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孩子和一瓶油》:令人心酸的善

2009-08-17 04:23梁东方
博览群书 2009年8期
关键词:男孩细节孩子

梁东方

《三个孩子和一瓶油》,浩然原著,汪大文、何玉妹绘画,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1月第一版,1973年3月第二次印刷,印数80万册,定价0.19元,32开,彩色

《三个孩子和一瓶油》的故事很单纯,一个女孩子用篮子装着一个空碗,要去另一个村子里的供销社给家里买盐,路上遇见了两个去买油的男孩,其中一个男孩的瓶塞丢了,就想折一根高粱秆当瓶塞。经过女孩的解释,那男孩明白了这属于破坏公物行为,于是顺理成章地改变了这个主意,大家就一起高高兴兴地去了供销社。买了东西往回走的时候,一个男孩不小心,把油瓶打了。女孩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篮子把碎玻璃和浸了油了的那片土一起c回了家。回家把篮子里的这一堆东西上锅一煮,油和水分离,把油重新装回了瓶子里……

这个儿童故事讲述的或者说宣传的,自然是爱护公物,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处处为公家着想、为别人着想,贯彻的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利他主义的宗旨。这女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甚至舍己为人的,即使是买东西的顺序也是“先把替别人家捎的东西,一宗一件地都买好了,最后才给自己家打了盐”。她为给男孩的油瓶做塞子而自己花钱买了一张纸,让人突然意识到当时农村孩子写字,为了省钱是可以不买本子而只买纸的。买纸的数量就是以张来计的,最低数就是一张。这一张是多少钱呢,一分的话就太贵了;一张练习纸的价格应该是分以下的货币单位,也就是说即使用一分钱买纸的话,也应该是给两张或者更多,而不能仅仅是一张。那么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女孩为了能够把塞子做得比较结实,而买了比一般的练习纸要好得多的纸,比较有韧性的比较厚的那种,花了一整分钱。这是女孩真诚的利他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作者没有明说,需要读者稍微琢磨一下,才能领悟。在物质匮乏状态里的利他主义尤其难能可贵,是人类之类的光辉的自然体现,具有最质朴的宗教意味和信仰精神。当然另一种解释也可以是,人只有在非常富有和极其贫困的两个极端,才更具有利他的可能,或者说才更能体会到利他的快乐。比尔·盖茨将一生的财富全部捐献出去的利他,和这小女孩儿买一张好纸给她当时并不是很喜欢的男孩儿当瓶塞的利他,还有她不顾自己的手被扎伤流血的情况,一味地帮助男孩子“抢救”淌到地里的油的自我牺牲精神,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以其他人类成员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的善。

这种在世界各种宗教教义中几乎都有其身影的“善”的教育,在以革命的名义出现的时候,难免也有了些并不圆融的革命气息,比如对于不善者、对于敌人绝不同样施予善,所帮助的人都必须是劳动者、是工农兵的一员;而任何一个没有很好地贯彻或者说只是被怀疑没有很好地贯彻这种革命的善的原则、多少还有些私心的人,马上就会被排入革命的善不予考虑的范畴,甚至是革命对象的行列。两个男孩中,那个不让另一个男孩折高粱的叫喜来,爸爸是生产队长,还做过忆苦思甜的报告。女孩儿被明确地标明“思想好”,而且“也最喜欢思想好的孩子”,她在了解了那个保护公物的孩子的身份以后,“就更喜欢小喜来了”,因为她自己的妈妈也是生产队长,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作者这样写的言外之意,就是对那个要折高粱的男孩已经有了相当不好的看法了。这种看法被故事合理地延续着——应该说女孩的原则性并不是很强,或者说她的善的胸怀非常宽广,在一次次善与原则的选择上她都本能地倾向了前者;即使是自己已经明确表达了对思想好的孩子的喜欢,也就是对思想不好的孩子的不喜欢以后,也依然主动给那思想不是很好的男孩买了纸做瓶塞。她的仁至义尽里有一种几乎是出自天然的容纳,有一种再多给别人一次改过的机会的大度。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和谐地进行下去,又是这几乎要被打入另册的男孩儿的急迫(这急迫也是出于一种自私的原因,是他爸爸让他买了油以后要赶紧给猪打一筐草)迫使拿着油的喜来快跑,最后将喜来的油瓶打破了。打破了瓶子以后,与那自私的男孩只是抱怨而不知帮助的态度形成对照,女孩立刻跑过去,一边安慰一边就已经开始实施自己的救援了。至此,三个孩子在这一波三折的买油过程中,几乎已经分出了好和坏,那种是人群就会分出左中右的武断的“文革”判断初现峥嵘。

好在,在这么美好的一个故事就快要被讲成儿童版的抓坏蛋,或者说是像《一支驳克枪》那样的抓儿童坏蛋、抓儿童阶级敌人的故事的时候,作者适可而止地将笔触收了回来,终于在最后写了那个一直比较落后和自私的男孩被感化,慷慨地用自己那瓶油中的一部分,把喜来那瓶经过土法提炼以后还是少了很多的油瓶补满了。在最后一段里,自私男孩还在喜来之前就远远地喊着嘱咐那女孩注意自己手上的伤,“快往手上搽点药吧!”从而达成了他们在大公无私的基础上的和解。其实任何一个成年人,只要站在稍微高一点的立场上去看这几个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只要想一想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给可怜的孩子们,给不幸的后代所创造的是一个多么贫乏的环境,就绝对不能再将那些所谓分化与斗争的原则贯彻进去了。在这一点上,作者秉持住了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个作家的最基本的人性的正义。当然,故事的中心物,也就是喜来的那瓶油并不是他自己家的,而是他主动为军烈属打的,那是一瓶代表着绝对的政治正确的油。在当时的话语氛围里,利他并非没有条件,但是这个条件绝不是自己的私利,而是对于被利之人的政治正确性的考虑。一旦政治正确,那么所有的利他行为都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是这则儿童故事的潜台词,也是当时的主流创作话语之一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中主题先行以后,对题材进行挖掘与选择的指导性原则。

笔者在这本连环画出版36年以后的2009年春天第一次看到它,立刻有一种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喜爱,在错失得到它的机会以后的一周时间里一直在想着能在下一周的旧书市场上顺利买到手,昼思夜想,日日入梦。如愿以偿以后的幸福感是无以言表的,抚摸把玩之中竟有了一丝恍惚的感觉。1973年,这被藏友们定义为“小文革”的连环画,据说不如“大文革”、也就是1970年之前的更有价值。原因是“大文革”的连环画时代特征更明显,更极端,更可笑。“小文革”基本上都是在各条战线抓阶级敌人了,味道已经淡了云云。这种说法总体上看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当连环画以个体形式出现的时候,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大文革”的连环画概念化严重,特征鲜明的本质是扭曲严重;“小文革”的连环画虽然主题单一,但是毕竟还有不同地域、不同“战线”的背景,用画面的形式表现的时候就在不期然之间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细节;而细节往往就是这些时过境迁以后的文本具备现在语境下的意义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一本《三个孩子和一瓶油》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1973年正是自己和画中的儿童年龄相仿的时候,七八岁的样子吧。男孩女孩们

在普遍的物质匮乏与极度的精神牵引的双重作用下的淳朴人生状态,或多或少地将自己在那段人生岁月里的状态做了一种留影式的固化。当时很少有照片,即使有也多是些标准照,照相馆假山假水的屏风前做集体挺立状的合影;很少有市井生活的“空镜头”,或者关于真实的日常生活景观的记录。而这本连环画好像还原了自己在那个时候完全没有自觉的生活状态,在这被绝对正确的政治话语包装过的故事表面上,弥漫着忠实于当时的生活细节的历史气息。它的民俗民情记录的意味可能并非有意,但是比较老实的创作态度和当时一直强调的现实主义的风格,让这一历史记录的后果偶然地成立了。那几个纯洁质朴的孩子,在贫乏的物质条件下有喜有哀、津津有味的生活态度,都是时代和人生的写照。这连环画中买的东西和捎的东西,不是盐和碱面就是一缕白线,买的都是针头线脑之类的小东西,最贵重的也无非是一瓶做饭用的食用油。这等于告诉了大家,当时的普通人乃至整个社会在物质上的普遍贫乏状态。而那个将碎玻璃与浸了油的土一起进行熬煮,以期把洒掉的油重新炼回来的让人心酸的方法,也再次透露了在物质匮乏的状态下,人们在几乎完全没有回旋余地的狭小生存空间里努力做转身动作、为了生存而想方设法的不得已的民间智慧,已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女孩子明确地说“有一回,我们家洒了油,我妈就这样做过。”再加上那句描写供销社时的此地无银式的“货架子上花花绿绿,满满当当,什么新鲜东西都有”的话,这故事其实把历史的真实委婉地透露了出来。有意思的是配合这些文字的画面上,供销社里的货架子上除了隐隐约约的一些布匹(是布匹而不是衣服,那个时代是很少有人能买得起成衣的)以外就空空如也、再无什物了。这如果不是因为物质匮乏的现实限制了想象力的话,就是有意为之的“败笔”,是画家在有意和作家在这个细节上从两个相反的角度对历史的真实做了其实相同的描绘。透露历史真实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开篇第一句就说太阳把窗户纸涂红了,说明当时窗玻璃还是很奢侈的东西;买盐要自带碗说明食品包装当时还是空白;而当女孩子把自家的油往男孩不满的瓶子灌的时候,发现其实自己家的油仅仅剩了一个底儿,说明食用油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不但一般家庭没有储备,而且是用完了也不能马上去打回来的稀缺之物……

《三个孩子和一瓶油》改编自浩然的儿童小说。浩然的小说在新时期以来一向有很大的争议。对于他在那种万马齐暗的文化氛围里的一枝独秀产生的愤怒和质疑,自然是不无道理的。不管评价是多么对立,但是大家对浩然在细节真实上的功夫还是比较肯定的。浩然与柳青这样的奉命作家,他们的作品在事过境迁以后虽然不免难堪,但是他们作为创作态度乃至人生态度都较为诚恳的作家,对作品中的细节一向是有着比较忠于生活的观察与描绘的,两个人都有为了作品而长期在农村中生活的经历。细节的真实,对真实细节的感受性描绘,其实是艺术之为艺术的基础,是艺术家忠于发乎生命本真的艺术感的本能,也是使艺术品具有永恒价值的最基本元素。浩然、柳青们对细节真实的忠于,经常使他们那被先行了的主题在不知不觉中处境尴尬。其后世的价值,也就在这当初他们凭着艺术本能或者并非自觉地坚持着的细节的真实上。柳青《创业史》里的景象和气息,现在你到关中平原上走一走也还能依稀可见可闻;浩然在《金光大道》里写一个农民为了能在以后帮人盖房的时候可以多吃点免费的饭,而在头一两天在自己家里就不吃饭了的描写,也给人的印象极深(这又是一个因为忠于细节而无意中暴露了普遍贫穷的真相的例子)。浩然这篇小小的儿童故事,我们如果去掉附加上去的政治口号,那满篇都洋溢着“婉转的”历史真实的细节,还是具有一种永恒的魅力的。这个故事即使在今天的话语氛围里进行解读,也依然具有一种无可质疑的正确,不唯是在环保、绿色、利他、简化生活、伊壁鸠鲁主义、精神纯粹这些概念下的可嘉可奖,更有一种可能发生在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人类生活中的人性中普遍的质朴与善良的无穷感召。而在我自己,更有一层童年人生纪念的意义在其中了。

还有一点值得一说,就是这连环画朴实而有意味的名字《三个孩子和一瓶油》,很有现代性,仿佛是时尚文艺采取了戏仿的句法,以产生反朴归真以后的间离感的特殊效果。它既简单明了地符合了用细节堆积起来的故事内涵,具备了在各个时代、各个人类社会空间中的无可置疑的物理句法特征,也有一种能让人类思想复杂演化转折以后,审视既往,回归元初的清新的俯瞰之张力。当然,不单是名字,这连环画的内容中也有相当强烈的现代成分:珍惜自然的一草一木,应该用一种最质朴的态度对待万事万物,绝不浪费,在简单生活中才有人性美的空间的审美观念,等等。

站在今天回看,在物质相对丰富了一些以后的暴殄天物是一种恶,是对人类整体的损害,是一种对自己的前生后世都不负责任的无知。这女孩男孩们让人感动、让人心酸的大公无私所体现的那个自己童年时代的社会氛围,虽然对照后来成人社会的现实,对照社会情势出乎意料的发展,不免有被愚弄的愤怒与被指使的恼火,但是我们终究还是要为她及她所代表的那种纯真所折服。善,自有善的力量。

(本文编辑钱振文)

猜你喜欢
男孩细节孩子
亲爱的“老男孩”
差不多男孩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瓶中妖怪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