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全
牵牛要牵牛鼻子,创优要善于抓问题。
关于广播新闻节目创优的说法很多,有说题材要新的,主题要深的;有说角度要刁的,制作要精良的,等等,见仁见智。这些说得都对,都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道出了广播新闻节目创优的一些规律和要领,我都赞同。但这还不是广播新闻创优的最根本问题,只是赶牛的“鞭子”。窃以为,牵住牛鼻子才是抓住了牛的要害,新闻创优抓住问题才算抓到了根本上。
广播新闻创优为什么要抓问题
所谓“问题”,就是矛盾,就是工作中、生活里、社会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揪心的事儿,大家在会议上、餐桌上或者私下里议论比较多的事儿,这些矛盾和热点问题都是没有解决、尚待解决、亟须解决,有的甚至是很难解决的实实在在的事儿。
广播新闻创优必须要抓问题,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其一,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矛盾和问题。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桥梁,认真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是媒体的重要任务;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改革开放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特别是人民群众在解决问题克服矛盾中的首创精神,更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真实客观地反映问题,正确及时地引导舆论,为政府解忧,帮百姓排难,是包括广播在内所有媒体的天职。
其二,从评选好新闻的要求看,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就是作品是否抓住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要知道,大家都关注的,也是评委关注的。笔者对近几年河南广电系统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中国新闻奖抓问题稿件进行了统计:河南省广播好新闻一等奖中,属于抓问题的新闻稿件占一等奖的比例为40%;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中,抓问题的稿件占50%左右;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抓问题的稿件(国家大事件和栏目、版面、照片等除外)占60%以上。由此看来,广播好新闻评奖的层次越高,抓问题的稿件占的比例越大,获奖的等次也越高,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加大。
为什么?用一句话说,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充满着矛盾,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问题之中,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关心着属于自己的问题。广播新闻抓住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就拨动了听众的心弦,因而也抓住了评委们的心,牵住了广播新闻创优的“牛鼻子”。
广播新闻创优要抓什么样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旧体制不断碰撞,不同利益集团的竞争白热化,各种思想意识激烈交锋,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大量出现:居民投资问题、房市低迷问题、民工返乡潮问题、土地流转问题、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民养老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文艺低俗问题、道德和诚信问题等,都可以作为我们广播新闻创优的选题。但是,在这浩如烟海的问题中,哪些问题最有希望获大奖呢?总结近年来广播工作者的创优实践看,抓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把握最大。
其一,抓“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问题。这虽然不是什么新见解,却是创优工作百试不爽的窍门儿。所谓“人人心中有”,就是你我他都关心的问题,大家议论纷纷的热点问题;所谓“个个笔下无”,就是这类问题还没人解决,没有媒体报道,所有记者都没涉及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一抓就准,一碰就响。比如2007年获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的一个连续报道:《涉赌游戏厅,都市里的罂粟花》,揭露了在郑州市某街道几个所谓游戏厅里的赌博现象,记者通过暗访了解到每天出入这里的多是些青少年,有人一天在这里输掉1万多元,有的达10万元之巨,记者当即打“110”报警,警察到场后说他们不负责鉴定是赌博机还是游戏机,文管部门说按《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这就是赌博,而且应由公安部门鉴定是属于正常的游戏机还是赌博机,公安部门却支吾不语,令这株罂粟花在都市里狂放,成为危害青少年的一个毒瘤。广播电台用连续报道的形式,对这一现象进行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游戏厅、娱乐城在都市甚至乡村已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有的也令家长担忧,担心孩子们到那儿会学坏,但却没有媒体揭露其中的黑幕,这件作品抓住了文化娱乐场所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有关部门解决问题提供了舆论和事实的依据。
其二,抓改革发展进程中带方向性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新问题、新矛盾、新事物层出不穷,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这就是矛盾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005年,辽宁电台的新闻评论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评论讲的是辽宁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一创税大户、第一创汇大户,被誉为辽宁电子信息产业“旗舰”的大显集团,被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先后告上法庭,要求归还到期未能偿还的2.5亿元贷款。大显集团的主打产品背投电视曾在国内市场上尽显风流,然而进入2004年以后,三星、康佳、TCL等国内外公司研发的液晶、等离子平板电视活生生把它打下擂台,大显的产品落伍了,连“农民伯伯都不买了”。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胡权林分析大显的困境时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技不如人就只能受制于人”。于是稿子较早地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的观点”,这一观点既是大显集团付出沉重代价后的教训,也是辽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一项法宝。记者抓住这个“问题”进行剖析,可谓抓住了此类问题乃至所有企业发展的“牛鼻子”。更令人钦佩的是此节目播出一个多月后,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了企业要“着力自主创新”。该节目为在社会上形成创新氛围,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其三,抓“不提没人注意,一说令人惊奇”的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这类问题不像有些问题那么明显、那么触手可及,它往往深藏在事物的背后,不易被人发现。抓这类问题要沉得住气,冷静地观察,深深地思考,细细地分析,做一番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实质、抓住问题的要害。这类问题一旦抓准了,稿子也就写好了一大半。前几年,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有这样一件作品《传统名牌产品缘何不“名”了》,说的是河南省久负盛名的唐三彩、杜康酒、钧瓷等产品越来越没有名气了,而全国一些饮誉海内外的传统名牌如北京瑞蚨祥、王麻子剪刀,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泥人张等也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有的缺乏竞争力,有的正在消亡,这个极其严重的普遍问题,却没人注意到。记者通过深入调查采访,层层剖析,找到了造成这种悲剧的几个重要原因:一是恶性竞争,二是缺乏创新,三是管理不善。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一些传统名牌企业却在恶性竞争,互相残杀。我们一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打造新的品牌,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损害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真是不可思议,令人震惊。该广播作品获河南省好新闻和中国广播好新闻大奖。
广播新闻节目创优怎样抓问题
在采访中发现了具有普遍意义和针对性很强的问题之后,不要不假思索地马上埋头写稿子,要制作出高水平的广播节目,还要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遵循一定的创优规律才行。
其一,高屋建瓴,吃透上面的精神。记者要对所报道的领域,对所抓问题牵涉的国家和省里的有关政策、规划和要求非常清楚,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哪些事情在一定时间可以报道、一定时间禁止报道,要心中有数。要吃透上面的精神,把握大局,掌握火候。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要帮忙不添乱。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上面的精神,平时要多学习有关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尽量使自己站得高一点,观察问题的视野开阔一些,胸中有全局,才能有指挥员的胆识和气魄。
其二,熟悉情况,对新闻事件了然于胸。广播记者对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要清楚,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背景幕后要了如指掌。该事件有无新闻价值,有多大的新闻价值,要有个明确的判断。记者还要随时了解掌握所报道领域的工作进展情况,对该战线该领域过去的历史、现在的状况及发展前景有比较透彻、全面的认识,这样写起稿子来,才能有针对性,才能抓住主要矛盾。
其三,选取角度,提炼主题。根据新闻事件本身体现和反映出来的价值、意义,拿中央和省里的有关精神逐一对照,看哪个角度哪一点对得最准、最好,针对性最强,最具有普遍性,是当前宣传上最迫切需要的,这个角度这个主题又是最新的,其他媒体尚未报道的,那么就可确定这个主题。比如,河南省周口市大力抓农村沼气的事儿,可以从农民增收节支方面去写,也可以从保护农村卫生环境来反映,都不失为一篇好稿子。但记者却选取了循环经济的角度去写,“秸秆——养猪——沤肥——肥田”,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经济模式,既节约了农民的支出,使废物得到了利用,又保护了环境,增加了收入,正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稿子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选取角度不能强行扭转角度,一定是事件本身所呈现出来的一个方面;二是提炼主题不是扭转主题,一定是新闻事件本身所蕴涵的思想,是事件的应有之义,不是记者根据需要硬加上去的,或硬扭过去的,要顺理成章,不能牵强附会,否则会弄巧成拙。
其四,发挥广播优势,做到声情并茂。广播属于电子媒体,比之报纸等平面媒体有着明显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其声音的特点,让新闻作品更具感染力。第一,要充分发挥广播的语言优势。语言是表“意”的。播音、主持的语言是二度创作,一定要生动、简洁、通俗、易懂,让听众过耳不忘。第二,要发挥现场音响的作用。音响是表“真”的。节目中运用适当的音响,不仅可以使节目生动,还能给人以更加真实可信的感觉。第三,要注意发挥音乐的独特优势。音乐在广播节目里是表“情”表“美”的。特别是专题节目,插入一些思想情绪与节目内容一致的音乐或间奏曲,或在恰当的地方加点背景音乐,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听众理解广播节目的内容,缓解听觉疲劳,还能给人以美感,获得美的享受。
(作者为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