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保—弘扬”中扶贫干部该怎样做

2009-08-13 09:47钟泽斌
老区建设 2009年9期
关键词:弘扬科学精神

钟泽斌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学习调研阶段,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考察讲话中提出的“三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一弘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是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际、最重要的实践、最需要取得的实效。扶贫部门党员干部在“三保一弘扬”中该做些什么呢?本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解放思想

因为解放思想是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追赶跨越的前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进一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促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我们要结合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密联系当前经济形势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按照“围绕一个主题,找准突出问题,深思调研课题,完善最佳答题”的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找准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追赶跨越的结合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探索创新。

解放思想,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努力破除制约和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旧观念、旧思想。扶贫部门的党员干部要在总结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成功经验时,认真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大家把思想从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在思想解放中统一思想,在大讨论中深化认识,在互相交流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对策和方法,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观和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中国革命近百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次重大思想解放与变革,都带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也永无止境。

二、认清形势,查找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引起了世界瞩目,它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举国上下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加快了全球反贫困进程,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家对扶贫开发的资金等各方面投入也越来越大,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进入了一个良好时期。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严峻影响,农村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治理方式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就业渠道和生活方式亦逐步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当前农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是扶贫开发任务更加繁重。按国家标准,2007年底农村低收入线以下贫困对象还有432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6%;如果参考国际标准,每人每天1美元,按2005年购买力平价计算,贫困人口大约在1亿左右。一些特殊地区贫困程度深,像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比例超过40%。二是致贫原因更加复杂。除自然灾害致贫外,因病致贫、工程移民、建设用地、生态保护、资源开发致贫等各种因素交错在一起,使贫困原因更加复杂。三是扶贫任务更加艰巨。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一任务非常艰巨;同时,重点贫困县与非贫困县、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三、坚定信心,突出实践特色

2009年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实现《扶贫开发纲要》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扶贫开发面临挑战的一年。在困难面前,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特别是扶贫系统的党员干部要看到困境之中的机遇。譬如,国家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出台的政策措施,这为扶贫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又如,国家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扩大扶贫覆盖范围,将大幅度增加扶贫投入,这也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如,通过几十年的扶贫开发,我们的工作经验日益丰富,对于实现目标我们有更充足的信心。当前在“三保一弘扬”活动中,我们应突出践行以下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工作:

一是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继续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以“三个确保”为主的整村推进步伐。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开发当地资源,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注重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水利、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始终把握扶贫开发农民群众是主体的原则,基础设施搞好了,产业发展主要靠农民自己,要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多动脑子,闯出路子,尽快摘掉贫穷帽子。

二是要沉下去搞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早在上世纪初就提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扶贫工作的对象是贫困农民,地点在农村,在那些自然环境恶劣、边远偏僻、缺水甚至无电无路的地方。作为扶贫干部,要听到群众的呼声,要看到贫困群众的困难程度,看到项目的实际情况;而没有“不怕风吹雨淋太阳晒”、“准备穿破几双解放鞋”的吃苦耐劳精神,是办不到的。调查研究之风盛行之日,必是民情民意上达之时。因此,我们要深入下去,走村入户,与农民交朋友,开展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工作。

三是要将苏区干部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作为扶贫精神。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形成了苏区干部的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时至今日,这些作风和精神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典范。扶贫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这要求我们扶贫干部不但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较高的自身修养,更需要有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在新阶段的扶贫工作中,我们要成为党的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的宣传员、落实党的扶贫政策的战斗员、开展党的扶贫项目工程的监督员与检查员,还要做反映民情民意的信息员。总之,就是要把扶贫开发这件好事办好、办实。

四是要不断探索扶贫新路。如在“整村推进”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比较浅、比较少,扶贫成为“普惠式”政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缺乏稳定机制。在“移民扶贫”工作中,“整体搬迁”稍有牵强,“三走一平”很难实施,“有土安置”几乎不可能。在“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扶贫部门没有自己的培训基地,与挂靠社会其它力量的培训质量有差距,安排就业缺乏跟踪服务。诸如此类的问题及瓶颈,是我们在新时期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坎”;怎样才能跨过这些“坎”,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猜你喜欢
弘扬科学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点击科学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科学大爆炸
拿出精神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