这些区域的公共空间中,塑造区域新聚人群的公共记忆,显出某种新街区的形象特征,当是公共空间艺术品创造的基本的出发点。今日许多都市营造之复杂,正在于新区与老区相契。互相交错在一起,不同历史断代的建筑,成了城市可见的断代轮廓线,成了城市的外观皮层,此起而彼伏。在这样的街区建造公共艺术,尤应重视具体的环境因素和整体层次的打造。

城市建设中,历时性的纵向关系与共时性的横向关系相辅相成,形成一定地域的文化底蕴、地方习俗和人文特色。公共艺术的设计既不能脱离前人和原有的人文环境去凭空架构,又不能简单地重复过去。只有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创造历史,在更新文脉的过程中发展文脉,才能使人们在现代与历史完美交融的文化环境中共同体验形态空间之美。

在公共场所的艺术必须创造一个所有到过此场所的人都会共同感觉的重要意义,因此公共艺术都必须和周遭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公共艺术应该保存,甚至强调艺术家个人的、有创意的观点,保有公共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个人的创意,使得公共艺术的生命力增加。

三、公共艺术与城市公众

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艺术的公共性。公共性的前提是对个人的尊重,同时公共性意味着交往、沟通,强调共同的社会秩序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当代艺术的方式,它的观念和方法首先是社会学的,其次才是艺术学的。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特征明显地表现在,公共艺术必须向社会的公众靠拢,向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靠拢:公共艺术只有体现了对社会的人文关怀,才是在当代社会中一种可能的、有效的方式。在公共艺术领域,社会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重要,共性比个性更重要,公众的看法比专家的意见共重要。

公共艺术的发展,过去是领导说了算,意识形态的考虑、教育功能放在第一位,不重视视觉与观念。现在,专家的参与使艺术家的选择有了专业性基础,但我们也要考虑“精英的专制”,即由专家决定给予市民和公众哪些艺术作品和视觉环境。在现代艺术的发展史上,某些现代主义建筑中存在着这样的“精英专制”,即由某些环境规划师、建筑师规定市民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居民对于已建成的房子,除了人住,别无选择。从理论上说,专家、领导、群众对社区环境的公共艺术都有发言权,只不过角度不同。应该增加社区居民对环境中的公共艺术的发言权,特别是大型公共艺术项目的建立,应该征求居民的意见。

四、公共艺术与城市伦理

中国文化强调人伦之道。人类的一切良好的政治、历史、文化都建立在伦理关系必须符合“正道”上。在世界上各种文化、宗教和哲学思想中,没有比中国文化更重视处世之道、家庭伦理的了。

公共艺术由于它所具有的公共伦理的性质,我们一般都认为它具有正面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它比较倾向于塑造一些深受人们爱戴的人物,通过宣扬他们的事迹和行为,表达社会的正面价值、正面理想;一些邪恶、丑陋的负面形象在城市雕塑中间比较少出现,即使出现,也是作为正面形象的陪衬,是被批判、被鞭挞的。例如,跪在岳飞

墓前的秦桧像,这种处理的本身,就体现了民众鲜明的伦理态度。

当前中国城市雕塑应该突出“人伦之道”,这将有助于建立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用中华民族传统的仁爱精神所成就的生命情趣去矫正由于城市生活的喧嚣和污秽所给人们带来的生命焦虑,从而创造出一种与西方现代文明有别的新型文明的生活方式,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当代城市雕塑艺术,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五、城市发展中的公共艺术

首先,城市公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政府作用的发挥密不可分。无论哪种形式的公共艺术,或政府认可、或政府组织开展,几乎无不在政府作用范围之内。政府责任的积极履行,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政府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方面,承担着前瞻统筹、资源调动等作用,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城市空间的品位提高是不可能进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的领导部门和决策人不能为显示自己有文化修养而一意孤行,而要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凭自己对艺术问题的一知半解去发号施令,肯定会做出反文化、反雕塑的事来。

其次,公共艺术的实施需要艺术家转变观念,具有奉献精神,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进入公共艺术领域。值得思考的是,现在一些城市的公共场合出现了欧洲古典雕塑模仿品。暂且不说这些模仿品制作水平差,歪曲了原作的样貌和精神,就是复制得惟妙惟肖,把它们陈列在我们当代的城市环境里也是不伦不类,因为它们的时代离我们太远,和我们的文化环境极不协调。用“附庸风雅”来形容我们一些人的心态并不过分。我们应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或者是根据特定环境的需要,选用一些水平较高的符合城市空间的复制品。

最后,公共艺术要服务于公众,服务于社会,必须走制度化和社区化的道路。一个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要靠城市里多个社区去完成。一个城市中传统社区和新建社区,单纯的住宅性社区和多元复合的社区,抑或所谓高档社区和普通社区之中,都存有许多值得人们感怀、纪念、传承和表现的人情事故及其风物遗韵,在里弄文化、市民文化、商业文化和多元并存的外来文化中,着实存在着值得艺术家去努力发掘和提升的艺术题材和文化精神。这些都是社区公共艺术特有的社会资源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底蕴,是汲取和彰显独特的社区精神的根本源泉。

综合城市发展的走势,面对目前国际性的城市品牌的经营战略,各个城市都积极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要求下,当代公共艺术才获得了一个更高的发展目标与实现自身的现实契机。公共艺术只有与城市环境、城市公众、城市伦理等相协调一致才是适宜的。正是众多不确定的因素,使公共艺术成为一件有难度的工作,这也是公共艺术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绶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郭齐家.城市雕塑与人伦之道.雕塑,2005,(02).

[4]吴昊.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雕塑,2006,(03).

猜你喜欢
老城区公众社区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老城区科技企业上市的促进政策探讨
调蓄池在新老城区雨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