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设计师在黄山

2009-08-14 09:27
党史纵览 2009年7期
关键词:黄山邓小平

鲁 敏

编者按:1979年邓小平视察黄山,提出了“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战略思想,有力地推动了黄山旅游业的大发展。今年是邓小平视察黄山3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示缅怀。

1979年7月11日上午8时许,一列火车缓缓驶入皖南山区的一个小站——繁昌,在这里等候多时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等人一齐迎上前去。只见邓小平精神抖擞地走下车,万里上前紧紧地拉着邓小平的手,高兴地说:“终于把您盼来了,安徽人民早就盼您来了。”当时黄山还未通铁路,宣城地委和繁昌县的负责人提议请邓小平到县城休息一下再赴黄山,邓小平笑着说:“不麻烦了,一休息就走不了了。”

简短的几分钟谈话后,邓小平谢绝了省委事先安排好的小轿车,同大家一起坐上中型面包车直奔黄山。七月的皖南,骄阳似火,车上没有空调,邓小平一边和大家说笑,一边察看着车外的山川田野,不时掏出手帕擦去脸上的汗水,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当日中午12点30分,邓小平一行抵达黄山观瀑楼。这幢建于1954年、具有徽派古建筑风格的两层楼房,位于黄山温泉景区,沈钧儒、董必武、刘伯承、陈毅、郭沫若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等都曾住过这里。午餐后稍事休息,邓小平就出现在观瀑楼后面的山道上,巡行于迤逦十里的桃花峰下,漫步游览了桃花潭、白龙桥和花房等景点后,邓小平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桃源亭,遥望险峭雄奇、气势博大的天都、莲花、玉屏诸峰。他的二女儿邓楠指着这些高耸入云的山峰问:“爸爸,这样高的山,明天我们能爬上去吗?”邓小平听后,满怀信心地用力一比划:“气可鼓不可泄,我们一定要上去,我们一定能上去!”

散步返回观瀑楼后,万里对邓小平说:“明天上山,我们已经准备了滑竿(简易竹器轿子)。”邓小平当即拒绝:“不坐滑竿,我下了决心,要步行上去。”当时正值暑假,是黄山的旅游旺季,旅客特别多。邓小平还特别交代了两条要求:“第一条,不能因为我来黄山而妨碍群众游山。”万里补充道:“那就和群众一起同行吧。”小平点头称许,接着说“第二条,这次是利用休假时间来黄山的,对外不宣传。”正是由于“对外不宣传”的规定,邓小平唯一一次登临黄山的情景,当时没有在新闻媒体中作详细报道。

7月12日清晨,碧空如洗,迎着徐徐清风,邓小平和随行人员一起乘车来到位于玉屏峰上山路口的慈光阁,黄山管理处的职工和闻讯赶来的中外游客早就迎候在这里。邓小平身着白衬衫,脚穿圆口黑布鞋,手拄拐杖,精神饱满地从车上走了下来,频频地向群众们招手致意,他说:“谢谢同志们的鼓励,这个山,我一定要上!”这坚定的声音,与人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

踏着陡峭崎岖的山道,邓小平一步一步攀登而上。很快,许多登山的游人认出他来,欣喜万分,情不自禁地列队鼓掌,许多游客还大声欢呼:“小平同志,您好!”游客们拥上前来,高兴地与邓小平同行。当邓小平发现身边已经有好几百位游客的时候,他便站到路边,大声说:“请同志们先走。”游客中有人坚持说:“请小平同志先走。”邓小平笑着解释道:“我年纪大了,走得慢,还是请同志们先走吧。”当游客从他身边走过时,他还不断地向大家招手致意。

中午时分,一行人到达半山寺。邓小平一边观光,一边吃着随行人员带来的干粮,毫无倦意地与寺里的住持亲切交谈,询问黄山的历史掌故。住持见他只吃干粮,感到过意不去,执意要加两个菜。邓小平见此情景,便说:“那好啊,是你的一番热心,我就吃啦。”吃完饭后,僧人又敬上一碗香茶,邓小平端起来喝了一口之后,连声说:“好,好,味道好。”

稍事休息后,大家又出发了。穿过“一线天”,逾越“蓬莱岛”,下午,邓小平登上了海拔1680米的黄山观景胜地——玉屏楼,亲切接见了玉屏楼全体职工并合影留念。他伫立在迎客松前,凝思良久,此刻脚下乱云飞渡,他仍从容自若。

当晚,邓小平下榻玉屏楼三楼东边的一间客房。见一楼、二楼包括楼道都住满了游客,他关切地问黄山管理处的负责同志:“这么多的游客晚上住的、吃的都解决了吗?”得知游客吃住问题都解决了,管理处还为许多游客在广场上搭起了“鸳鸯棚”( 当时的一种简易竹木房,旺季时搭建,淡季拆去。90年代后已全部拆除)时,他放心地笑了。晚餐时,看到餐厅按照他的要求送来4菜1汤,邓小平非常高兴,说道:“这样好,吃的问题不能复杂。”

第二天早上,邓小平早早就起了床。太阳刚升过山顶,他便开始向黄山北海高峰攀登。

走了六七里路程,邓小平汗流满面,他一边擦汗,一边还回过头嘱咐年轻人要当心,陪同人员担心他走得太快,体力不支,对他说:上山时要走慢一点。邓小平乐呵呵地说:“这个事,你们不要教我,我比你们有经验。长征时候,不少同志都跑垮了,我还是越走越有劲。”接着,他向大家传授了两条登山的经验:一是把裤腿卷到膝盖上面;二是走起路来步子不要太快。大家按照他的方法一试,果然轻快多了。随行医生提醒他坐下休息一会儿。可邓小平依然向前走着,边走边说:“登山不能停,坐下来就走不动,这是我们爬雪山时的经验。”

尽管邓小平上山之前就有过“规定”,保卫人员出于安全考虑,还是想稍稍控制一下上山的游客数量,结果还是被邓小平察觉了。邓小平严肃地重申:“要让群众上山,不要搞得戒备森严。”一路上遇到年轻人或挑担的老乡,他就连忙让路,并招呼随行人员:“让,让,请他们先走。”他还不时询问游客们来自何方,知道大家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时,他高兴地说:“啊,这么远也来,真是来自五湖四海!”看到山道上不时走过一个个背货上山的农民,他十分关心。对身边黄山管理处的负责同志说:“把4菜1汤的标准再降低些,减少菜。群众在崎岖山路上把这些东西背上来,多么不容易。”

正走着,邓小平的夫人卓琳在后面喊:“老爷子,娃子们要你给他们写个字。”原来,一群大学生假期上山游玩,未曾想遇到邓小平,大家很是兴奋,提出想请邓小平给签个名。“那好啊。”邓小平爽快地答应了。要求签名的大学生们顿时激动不已,一下子围住了邓小平,纷纷掏出学生证或是小本子,请他签名留念。

这时,一位年轻姑娘气喘吁吁地追到跟前,她是复旦大学新闻系78级学生王晓望,利用暑假和陶维佳、陈小红、陈静溪等四位同学来黄山旅游,得知邓小平也来了黄山,本来已经下山的他们,又一路打听着小平一行的行踪,追随而来。她们跑得满脸通红,一边喘气,一边激动地对邓小平说:“小平同志,是您恢复了高考制度,我们才上了大学,所以我们非常感激您,都很想见您。看到您这么大年龄了还能亲自登山,知道您身体很好,我们都非常高兴。”邓小平看着这几位充满朝气和希望的年轻人,欣慰地笑了,很高兴地给她们签名并合影。

接着,邓小平又一鼓作气地攀登上了海拔1840米的光明顶。登上光明顶后,他特意到黄山气象台和701广播电视转播台,慰问常年坚持在高山上工作的干部职工。大家无比高兴,激动地说:“小平同志辛苦了。”邓小平却风趣地说:“爬山就要吃苦嘛。你们身居高山,不怕艰苦,才不简单呢。”气象站的一个女职工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孩,邓小平走过去抱过孩子,亲了又亲,还关切地询问:“家里生活怎么样?气象站工作情况如何?”

下午2时,邓小平顺利登上了北海。北海的游客们听说邓小平来了,自发地列队欢迎,“小平,您好”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山谷。邓小平频频和大家握手,十分高兴地对大家讲:“上黄山这一课,我是合格的,我们大家都是合格的!”

14日凌晨,霞光万丈、云海翻滚。邓小平一行登上清凉台观看日出,游览云海苍茫、险峻壮观的西海。见烟云时浓时淡,山景时隐时现,他边看边点头称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言自语道:“像在仙境,像在天上。”

在海拔1668米的始信峰前,由于山势险峻,游客众多,随行人员再三劝邓小平不要上去了。可邓小平抬头仰望山峰,用拐杖在地上敲了敲,坚定地说:“上!无限风光在险峰嘛,爬山就是要吃苦,岂有不上之理。”就这样,这位钟情我国名山大川的伟人,以稳健的步子登上了始信峰。陪同人员向他介绍:“古代游人多从云谷寺登山,到这里如入画境,似幻而真,始信黄山风景奇绝,所以取名始信峰。”邓小平听完介绍后,登上了始信峰最险处。身处“脚底生层云,空中翔飞鸟”奇伟险秀的画境,他居高临下,极目云天,欣赏着北海群峰和“神仙下棋”、“猴子观海”诸多奇妙景致,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好!好!好!黄山太美啦!

在始信峰,正在拍摄电影《白发魔女》外景的50多名香港长城电影公司演职人员遇到了邓小平,顿时欢呼起来,热切地请求与他合影留念。邓小平欣然同意,并应团长的要求,单独与他合了影。当晚,那位团长在北海宾馆向香港发回消息:“特大喜讯——我们在黄山巧遇邓小平。”第二天,香港各大报纸都发布了这一消息。

晚上,邓小平一行返回在始信峰一侧的北海宾馆休息。次日上午,一行从后山步行下山,一路兴致勃勃地观赏着怪石嶙峋的各种美景:“麒麟送子”、“石鼓”、“双猫扑鼠”、“象鼻石”、“老僧采药”、“苏武牧羊”、“猴子捧桃”、“介子背母”等,美不胜收。在陪同人员的指点下,邓小平向远方望去,见一怪石屹立在峰巅,状如喜鹊,其旁有一棵青松似古梅,松石组合成景,酷似“喜鹊登梅”。他饶有兴趣地欣赏着这只山鹊,称赞说:“很像。”陪同人员又告诉小平,从侧面看,“喜鹊登梅”就会变成了“仙人指路”,邓小平一听便转身插进小路,走了五六十步,回头再看这块巧石。果然,“喜鹊”变成了身穿长袍的“仙人”,似乎正举着手为人们指路。这块巧石引起了邓小平浓厚的兴趣。他拄着拐杖,矗立在“喜鹊登梅”景点前,极目远眺。这时,随行的摄影师抓住时机,拍下了一张邓小平在黄山的珍贵历史照片。

当邓小平出现在云谷寺下山道口时,闻讯前来的黄山管理处的职工和游客500多人一起鼓掌欢迎,祝贺这位伟人以他75岁高龄征服了黄山。邓小平幽默风趣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一个到,成了落后分子,还受欢迎?”顿时,掌声笑声响成一片。

下午2点,邓小平回到了观瀑楼。仰望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他再一次对迎候在这里的人们说:“黄山这一课,证明我完全合格。”

7月15日下午3时,邓小平在观瀑楼会客厅召开座谈会,听取安徽省委和徽州地委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并就如何开发黄山旅游资源、发展黄山旅游业和徽州山区经济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徽州地委书记魏心一向邓小平介绍了徽州地区的资源、物产等情况,邓小平十分喜悦地说:“你们这里物产很丰富,祁红世界有名,你们这个地方将是全国最富的地方,黄山就是你们发财的地方,对黄山要好好整治。主要是服务质量。这里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省里要有个规划。”他坚定地对安徽省委和徽州地委的负责人说:“你们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说到这里,邓小平停顿了一下,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外国人到中国旅游,一般的一星期要花1000美元,少了他们还不满意,你们要很好地创造条件,要搞好道路、交通、住宿、设备。上山的道路要很好地整修,将来要能开快车,外国人和游客上去可以租车嘛。”

万里向他介绍说:“道路现在太窄,我们要很好地整修。皖赣铁路已在修建,屯溪机场要进行扩建。”

“芜湖铁路通到哪里?”邓小平问道。

“通到景德镇,有了这条铁路就好了。”万里回答道。

邓小平强调说:“服务态度,清洁卫生很重要。温泉洗澡,钱可以适当收得多些,你们搞旅游的人,还要有点外语知识。”

邓小平呷了一口茶,接着说:“旅社建筑要搞得古色古香一点,像这样的房子(指观瀑楼)一家住一天可以收500美金,起码200多美金。他们来就是要花钱,每个宾馆要搞小卖部,祁红世界有名,你祁红、绿茶搞小包装,包装一定要搞漂亮,当纪念品,他带回去送给亲戚朋友,表示他到过黄山,了不起。安徽的笔、墨、纸、砚也要搞包装,赚外汇。文房四宝,要包装得很好,一套一套的,可以多卖一两倍价钱。还要搞些好的黄山风景区照片、画册,搞一套黄山风景明信片,让游客买去做纪念。小卖部卖茶,纸、笔、墨、砚、画册、工艺品,可以规定收美金、日元,定国际价格,大有买卖可做哩。”

座谈会上,邓小平又就如何发展徽州山区经济问题作了指示,他说:“你们山区要搞经济林,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多养猪、牛、羊、鱼等,你们要搞生产责任制,一搞责任制,群众的劲头就来了,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搞生产;建材要发展,要指导农民如何去盖房。”他指出:“你们这里,要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广开门路,增加收入。”

这些铿锵有力的真知灼见极大地吸引着在座的每一位同志,深深地震动着大家的心,历时2小时的座谈会,在生动、活跃的气氛中结束了。

当晚,魏心一带着两个竹雕笔筒来到观瀑楼。

“邓副主席,这两个笔筒是汤口一位退休老工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雕刻而成,是专门送给您老人家,表示对您的敬意,这是老工人的一点心意,请邓副主席一定收下。”邓小平听了这一番话,答应收下,并对魏心一说:“老魏,请代我谢谢他。” 魏心一又向他介绍了徽州木雕、砖雕、石雕、竹雕等“四雕”工艺。邓小平连声说道:“好!好!这个东西很好,要大力发展。”

16日早上,邓小平正在吃早饭时,魏心一再次来到观瀑楼,请他为黄山题字,他欣然同意。会客厅里,邓小平拿起毛笔,蘸上墨汁,挥笔题写了“天下名泉”4个大字,他一口气连写了6次,直到满意方才搁笔。

8时左右,邓小平在观瀑楼前与省委、地委以及黄山管理处的同志一一握手话别,前来送行的干部群众站在公路两旁,依依不舍地欢送邓小平一行。

从7月11日中午邓小平抵达黄山,到7月16日离开,邓小平一行始终和人民群众同游一山,同住一处。不仅全部按标准交了饭费和粮票,连大女儿邓林买的一小块砚台,也按市场价付了23元钱。邓小平在黄山的一言一行都给人们留下永恒的回忆。如今,30年过去了,邓小平钟情黄山、关心爱护群众、与人民心心相连的高尚情怀和一个战略家高瞻远瞩的过人胆识,仍深深地印刻在黄山的青山绿水之中,铭刻在安徽人民的心中。在邓小平“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号召指引下,安徽省委和黄山市委努力开发黄山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使黄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黄山的牌子也越来越响。

猜你喜欢
黄山邓小平
关于梅清题记中笔误的猜想
黄山冬之恋
学生写话①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黄山迎瑞雪
邓小平“怕”回老家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