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世界大走势剖析:基于二元选择论的视角

2009-08-17 03:34唐昌黎
探索 2009年3期

唐昌黎

摘要:当今世界复杂多变,往往风云突变,令人目不暇接,思想迷茫。思想界乃至世人国人在追问中国向何处去及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这就是天下大势问题。破解这一问题,单靠考察实事是远远不够的,应在基础理论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本文以二元选择论立论,解读新中国60年的历史,从研究20世纪百年历程入手,破解21世纪的世界大走势,回答中国向何处去及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

关键词:世界大走势;二元选择论;思想家

中图分类号:D6;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3—0151—05

2008年9月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向世界蔓延,不只冲击经济,也震撼思想界。盛行了30多年的新自由主义受到重创。左派学者则大谈资本主义总危机,认为社会主义将在全球胜利。急剧变化的形势,令思想界乃至世人国人都在思考天下向何处去和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这就是本文要讲的世界大走势。郑必坚同志称之为历史上的第三次“诸子百家”(前两次为春秋战国时代和“五四”时期),诸子百家争论的焦点就是天下大势。

中国乃至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是一种大战略问题,也是现实世界的大走势问题,宜从选择论角度加以解释。选择论有两类:一是多元选择论,认为人有多种多样选择,社会有多种走向,历史没有规律,这是存在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二是二元选择论,认为人的选择多种多样,但最终可归结为两种最基本的选择,这种观点名叫二元选择论,是笔者在1988年初次提出的,后又多次著文加以补充完善,对此本文拟再作一些补充。

二元选择论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立论。人为了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取得生活资料,为了生活得更好,就要不断地改进生产,推动社会沿发展轨道运行,这勿需多言。由此又引伸出一个问题:人生产的产品(财富)如何分配?决定财富分配的权力又如何分配?这是个社会资源(权利)分配问题。权利分配有两种极端形式:完全平等和极端不平等。完全平等就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军提的口号:“均贫富,等贵贱。”极端不平等就是常说的两极分化和皇权制。可见,社会资源的分配涉及社会制度的公平问题。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推动社会沿着发展轨道运行,并直线前进,这是清楚明白的。人争取权利的活动可称为政治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将推动社会沿何种轨道运行,是个复杂而难解的问题,古往今来的思想家都在思考这一问题。破解这一难题,应正本清源,追溯到原始社会。

人由动物演化而来,动物的某些行为规则,也应当适用于最初的人类。人是由哺乳动物猿演化来的,哺乳动物都有共同的行为规则:在同类中通行人道,最明显的证据是,爱护自己产的幼仔,这同人爱护子女一样,在同一群体中的动物也是相互关照的,这些行为同人的行为相似,故称为人道。在不同群体的动物之间,是相互攻杀,弱肉强食,这是一种兽道。可见,在动物中同时存在人道和兽道,人由动物进化而来,也就存在人道和兽道。在氏族内部,人和人有血缘关系,通行人道规则。在氏族之间、部落之间则通行兽道规则,经常相互攻杀,弱肉强食,即今人讲的森林法则。奴隶社会,不再将异族人(战俘)当作动物杀死,而是当作劳动力(人)来使用,这就开始了从兽道向人道的转变。可见,原始社会将不同族群的人当作兽类进行掠夺,杀死吃掉,是一种最不平等的社会,可视为兽道社会。从原始社会转变为奴隶社会,不再杀死俘虏,而是用作劳动力,一方面是沿着发展轨道走,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同时也是沿平等轨道走,不再将人当作兽。而奴隶社会也部分地沿续着兽道,将奴隶当作牲畜加以杀戮和出卖的事经常发生。古希腊不把奴隶当作人,连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学问家,也不承认奴隶是人,称之为“会说话的工具”。到了封建社会,在观念上和制度上将劳动者视作人,不允许杀戮和买卖,但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受地主统治。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打破了领地束缚制度,劳动者可自由流动,人与人之间政治地位平等。由于存在私有制,资本统治劳动,人与人的经济地位不平等。直到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私有制和一切剥削压迫,人与人在政治、经济地位上完全平等,就是马克思讲的“自由人联合体”。综上所述,从原始社会至今的历史,社会在沿着平等轨道运行,存在一种平等化趋势,20世纪的100年在加速前进,集中体现在政治领域,有100多个国家以共和制代替了君主制,有几十个国家以民主代替了专制。欧美民主国家,废除了19世纪在种族、财产、性别、文化上的不平等制度。在经济领域,平等化的进展则曲折而复杂,贫富差距这一不平等现象,有时扩大,有时缩小,其根本原因在于两条轨道的错位。因为政治领域的平等会有利于发展,平等轨道和发展轨道是完全同向的。而在经济领域,两条轨道完全不同向,过度平等,如古人讲的“均贫富”,今人讲的平均主义,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古往今来,都无法实现完全平等,而只能实现一定限度的平等,即是常说的公平公正。所谓公平公正,一是指一定范围的平等,主要是在同一规范(法律规范、经济规范、道德规范)中人人平等,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价交换,按劳分配,贡献与所得对等。一是指一定阶段的平等,如起点平等、过程平等(机会均等)。考察人类历史,各种规范是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社会趋向于公平公正,也就是趋向于平等。至此可以发现,人类历史沿着两条轨道运行:一是发展轨道,即是生产力不断发展,也可称为发展规律;一是平等公正轨道,公正是指一定范围的平等,平等公正轨道也可称为平等轨道或平等规律。在人类长期历史中,两条轨道是同向的,在某一短的时期,两条轨道并非完全同向,会发生相背情况。人类(包括民众和主政者)面临两种选择,且时常出现两难选择,上述观点的总和称之为二元选择论。这套理论是将历史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结合起来,是一种新的社会历史观、社会观,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能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一、二元选择论与中国向处去的问题

近年来,研究改革开放30年的论著不可胜数,但都是着眼于讲实事,缺少立论根据。赞扬改革的,说改革前糟得很,改革后好得很;非难改革的论点恰恰相反。可见,评价改革都是以改革前为参照系,要对新中国60年的历史作出全面解释,这就涉及到基础理论,而且要在历史观社会观上有所创新。笔者在《以二元选择论解读毛泽东与当代中国》一文中,以二元选择论立论,对新中国60年的历史,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文革”和改革,作出了一以贯之的解读,初步回答了未来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基本论点如下:人类社会沿着两条轨道运行,改革前的28年,执政方略倾向于平等轨道,主要目标是追求平等,其结果是创造出世界上一种最平等的社会,由于贫富差距极小,随之而来的是官风正、民风正,至今广大民众仍然深情怀念毛主席,原因就在于此。但过度倾向平等轨道,偏离发展轨道,导致经济发展

缓慢,物品短缺,民众缺衣少穿,更为严重的是,缺少法律公正,胡乱整人,使得一大批社会精英蒙冤,以致有大量的社会精英责难毛泽东。改革30年,倾向于发展轨道,主要目标是追求发展,其结果是经济飞速发展,绝大部分人生活有了改善,创造出“中国奇迹”,这是大部分人支持改革的原因。但由于过度倾向发展轨道,偏离平等轨道,其结果是贫富差距急剧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官风不正,民风不正,有大量的民众和部分精英责难改革。新一届中央领导提出科学发展观,是要将两条轨道结合起来,兼顾发展和平等,实行中道执政方略。笔者将新中国60年的历史和执政方略概括为“平等、发展、中道”六个字。刘国光先生则概括为“正、反、合”三个字。由上可见,新中国60年曲折复杂,风云多变,以二元选择论为立论根据,就理顺出一条清晰线索,能够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二、当今世界的三大走势

21世纪是20世纪的延续,为此首先要回顾一下20世纪的百年历程,再进而回答21世纪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研究某个具体事件、具体问题,可以不涉及基础理论,而要研究世界的百年历程及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明确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对人类共同的观念和倾向作出判断。

首先,人类有发展生产力的愿望,在发展轨道上,人与人没有矛盾。同时,人人又都有从发展经济中取得经济利益的愿望,而人所创造的财富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有限的,一部分人多得导致另一部分人少得,则人与人之间就出现矛盾,体现在分配上就是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矛盾,其中就包含阶级矛盾。有产者要维持和扩大不平等,无产者要缩小乃至消除不平等,在平等轨道上出现了有产者与无产者的矛盾,由此又派生出有权者与无权者的矛盾,这正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可见,在社会运行的两条轨道上,人人都沿发展轨道走,呈直线式前进,或快或慢,从未发生过倒退。在平等轨道上人与人存在矛盾,故平等轨道呈曲折式,有时会扩大不平等,从平等走向不平等。人的两种实践活动,推动社会沿两条轨道运行,同时,人的活动又受生产力的制约,生产力起最终决定作用。在一个短的时期,生产力并不显示出决定性作用,而对长达二百年的历史和发展走势说来,生产力显示出决定作用,为此,考察20世纪的百年历程和21世纪的百年走势,就应当从生产力入手。

19世纪后20年,在德国出现了两大新技术,一是电力,一是内燃机,这两大新技术用途极广,并带动了电力和汽车、拖拉机、飞机制造等新产业,又推动了煤炭、石油、钢铁和化工业的发展,人称第二次产业革命。显然这次产业革命集中发生在重工业领域。重工业的特点是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材料等物质资源,要发展经济就要取得资源。资本主义强国(帝国主义)到国外掠取资源就成了一种强烈倾向。同时,工业国家的无产阶级已成为有组织的产业大军,有产者单靠加重剥削本国的无产者,势必加剧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为了转移国内的阶级矛盾,就以全民族代表的名义,对外发动战争。战争自古就有,只是到了重工业化阶段,才具备了世界大战的物质条件,足以证明生产力起决定作用。两次世界大战都起源于掠夺资源,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的途径来求发展。革命是无产者无权者反抗和推翻统治阶级的斗争,直接目的是追求平等。大战期间,统治阶级力量大为削弱,人民力量大大增强,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人类社会沿两条轨道运行,19世纪时马、恩预计社会沿发展轨道走,宣称经济发达国家最先爆发革命。到了20世纪,社会沿平等轨道运行,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和中国最先爆发革命。同时兴起了反抗殖民主义的民族革命。其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加剧了阶级不平等和民族不平等,革命就是反抗不平等,争取平等,是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是突发事件,并非由生产力决定,而是人选择的结果。20世纪前60年,世界处在战争与革命高潮时期,正是社会沿两条轨道运行和两类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而生产力起最后决定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上兴起了新技术革命,人称第三次产业革命,出现了一大批新技术群,有微电子、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邓小平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往,物质资料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统治阶级要取得利润,就倾向用战争手段掠取物质资源,而当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时,掌握科技就能占领发展经济的制高点,就可以取得利润。资产阶级追求利润的本性没有改变,但手段变了,以往是用战争手段,而当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时,掌握科技就可取得利润。以前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现在可以说,科技是战争的继续,战争不能解决的靠科技来解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希图用战争手段解决能源问题,遭到失败。奥巴马政府改变政策,主张发展新能源,实际上放弃了战争而靠科技来解决能源问题,科技是战争的继续。现代科技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产和生活都依赖于公共网络,如电力网、热力网、交通网、通讯网、水利网等,一处遭破坏,生产和生活都陷于瘫痪,一旦开战其破坏力比以往要大十倍百倍。正是由于生产力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决定了世界的大走势:从战争向和平转化。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小规模的、局部的战争还会有,但大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不会发生。对此,笔者曾著文作过详细论证。

革命本身就是一种战争(内战),又往往同国际战争相伴而生。和平则同民主相伴而行,和平时间一长,民主运动便会兴起。因为革命同民主都是无权者反抗有权者、无产者反抗有产者的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革命是一种暴力行动,同战争相伴,民主是采用和平方式。和平持续下去,政府的管制措施没有理由存在下去,民主便会兴起。民主的兴起,迫使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放弃战争政策,故民主与和平有相互促进之势。现代互联网技术,又为民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无产者和无权者通过民主争取到的权利不可逆转,如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各种福利制度不会因政党交替而改变。由于利用新技术,生产效率大为提高,无产者也能受益,广大民众通过民主取得权利,比起通过革命取得权利,社会成本要小得多。统治阶级并不欢迎民主,但更害怕革命,也就会在人民的民主要求方面作出让步。为此1970年代后民主就取代革命成为一种时代潮流。至此,可以发现,人类社会一直沿着两条轨道运行,一是发展轨道,一是平等轨道。究竟是通过战争手段或是和平手段以实现发展,决定于生产力状况,究竟是通过革命途径或是民主途径以实现平等也是决定于生产力状况。正是由于20世纪生产力发生了大变革,决定了世界大走势。在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为时代的主流。二战结束和中国革命成功,战争与革命高潮过去,1970年代以后,和平与民主成为主流。

民主潮流的来临又派生出一种新的趋势,那就

是经济国家主义的兴起和经济自由主义的衰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号称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自由主义在全球开始流行,其本质特征是主张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推行的结果是扩大了贫富差距,遭到民众强烈反对。民主的行为规则是得选票者得天下,这就会迫使政府放弃新自由主义,否则会失去选票、失去政权。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其罪魁祸首就是新自由主义,这样一来,民主大潮必将淹没新自由主义。

在谈论世界向何处去时,涉及到一个重大问题,世界是将走向社会主义或是走向资本主义。‘这一问题的难点在于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共产主义,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产品极大丰富条件下、完全消灭了私有制的公产社会。1875年马克思发表《哥达纲领批判》说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有个过渡期,共产主义分为高级阶段和低级阶段,后人将这个低级阶段解释为社会主义,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一向用的是共产主义,直到1878年才开始用社会主义这个词,其所谓的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恩格斯讲的科学社会主义也是共产主义。由此看来,共产主义概念是确定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走向共产主义,不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都不属于科学社会主义。根据某一现象、某一事实来判定什么是社会主义,难以得出肯定的结论,笔者试图从基本原理人手来回答这一问题。二元选择论这一理论框架,判定人类社会沿着两条轨道运行,一是发展轨道,一是平等轨道。几千年的历史表明,新的社会制度比旧的制度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更加平等公正。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制度,从1917年产生至今,在苏联和中国都有过一段比资本主义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时期,也有一段在发展生产力方面不顺利甚至还不如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时期。但是,从产生至今的90年中,社会主义国家比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更加平等公正,这是确定无疑的。由此我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就是平等公正。人类社会沿着平等公正的轨道运行,在20世纪的100年中,前60多年是通过革命的道路以实现平等公正,后30多年是通过民主道路以实现平等公正。进入21世纪,民主浪潮将会持续下去,人类社会将加速向平等公正的目标迈进。平等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2l世纪世界的大走势是迈向社会主义。综上所述,在21世纪世界有三大走势,一是和平,二是民主,三是社会主义。

三、关于世界向何处去的两种论点

对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有两种甚是流行的说法值得研究。一是历史终结论。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福山提出的一种理论,宣称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已取得最终胜利,历史宣告终结。这一论点根本站不住脚,原因在于当今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存在根本性矛盾,当然不可能成为最终的制度。因为民主和自由就存在矛盾,民主指人民当家作主,其指向就是人人平等,一切民主运动所追求的就是平等。从二元选择论分析,自由有两类:一是平等的自由,一是不平等的自由。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所讲的自由,是指全体民众(市民)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以获得自由,这是一种平等的自由。正是这种自由埋葬了封建主义。马克思所讲的自由,是指消灭阶级后形成的“自由人联合体”,也是指的平等的自由。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所讲的自由,核心是拥有财产的自由,并视作一种基本人权。但一部分人拥有财产,另一部分人却没有财产,这就是一种不平等的自由,当前西方存在的自由民主制和自由主义理念,就是一种不平等的自由。这种自由民主制,在政治领域,一人一票的选举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种平等的自由;在经济领域,有产者支配无产者,贫富分化,是一种不平等的自由。可见,自由民主制内部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是一种不稳定的制度,当然不可能成为最终的制度。

二是文明冲突论。这是上世纪90年代亨廷顿提出来的,说苏联解体以后,意识形态的冲突将退居次要地位,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将占主导地位,未来世界将是一个文明冲突的世界。这一论点似是而非,影响甚广,值得研究,这里从人人手加以分析。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表明人处于多种社会关系中,将社会关系看作一种社会场,人处于多种社会场中,也就有了多种属性。首先,人要谋生,有一定的职业,具有职业属性。第二,在私有制社会,存在有产者与无产者两大集团,即阶级集团,人具有阶级属性。第三,社会上存在有多种集团,人处于一定的民族中,就具有民族性。单一民族或多个民族组成一个国家,人处于国家中,就具有国民性或国家性。第四,社会上有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即有权者和无权者,古代称之为官和民,现代称之为首长和民众,每个人都具有政治属性,是有权者或是无权者。第五,世界上有多种宗教文化,是几千年演化而来的,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宗教文化场中生长,具有宗教文化属性。人处于多种社会场中,具有多种属性,多种身份,多种角色,究竟哪一种属性占主导地位或者说场力最强呢?因历史条件而异。在战争时期,人的国家民族属性最强;在革命时期人的阶级属性最强。多种属性叠加一起,产生共鸣,其属性更强更持久。如二战后,有三、‘四十年的冷战时期,就是两种属性叠加的产物。美苏两大国,既代表两个国家,又代表两个阶级,国家民族性和阶级性叠加起来,冲突特别激烈。苏联解体后,美俄只是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就缓和下来。“九·一一”事件以后,似乎证明了文明冲突论的正确,实则不然。所谓文明冲突,是指两大宗教文化的冲突,公元10世纪开始的一、二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就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九·一一”事件和世界上发生的暴力事件,并非单纯的文明冲突,而是诸多属性诸多矛盾叠加的结果。首先是宗教文化属性,伊斯兰教反对基督教;其次是国家民族性,阿拉伯人反对美国和以色列;还有阶级属性,穷人反对富人,所谓恐怖分子,大多是穷人,目标多是针对富人。近20多年所发生的暴力突发事件,具有多种属性,没有一件是单纯的文明冲突。文明冲突并未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只是在某些地方特别明显,一是中东的巴勒斯坦地区,二是南亚的克什米尔地区,在这两个地区,文明(宗教)冲突同国家民族冲突缠绕在一起,得到放大,产生共鸣,就显得尖锐而复杂。究竟什么是全球范围内最基本、最主要的矛盾冲突呢?这是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的一个关键问题。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所作的演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认为人类只有先解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之后才能从事政治的、宗教的、文化的活动,物质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人最关注的就是谋生,要谋生就要有生产资料和劳动,由此出现了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劳动者(无产者)两大集团,出现有产者和无产者的矛盾并由此派生出有权者和无权者的矛盾,这是社会基本矛盾。20世纪的100年,约有70年时间,世界处在战争和冷战时期,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社会基本矛盾遮蔽起来。进入21世纪,世界将长期处于和平时期,社会基本矛盾将凸显出来,而且出现一种新形式。在私有制社会,有产者同经营者(指企业高管人员)结为一体;在公有制社会,有权者与有产者结为一体。其结果是富人更富,穷人恒穷,导致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社会更加不平等不公正。在和平时期,民主运动将蓬勃兴起,无产者与无权者进行争取平等公正的斗争。战争和革命都是短期行为,不能持续下去,民主是可持续的,能持续几十年几百年,直到实现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一二百年前,自由埋葬了封建主义;今后一二百年,民主必将埋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一方面是受发展规律支配,因为社会主义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受平等规律支配,因为社会主义更加平等公正。

责任编辑: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