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硬币比富人的大

2009-08-13 06:18
青年心理 2009年8期
关键词:纸片形状硬币

阿 松

每个人看待世界都像隔着一层“有色玻璃”。人与人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解释。与其说“我完全明白你的感受”,倒不如说“我愿意帮助你”。

当杰瑞米面对着面前的白纸板时,他犯了难。

不止是他,身边其他29个孩子,也一样犯了难。

老教授很和蔼地给他们糖吃,请他们来帮忙做实验。没想到,这么一个简单的题目就把他们难倒了。

其实题目也不难,就是让他们把刚刚看的一些投影上的东西再画下来。其他的东西都还好说,不过是些各种形状的纸片罢了。但难住杰瑞米的,却是一枚硬币。

众所周知,硬币上的图案非常复杂。虽然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东西,却很少有人能够把上面的图案记忆下来。杰瑞米也一样。尽管平时家境窘迫,硬币见得比纸币多,可是那上面的数字还勉强,图案可是实在记不下来。

杰瑞米本来想从口袋里掏出个硬币来照猫画虎,不过把手伸进口袋时才猛然想起:在这之前,老教授已经笑眯眯地把他们所有人的口袋都掏空了。当然,借口是让他们能有空间多装些糖。

没办法,杰瑞米看看其他的人也都愁眉苦脸,只好自己按照感觉,画了一个25美分的硬币在纸上。画完之后他很不满意,不过偷看两眼同伴的画,他心理平衡多了:他们的画也不怎么样,大的大小的小,里面的图案更是乱七八糟。

杰瑞米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个实验最关键的地方就在画硬币上。老教授叫布鲁纳,他给孩子们放的投影里,其他那些东西都不过是干扰项罢了,最重要的两个对比选项,就是硬币与另一个硬纸片。

那个硬纸片与硬币一般大小,形状也一模一样。实验的目的,是考查孩子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把身边最常见的硬币如实表现出来。

硬币上的图案,布鲁纳从来就没奢望过有人能够完全重现。他所要看的,是孩子们对硬币大小的把握。

这30名孩子是随机选取的。其中有15名是寒门子弟,还有15名是富人家的孩子。最后的实验结果显示:所有30名孩子,在重现硬纸片的时候,画出来的硬纸片大小基本上都和原物相似。但在重现硬币时,几乎所有的孩子画的硬币都比实际上要大。

这也倒还罢了,毕竟平时没人没事就画硬币玩儿,画大些也无所谓。但是布鲁纳发现,几乎所有的穷人家的孩子,都把硬币画得很大。相比之下,富人家孩子画的硬币可谓标准尺寸了。

这是为什么呢?按说,穷人家孩子看的硬币更多,画起来应该更真实才对呀。

布鲁纳经过研究发现,原来这种奇怪现象的根源在于孩子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上。

硬币,是钱的一种,它的价值远远高于一个硬纸片,所以孩子们在潜意识里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它的形状夸大。对它的价值越认同,这种夸大的倾向就越严重。

而硬纸片则不然。无论形状多像,它也只是一张纸,所以孩子们会比较客观地重现它的形状。

因为认知对象的特点不同,所以导致最后的认知结果不同,这种心理学原理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我们对每天都会见到的勤杂工未必有多深的印象,却对那些偶然见到的大人物印象深刻,这是因为那些大人物对于我们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或者是我们去参加一个宴会,认识了许多人,其中有些人很快就被我们淡忘了,但另外一些人却让人难以忘怀。这是因为这个人说话的声音、气质、穿着,或是身份地位给了我们特殊的认知。

除了认知对象的不同,认知者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感觉。就像穷人家的孩子对金钱会更加重视,因此会在无意间把硬币画得更大一样。

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曾经说,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构成了一定的心理组织或结构,就如同在人的眼睛前蒙上了一块“有色玻璃”。外界的事物,必须要通过这个“有色玻璃”的过滤。

一个人的过往经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育文化背景,或是自己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都可能构成这个“有色玻璃”。尽管从表面上看,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实际上,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个实验对人们的启示在于:

①如果你常常忘记一个人的名字,不是你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而是对方没有足够的认知特点来吸引你的注意。所以要想牢记某个人或是某件事,就要自己人为地替它找出意义来。只要找好了适合你“有色玻璃”的特点,想忘都难。

②如果别人不能理解你的所作所为,那也不要过于气愤或激动。这不是你的过错,而是他和你的“有色玻璃”不合拍。所以要想让你们两个之间的关系融洽,就要学会如何按照对方的认知特点去表现自己。

③如果你企图去安慰别人,不要说“我完全明白你的感受”。对方可以知道,其实人与人之间要想做到完全明了感受相当困难,所以这时候倒不如说:“我愿意帮助你”,反而会令对方更有雪中送炭的感觉。

图/魏克 编辑/芦淼

猜你喜欢
纸片形状硬币
让硬币飞
纸片也能托住水
火眼金睛
分一半
硬币塔
心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