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莹莹
摘要:本文作者在汉字标志设计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使学生学会从增强视觉冲击力、提高图文整合意识、融合中西文化三方面来设计汉字标志。在此作者对自己的教学尝试加以介绍,与同行共享。
关键词:汉字标志设计教学
标志设计是平面设计课里的一个成品设计。标志代表了一个集体、企业、产品的形象,在现代标志群里,半数以上的标志由文字构成,可见字体的感染力和视觉传递效应的强大。我们置身于汉语言体系,每天的工作与生活都离不开汉字和汉语,汉字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东方文化的象征,特别是对中国文化具有标志性的代表作用。文字历经上下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不但使社会文化得以传承和积累,而且字体本身也在变化之中,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在国际化的现代,汉字的运用非常普遍。因此,在标志设计教学中。训练学生运用汉字进行设计显得尤其重要。鉴于此,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引导学生从汉字的字形进行变形设计,增强视觉冲击力。
“这些单纯、原始的符号是人们最初的一种尝试:通过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符来进行交流和和沟通,而不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都是为了用一种更具象的形式来描述和表达思想。”美国设计师葛瑞托玛斯这样讲。汉字标志设计应具有较强的视觉吸引力,其中包括艺术性和易读性,前者应在排列和字型上下功夫,要求排列优美紧凑、疏密有致,间距清新又有变化,字型大小、粗细得当,有一定的艺术性,能美化构图。后者包括文字的醒目程度和阅读效率,易读性差的字体往往使人难以辨认,削弱文字本身应具有的表达功能,缺乏感染力,令人疲劳。一般字数少者,可在醒目上下功夫,以突出装饰功能:字数多者,应在阅读效率上着力,选用横划比竖划细的字体,以便于视线在水平方向上流动。
汉字的变形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最常用的是连接文字的笔划。文字的艺术形象不仅具有感染力,而且能引起联想,并使这种联想与内容取得协调,产生统一的美感,给人以轻松、优雅之感,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时代感。这就是汉字独一无二的魅力。学生在设计汉字标志时,应注重对汉字的“形”进行视觉上的归纳、整理,进行意念、美感上的视觉再创造,设计出新的视觉图形。教学时,我向学生举例分析“中国银行”的标志“铜钱”代表“银行”,易读性强,其视觉效果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代表“中国”的“中”字与“铜钱”的图案形态相结合,达到形意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银行的含义。学生通过例子的启发设计出很好的标志,如一学生利用一个“竹”字来设计,竹子有竿和叶,“撇”、“钩”的笔画化为竹叶,“横”、“竖”化为竹竿效果良好。通过多次训练,学生学会从汉字的字形人手进行标志设计。他们在充分理解设计主题要求的基础上,借鉴汉字的结构、笔画的规律,运用对称、均衡、对比、韵律等审美原理,以概括简练的手法,对汉字的字形加以巧妙的变化处理,形成了汉字新的视觉图形,从而设计出独特的汉字标志。在设计时,学生在充分体会设计主题的基础上,对字体的意念和含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经过灵活构思、组合、归纳、整理,形成新的图形与字形的构成关系,达到望“文”生“义”,产生最具个性和体现强烈的文化内涵的标志,进行视觉信息传达。
二、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印章式与汉字进行组合设计,提高图文整合意识。
汉字是经过设计的图形。汉字是中国人在二维空间中对点画挑选、组合、转换、再生,使之代表一定信息的产物。从符号学原理分析,汉字是一种符号,是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由于汉字演变至今已变得十分抽象,因此将汉字承载着的原始信息还原出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过程,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尝试图文整合,根据字的意思画出图形,再把字的结构和图形镶嵌在一起。我在课堂上分析了学生的优秀作品“福”字下部一些笔画用祥云来代替,围绕“福”字四周的是几只抽象的凤鸟,图中镶字,字中连图,图文结合,完美地体现了图腾的含义。同时,我在黑板作出示范,用钥匙的“匙”字来设计,直接设计一把钥匙的形态代替了“捺”的笔画。学生根据我的例子举一反三,优秀的作品不断涌出来,有一位学生是这样设计的:把橘子的形状和“吉”字结合,把吉的上部笔画变成梗和叶子,下部变成橘子这样的整合既带有吉祥如意的含义,又把形和义结合得天衣无缝。
汉字不仅是符号,是装饰,而且具有图形设计的表形性思维。利用汉字,中国人传达出自己的本土文化。印章把工艺雕刻纳入书法范畴,追求汉字的线条美。以印章形式来进行标志设计,能够更加典型地体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标志图形为印泥的朱砂红色,象征其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最有代表性,它是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员人形,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涵浓重的中国韵味。这样的典范在优秀的汉字标志设计中还有很多。
三、引导学生运用汉字与外文进行组合设计,融合中西文化。
汉字是唯一富有生命力的表意文字,是用点画记录人类理念的标志设计。利用文字来进行标志设计,我们所要利用的不仅仅是它的“形”,更重要的是它的“意”。然而,汉字标志设计也不应完全排除与外文字母组合的设计形式,把二者有机地组合在标志图形里,既能体现出东方美的特有风情,又能融合西方美的异域情调,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把汉字的某些笔画巧妙地用外文字母替代或相结合。上课时,我向学生分析“工商银行”的标志,“工”字同时也是英文名的开头字母“I”,都代表了工商的意思。它运用了对称的手法,把“工”字从中间断开,使工字更加突出,表达了深层含义,体现出银行与客户之间平等互信的依存关系。学生茅塞顿开,在课堂上立刻就设计出典型的例子,“东”字的上部分用一个“e”代替了潦草的笔画,合情合理。将汉字的表音和表意相结合,构成新的单字或字组;利用外文字母形式上包容强的特点,把汉字嵌入图形,形成完整的画面。另外,由于地域文字在造型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设计中须认真分析先决条件是否具备组合的可能性,然后采取相应的手段,避免由于“硬性搭配”而破坏图形的视觉效果。一个成功的汉字与外文组合标志亦能形象、生动地体现代表者的内涵。
利用汉字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前瞻性的国际化标志,在宣传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展现出中国标志独特的一面,并是中国标志设计的一种新趋势。现代的标志设计者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在吸收、借鉴外来设计风格和手段的同时,多吸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精髓。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在感心,一也;音美在感观,二也;形美在感目,三也。”发掘汉字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在现代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前途。在教学中,我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标志设计能力,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事设计教育工作的我们应当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修养,让抽象的汉字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产生更大的魅力,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鲁迅.汉文字学史纲要.
[2]葛瑞托玛斯.标志&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艺术与设计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