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娅娜
1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拓展备课的深度和广度
(1)地理网络课程资源的获取。在地理网络课程资源利用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工作是在熟悉教材、把握重难点的前提下,收集与教学内容最紧密、最相关、最丰富的网络资源。一般来说,收集资源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可以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门户网站上进行查找,可先通过输入关键词如“水循环”,再通过逐步限定或扩大关键词的方法,缩小或扩大查询范围,找到最具针对性的网络资源;二是可以直接寻找全国性或地方性地理教学的专业网站,如针对“自然界的水循环”这节内容,可以到地理教学资源网、水信息网、爱水网、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网等搜集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资料和教学案例;三是查找平时收集到的地理网络课程资源,提取有关“自然界的水循环”的信息。
(2)地理网络课程资源的整理。互联网的信息资源量大面广,既给课程资源的利用带来了便捷与好处,同时也给正确辨别、合理取舍信息资源带来了一定难度。在地理教学中,对地理网络课程资源能否做到合理适度、恰到好处的利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开拓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搜集网络课程资源以后,要根据需要,把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精简、整理与归类。例如,搜集有关“自然界的水循环”的网络资源,就应当根据课堂内外的需要,从水资源的类型、水循环的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这些备课资料以及课件教案等不同类别划分出发,进行差别化的整理和归类,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或资源库,达到最方便、快捷地利用网络资源的目的。
(3)地理网络课程资源的处理。地理网络课程资源的处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以计算机网络、课件制作工具软件和网上搜集的信息及其它资料优化组合制成课件的过程。“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的制作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在对教材、网络课程资源等资料进行优化组合的基础上,运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进行制作。为了让学生不仅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获得美的熏陶,在创作过程中,既要考虑课件的突出性、针对性,又要考虑其美观性、形象性;既要考虑静态呈现,又要考虑动态效果。例如,制作“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时,就可以将水循环的过程制成动态图画来展现,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便于掌握。
2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增添教学活力。网络课程资源为地理教学带来了丰富的素材,为丰富教学形式,增添教学活力提供了物质来源。利用地理网络课程资源可以开展创设情景、主题探究、案例分析、论坛交流、闯关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导课部分,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的形式进行导课。可从网络上下载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视频短片,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水循环的过程,激活学生思维,刺激学生不同感官,以利于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自然界的水循环”的课堂练习部分,可在网络教室里以闯关游戏的方式进行。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课堂检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控教学进程。
(2)利用基于博客圈的网络课件。提高教学效果。所谓博客圈就是博客互动的延续,是由拥有博客的网络用户根据兴趣在自己的博客中建立的一个群体组织,都有个性化的名称和主题,任何对其感兴趣的网络用户都可以在线向圈主申请加入该圈子,申请者得到批准后可以与圈内的其他成员沟通交流。博客圈在上传地理课件后,也成为地理网络课程资源。如对“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学,教师可在自己的博客中建立一个博客圈,并使每个学生成为其中的成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基于博客圈的“自然界的水循环”的网络课件中搜集资料,查找答案,最后再将自己的见解发表在交流区。通过在博客圈上的交流,一方面使学生接受了教师、网络提供的信息以及学习伙伴的思维活动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使教师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整;另一方面,避免了传统的教学由于口头发言的时间限制,仅有少数学生发表意见的状况,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良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