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高峰的感觉,真好!

2009-08-13 06:18周志龙
金山 2009年7期
关键词:与会者云龙杂文

周志龙

澄蓝的作品,涵盖了戏剧、小说、杂文、诗歌和书画等诸多门类,真个是煌煌郁郁、蔚为大观,这在大家的心里,又竖起了一座需要仰望的文化高峰。

5月22至24日,我来到徐州,参加纪念江苏省杂文学会成立20周年暨杂文作家看徐州和《澄蓝选集》首发式活动。此次徐州之行,于耳闻目睹间,我油然而生了一种仰望高峰的感觉。这高峰有两座:一是古城徐州的社会文明之峰,二是才女澄蓝的创作成果之峰。

我此前从未到过徐州。秦汉古都,铁路枢纽,矿藏丰富,电力、机械等工业比较发达之类,是我从书本里获得的“徐州印象”,而当年那场国共两军生死大搏斗的淮海战役,则将徐州的光荣历史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毋庸讳言,原先,徐州在我的“听觉印象”里亦有美中不足,她似乎并不那么美丽,是一座有点儿“土气”和“灰脸”的城市。此次徐州之行,我这“听觉印象”是被彻底颠覆了。这颠覆,是那样的迅疾,又是那样的温柔,可见今日徐州风貌给予我心灵的撞击,是那样有力,又是那样风采迷人。我们入住在云龙湖畔的开元名都大酒店,这是一家五星级宾馆,入住其中如置身仙境。云龙湖原是一泓小湖,近些年几经开凿,现在已是波宽水阔,据介绍,此湖的水面之大,并不亚于杭州西湖。在酒店楼上登高远眺,满目大地披绿,不远处的云龙山上满山青翠,而环绕在云龙湖的四周,则有一处又一处人气十足的休闲场所和旅游景点。与会者在外出参观学习的途中,或乘车,或步行,但见街道宽阔,路面整洁,道旁的各类现代建筑鳞次栉比,而街肆巷陌则管理有序,物丰人怡。徐州之美,美如江南。我的这一观感,并不意味着原先的徐州风貌绝无美中不足,而是意在向您传递一个认知:古城徐州的旧貌换新颜,其速度既快,成效亦著。不仅如此,这座城市的城区发展规划,蓝图已经绘就,其特大城市的框架正在快速拉开,徐州的发展前景是更加令人神往的。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也不只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还在政治层面。政治文明固有诸多要素,而在我看来,城市的主事者对于文化的尊重和对文化人的开明态度,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因为,文化形成并积淀着社会的道德观念,构筑着人类的精神家园,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此次的徐州会议,实际是一次文化活动,它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徐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江苏副省长、徐州市委书记徐鸣同志,亲自到会讲话并与大家合影留念,市长和其他多位党政领导同志,也分别莅临会议的一些活动。我参加过不少的同类会议,这情形是我见所未见,乃至闻所未闻的。与会者由此而感受到了政治文明的强大魅力,并为此而深深感动。大家的心里,是竖起一座需要仰望的文明高峰了。

作家袁成兰(笔名澄蓝),向以徐州才女和“彭城侠女”著称。她那光明磊落、敢怒敢言的人品,素为我所敬慕,倘谓“高山景行”也不为过。澄蓝的文学创作,包括杂文在内,可谓硕果累累,此次《澄蓝选集》十二卷首发,令与会者无不为之惊叹。澄蓝的作品,涵盖了戏剧、小说、杂文、诗歌和书画等诸多门类,真个是煌煌郁郁、蔚为大观,这在大家的心里,又竖起了一座需要仰望的文化高峰。

澄蓝长我两岁,我当以大姐呼之。这里不妨说点掏心窝的话儿:今年以来,我在忙于《屠龙续集》出版事务的同时,悄然间也萌生了“洗手”之意,在杂文写作上,竟是未着一字!而今,对照大姐榜样,我愧汗之余,岂敢再去继续“洗手”呢?■

猜你喜欢
与会者云龙杂文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画与理
苏云龙作品
周云龙教授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云龙湖浮游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
《杂文选刊》2012年12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