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品牌建设 提升传播能力打造中国西部强势广播媒体

2009-08-19 07:25张兴茂
新闻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广播电台电台内蒙古

张兴茂

60年前的1950年11月1日清晨,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用蒙汉语两种语言正式开始播音(当时呼号为“内蒙古乌兰浩特人民广播电台”)。响彻长空的电波,把党和政府的声音送进千家万户,宣告了内蒙古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近60年来,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步伐,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在一代又一代广播人的拼搏奉献中,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紧扣时代脉搏,奏响时代强音,广播体制深入改革,广播节目宣传形式不断创新,广播舆论引导力与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事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经历了从小功率、单频率到大功率、多频率,从微波传送到卫星传送,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等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的采制、播出、传输体系,为内蒙古广播事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打造西部强势广播媒体”和“中国草原之声”品牌建设目标,着眼内蒙古广播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开展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大学习、大讨论。全台上下认真谋划宣传工作、事业建设和产业开发三位一体的联动发展格局,坚持内蒙古电台新闻立台的理念不动摇,坚持专业化布局的改革方向不动摇;以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为主线,进一步增强节目生产能力,打造内蒙古电台的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扩大有效覆盖和节目延伸,提高内蒙古电台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力;进一步优化广告创收和经营结构,加快开放引进联盟合作的步伐,拉长产业链条,增强经济实力;进一步贯彻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引进培养高、精、尖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增强发展后劲。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发展和创新,加快实现传统广播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过渡和转变步伐。

打造“中国草原之声”的整体品牌形象

从2006年开始,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提出打造“中国草原之声”的整体品牌形象,坚定不移地推进频率和节目的专业化、对象化布局。在原来只有蒙古语广播、汉语综合广播的基础上,逐步开办了交通之声广播、经济生活广播、音乐之声广播;推m了评书曲艺广播,2007年通过分频增加了新闻广播,2008年绿野之声广播开播。这八套广播节目初步构建起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现代化的节目播出格局,八套节目全天播出时间累计达到157个小时。在广播宣传和节目中,确立了新闻宣传为中心,强化导向和节目本位意识,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新闻节目努力做到公众的“知情权”保障为目标,加强新闻的快速反应能力、解释能力和整合能力,构建信息周全的资讯提供网。

广播由于其媒介的特点,在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上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为此,内蒙古电台在软件和硬件上都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国内外、区内外新闻资讯快捷、迅速和大容量、大密度地在第一时间播出。专题类节目以确保公共“话语权”为目标,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公共话语表达平台。广播电台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既要忠实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人民的呼声和疾苦,又要努力在党和人民之间架好沟通的桥梁和联系的纽带。近些年所开办的面向各种不同群体听众的各类专题节目在沟通社会、联动上下方面起到了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有关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好和欢迎。文艺音乐类节目以陶冶情操为目标,提高欣赏性和愉悦性,打造原创能力,构建高质量的音频表达平台。文艺音乐类节目的欣赏性特点是广播的又一大优势,在内蒙古电台的调频广播节目中,文艺音乐类节目一直占据相当的比例和时段,目前已形成了以音乐之声广播、评书曲艺广播为主的专业化、类型化播出格局。今后,进一步加强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文艺音乐类节目的创作和制作,全方位提高原创能力,形成草原文化文艺音乐品牌,为进一步打造内蒙古电台的核心竞争力、强力走向全国、走向市场奠定基础。

构建“天上一颗星,地下一张网”的广播覆盖网

广播节目的有效覆盖,是“打造西部强势广播媒体”和“中国草原之声”品牌的基础建设。近年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从扩大覆盖范围和提高覆盖质量人手,努力实现传统媒体向现代化媒体的转变。目前,蒙古语广播、汉语综合广播通过中波、短波覆盖全区和周边省区,并通过卫星覆盖我国全境和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新闻广播在全区12个盟市所在地调频落地,交通之声广播实现全境同频播出。据国内主要从事广播调查业的社会权威调查机构中国广州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司对内蒙古电台从2006年至2009年的共10次听众调查显示,内蒙古目前的广播听众1500多万人,潜在听众群体2200万人。广播的接触率只有69%,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比国内发达地区的广播接触率也低很多。内蒙古电台目前有四套节目覆盖到全区,其余四套节目仅覆盖呼和浩特地区。内蒙古电台的忠实听众近700万人,还有巨大的潜在听众群体等待开发。下一步,内蒙古电台将紧紧抓住国家和自治区无线覆盖工程、“村村通工程”和自治区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的机遇,进一步提高广播的覆盖水平。蒙古语广播要完成在通辽、赤峰等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盲区补点以及19个边境旗县的调频覆盖;汉语新闻广播在旗县所在地实现调频广播;交通之声广播要在盟市所在地落地的基础上覆盖境内各条高速公路和省际大通道沿线;经济生活广播、音乐之声广播、评书曲艺广播有计划地在“金三角”地区采用调频和CMMB技术,扩大覆盖范围;绿野之声广播将积极争取自治区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政策支持,通过中波和调频实现对全区农村牧区的覆盖。届时,一个“天上一颗星,地下一张网,城市听调频,农村牧区听中波,台站遍全区”的传输覆盖体系将最终形成。

逐步实现广播媒体向多媒体的延伸和扩张

在新时期,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广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使用和研发,充分利用网络的数字技术,从单一媒体走向综合化、多媒体。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内蒙古广播网已经形成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立体播出的新格局。内蒙古音乐网现已有10000多首歌曲容量,点击率每天达到10000人次以上。内蒙古广播网、内蒙古音乐网年点击800多万次,在全国广播网站中排名第12位。台内还组建了多媒体发展机构,实现金台节目制作、播出网络化,实现资料收集、整理、编目、存储网络化,实现网台互动、资源共享。台里还积极创造条件,创建蒙古语广播网络系统。在在线播出和视频点播的基础上,抢抓时机,适时开办网络电台、播客广播、手机广播,逐步实现广播媒体向多媒体的延伸和扩张。

联合发展是广播媒体应对媒介竞争、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是改革广电体制客观现状的有效途径,更是广播电台突破自身局限的主动策略。在美国,全球最大的联盟广播电台清晰频道旗下有1900多家加盟电台。国内广东、天

津等地区联盟广播方兴未艾。近年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加强同国内外多层次广播媒体的合作,增强广播和节目的拓展能力。2008年9月,内蒙古电台依托绿野之声广播,联合15家旗县电台成立“绿野广播联盟”,成为2008年中国广播十大事件之一。2009年,内蒙古电台将进一步加强同区内外广播业界及其他媒体的联系、沟通、合作,立足长远,借船下海,建立更加广泛的各层次的广播联盟。将继续扩大“绿野广播联盟”,打造农村牧区旗县广播覆盖网。蒙古语广播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已经落地播出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组建中国蒙古语节目制作中心,并在条件成熟时,实现区内广播与对外广播分频分内容播出,同时内蒙古蒙古语广播联盟即将在6月份宣告成立。在此基础上,吸纳八省区蒙古语广播,联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广播,组建中国蒙古语广播联盟。2009年1月,内蒙古电台加入中国广播联盟,为同国家电台、各省市自治区电台之间的合作搭建了平台。年内我们将组建内蒙古广播新闻联播网,积极打造内蒙古广播新闻资讯平台,同时把交通广播、内蒙古广播网作为合作平台,联合各盟市电台组建内蒙古广播联盟,目标是从单一的节目联盟逐步向广告联盟、产业联盟拓展。目前联盟成立前基础性的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各地电台踊跃呼应。

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不断提升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的管理水平,是增强内部活力、提高竞争力的必要途径。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广播全方位发展的要求,内蒙古电台从2006年开始建设节目质量评价体系、广告监管体系和成本控制体系的“三大体系”,引入社会专业调查机构,科学调查受众群体和受众需求,引入现代企业、事业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实现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有机结合,以推进“中国草原之声”品牌建设,加快“打造西部广播强势媒体”的步伐。完善内部全员绩效考核和梯次管理办法,促进考核标准和考核程序的科学化,逐步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职称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人事动态化管理,调动和激发广大采编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2006年开始,坚持开展十佳播音员、主持人和优秀编辑记者、技术人员的评选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优秀人才评优机制,发挥评优工作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注重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广播宣传节目和技术人员队伍素质。2008年,与中国传媒大学合办新闻学专业研究生班,为广播的长期持久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2010年,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将迎庆建台60周年,内蒙古人民广播事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和新的目标面前,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将在不断开拓进取和创新中加快科学发展步伐,争取早日进入中国西部强势广播媒体行列。

猜你喜欢
广播电台电台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探究微信平台在广播电台的应用
可爱的内蒙古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爱在内蒙古
城市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探讨
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