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
曾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蔡武先生要我为他准备一份诚实、完整的单子,列举出中国的形象在许多美国人眼中不那么好的原因。我列出了六点:
第一,中国是“经济猛兽”,表现在三个方面:微观经济层面上,中国的东西便宜,用廉价劳动力,压低价格,抢走美国人的工作;宏观经济层面上,人为压低中国货币,以减少竞争;竞争资源上,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能源竞争,愿意支持那些“无赖政权”,危害国际社会的稳定。
第二,中国以社会强制实现社会统一,是一个“机器社会”。像机器人一样的官员重复着同样的用语措辞,媒体刊登着同样的文章,人人说着同样的事情。所以,作为一个集体国家,中国能够不断壮大自己,然而却限制了个体的自由。
第三,社会压迫,包括司法的冷酷无情,比如对多种罪犯实行死刑,即使有些根本算不上是暴力行为(近来有所调整)。
第四,限制西方媒体的报道自由;保证关键问题上的强行一致。(对我描写的中国媒体如何多元化,有着数千家报纸、出版社、有线电视台,且都在市场中竞争的事实,外国人会很惊讶。)
第五,中国有着扩张的野心。这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看法,而非确切的指控。也并不是以台湾地区为立足点。在美国人中间有那么一种大概的印象,觉得中国计划将不断增强的实力影响到边界之外,而对中国军备不断充实的频繁报道更是证实了这一看法。
第六,中国支持那些西方认为导致国际不稳定的国家。例如伊朗、朝鲜、苏丹和古巴。他们相信中国此举的动机在于获取能源资源或出售军备,又或是让美国失去平衡点。
当国际抗议者破坏奥林匹克火炬传递的时候,我正好在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是我的一个老朋友,他说:“达赖喇嘛的一大显著优势就在于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他曾经在一个英语环境中接受教育,了解西方的价值观与文化,他能够引用英语经典语句。他让人觉得他是个很容易沟通的人。所以,他成了西方人看西藏问题的窗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们的弱点。”
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研究员曾说,几年前日本通商产业省的能源专家询问他中国的能源战略以及中国如何研究能源问题。“我很难答复他,”王洛林回忆了当时的情形,“他们却怀疑是不是有什么秘密计划不能讲。其实,当时中国几乎没什么人研究能源问题。”
威胁是虚假的,机遇才是真实的,“中国机遇论”应该取代“中国威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