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波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上半叶,属于美国新闻史上的大众化报刊时期。学者陈力丹认为,这是美国报刊大众化趋势持续发展的时期,“以大众化报刊的发展为中心,前后出现过纽约四大美分报竞争、黄色新闻潮和小报热等三次大众化报刊发展的浪潮”。①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美国的新闻传播业不断成长,逐步取代了老牌的英国,开始统领世界新闻传播发展的潮流。
在政党报纸时期和廉价报纸初期,美国新闻界并没有明确的新闻道德自律意识。无论是出版者还是批评者,大多从社会道德的角度评价当时的报纸。到内战时期,美国新闻业逐渐有了职业化诉求的需要,从业者对职业理念的
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到自觉的过程。
廉价报纸初期报人对新闻伦理的探索
廉价报纸初期主要指19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这段时间,即大众化报刊的早期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以纽约四大便士报的成功创办为代表的第一次报刊大众化浪潮。
1833年9月3日,由本杰明·H·戴创办的《纽约太阳报》开创了美国新闻事业的新纪元,随后一些便士报陆续出现,适应了大众民主、市场观念和城市社会的发展,反映了报业的发展走向。但是,早期的廉价报纸将读者对象定位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平民,格调普遍不高。《纽约太阳报》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随时可以歪曲事实真相,但是发行量却保持了增长。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平民读者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对报纸的水准和写作水平有了更高的需求,早期的一套游戏规则失去了适宜生存的土壤。廉价报纸为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开始充分挖掘被新闻界长久忽视的新的读者群,并且极尽煽情低俗之能事,结果受到了公众的批评。于是,早期的新闻伦理思想开始萌芽。
抛弃党派偏见的《纽约先驱报》
1835年5月6日,詹姆斯·戈登·贝内特创办了《纽约先驱报》。贝内特是抛弃了那个时代党派偏见的最成功的办报人之一。
贝内特公开宣称:“不支持任何党派,不成为任何部门或小集团的喉舌,不关心任何选举或候选人。竭尽全力记录事实,要在评论中坚持适宜、公正、独立、毫无畏惧并且温和,避免冗长和个人倾向。”②《纽约先驱报》在经济上不附属于任何人,在言论上自由度较大,富有个性。
贝内特的辛辣议论、有时华而不实的报道、庸俗刺激的新闻处理手法引起了正派人士和宗教界的不满,他的成功也遭到同行的嫉妒。1840年5月,纽约一些反对他的报纸发动了一场抵制《纽约先驱报》的“道德”战,指责贝内特用粗野的语言亵渎宗教,并以缩减广告为压制手段,迫使他改变自己的立场。这是社会各界关于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一次较有影响的“道德”论争。
格里利与“最伟大的道德机关报”。鉴于社会各界对《纽约先驱报》的“道德”论争,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霍勒斯·格里利决心创办一份高雅而有思想的便士报。
1841年4月10日,《纽约论坛报》的创办,标志着大众化报刊不断走向成熟。
创办人格里利思想激进,与《纽约论坛报》的风格紧密联系在一起。报纸以建设性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而闻名,为公众提供重要的信息,起到了社会领航的作用,赢得了读者的尊敬和忠诚。
格里利引领大众化报刊从低俗的煽情主义走向促进文化和思想启迪的新境界,对报纸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纽约论坛报》的创刊广告中,格里利宣称:“它将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权益;它将摒弃许多著名便士报上的不道德的、下流的警察局新闻、广告和一些其他材料。我们将尽心尽力地把报纸办成赢得善良的、有教养的人们嘉许的受欢迎的家庭常客。”③这是美国报人对新闻职业道德问题较早的探讨。
格里利意识到,只有对读者负责,报纸才能赢得读者,除了煽情主义手法之外,还有另外一条争取读者的途径,即提供具有道德感和责任感的新闻。尽管格里利的观点和一些人的意见相左,但是读者乐于在“论坛”中感受一种朴素的模糊的为了大众的意识。“格里利以他真诚的思想和言行为美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为此他被美国新闻界誉为‘报业之父。”④
虽然格里利在新闻实践中并没有完全做到他所标榜的新闻选择标准,他所抨击的那些低级的新闻与广告,在《纽约论坛报》上也没有绝迹,但是《纽约论坛报》的道德水准确实高于其他廉价报纸,该报在美国中西部获得“仅次于《圣经》”的地位,享有“最伟大的道德机关报”的美誉,格里利赢得了同时代最伟大主编的名声。
亨利·雷蒙德开辟严肃报纸新路。廉价报纸在开发平民读者群的初期,把新闻卖点停留在情感刺激的水平上,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众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单纯的煽情主义手法已经失去了曾经的吸引力。在一个正经历深刻变革的时代,廉价报纸的先驱认识到,若要更好地生存,必须适应读者的高层次阅读需求。
l851年9月18日,雷蒙德创办《纽约时报》。该报以“道德精神”和“保守主义”为前提,坚持较高的格调,强调新闻做到客观公正,注重报道国外新闻,以开阔读者的视野,受到了公众的尊敬。同时,《纽约时报》的多元报道超越了其他报纸纯粹是美国自身观点的表达,奠定了它成为国际上备受尊崇的高格调报纸的基础。
雷蒙德对新闻和记者的理解与早期格里利“个人新闻业”的风格有很大区别。在廉价报纸趋向低俗竞争的背景下,雷蒙德显现出在公共事务报道中的一种相当正派的态度。作为一个政治活动的积极人士,雷蒙德对于他所信服的政策会给予社论支持,但他从来不利用《纽约时报》为自己谋求政治利益,也不用报纸来支持他所认同的政治组织。
《纽约时报》在笔调和内容上追求公正和准确,力求以高品位赢得受众的认可。雷蒙德本人热衷于政治,但是他主张报纸应采取摒弃党派偏见的客观立场,从而成功开辟了严肃报纸的发展方向。
第一次报刊大众化浪潮中的新闻伦理观
19世纪30年代,美国大众化报刊的出现,标志着新闻业进入商业化的时代,使新闻业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特职业追求的行业成为可能。
在廉价报纸早期,报纸虽然不再是党派的工具,却演化为个人肆意妄为的场所,新闻常因编辑个人的立场而有所偏颇,那些激动人心的论调实则成为自我宣传的形式。值得肯定的是,第一次报刊大众化浪潮中的新闻界的有识之士开始萌生新闻伦理意识,虽然这些意识多从社会道德角度思考新闻职业伦理,但是它适应了公众和社会的需要,为新闻伦理的逐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纽约太阳报》创办为标志的“便士报”运动奠定了美国现代报业的经营理念,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报业格局。“美国的大众报刊是在美国形成新的两个主要政党的时期出现的,当时人们对于政治的热情尚未消退,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因而政党报刊与大众报刊有一段交叉时期。”⑤在这样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下,早期的大众化报纸还不具备与政党报刊彻底划清界限的全部条件。
第一次报刊大众化浪潮中的新闻伦理观的核心内容是独立精神。独立精神涵盖的内容包括:经济上独立于广告商,不受广告影响;不受商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影响;不受用心险恶的宣传、政党或派别影响;不受公众舆论和公众趣味的影响等。
崇尚独立精神是政党报纸和廉价报纸的重要区别之一。独立于政党是廉价报纸登上历史舞台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廉价报纸的初期阶段,贝内特、格里利和雷蒙德等强调报纸的独立性,是具有远见卓识的。
廉价报纸初期,新闻业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职业。在便士报登上新闻舞台的初期,新闻是从市场获取利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具有自身价值的文化和政治形式。这种逻辑决定了新闻选择的标准是利润至上,为了扩大发行量,不惜突破职业道德的底线。然而,一些报业先驱在实践中产生了模糊的新闻伦理意识,通过追求不偏不倚、事实与意见分开,以区别于政党报纸,初步形成了个人色彩较鲜明的职业理念。在社会批评的推动下,新闻从业人员加深了对新闻事业的理解和职业角色的道德认知。
注 释:
①⑤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页。
②转引自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③罗恩·史密斯著,李青藜译:《新闻道德评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459页。
④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l年版,第210页。
(作者为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