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升旗仪式轶闻

2009-08-12 04:58金敏求
党史纵横 2009年7期
关键词:升国旗天安门城楼升旗

金敏求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圆满举行的升旗仪式,凝结着许多人的心血,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研制国旗升降设施

1949年9月初,为了保证开国大典升国旗仪式的顺利进行,在天安门后面的西朝房内,国庆筹备领导小组负责人、政协副秘书长齐燕铭、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和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张致祥召集会议,请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们出主意、提方案。

首先讨论研究了升旗设施的问题。这一任务由市建设局承担,由林治远工程师负责工程设计与施工。按照整体设计要求,旗杆位于天安门城楼与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上;设计高度与天安门一样,为35米。林治远反复琢磨后,找到自来水公司,选了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锅管,一节一节地套焊在一起。由于没有更粗和更细的锅管,套焊的最大长度只有22.5米,无法达到设计高度。林治远将这一情况向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请示,最后确定为22.5米。

市建设局的钟汉雄负责旗杆基座的设计。1米高的汉白玉基座和3米见方、60厘米高的汉白玉栏板十分漂亮,但是没有给旗手留出入口,旗手进出都得翻越护栏,以后就这样用了41年。

关于如何升旗,最初有人提出,由两名战士手工升旗。这个意见马上被否决了。大家认为,升国旗是新中国诞生的标志,一定要由毛主席亲自来升。可是,城楼离旗杆那么远,难道让毛主席走下来再一下一下地拉动绳子升旗吗?有人提出一个方法,设计一个电动升降器,把控制开关放在天安门城楼上,开国大典时开动电钮,启动马达,就可以将国旗升起来。林治远接受了这个任务,安排由工程师梁昌寿具体负责。

按照升国旗和奏国歌必须同步进行的要求,梁昌寿搞出个方案,然后经过安装调试,升旗时间完全符合要求。9月30日下午,一面特大号国旗送到广场。有关领导要亲自验收升旗设施。国旗一遍遍地升降,运行正常。有关领导走后,技术人员又进行最后一次试验,谁想电动升旗装置却出了故障,马达停不下来,把旗子绞到旗杆顶。由于周围的脚手架已拆除,一时无法上去排除故障,在场的人们焦急万分。国庆筹备领导小组负责人与市建设局的领导闻讯立即赶了回来,副局长、国庆工程现场指挥赵鹏飞当机立断,从市消防大队调来1架3节木质摇梯,但仍差几米够不到旗杆顶。他又安排找来两名熟练的工人,冒着危险从云梯顶爬上去,把塞住的旗子取了下来。经过紧张地检查、调试,10月1日凌晨4时,终于排除了故障。整个电动升旗装置研制成功。

备用方案确保升旗万无一失

由于升旗仪式至关重要,聂荣臻市长也亲临现场,再一次做了仔细的检查。他指示:“明天的升旗仪式全世界都在瞩目,要做到万无一失,绝对不能出现丝毫差错。我建议再制定一套人工升旗方案,一旦停电或电动装置失灵可以弥补。要做到有备无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按照聂荣臻的指示,张致祥立即部署成立人工升旗预备队。

时已深夜,人们早已沉浸在甜蜜的梦中。华北军区二纵队干部学校的电话铃响了,政委接过电话来到通信班,叫醒了睡梦中的班长和战士李元谱:“刚才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我们抽调两名战士到国旗下执行任务,具体任务一是保证国旗安全,二是升旗的电动装置出现故障后,保证在两分钟内将国旗升到旗杆顶端”。于是,班长和李元谱连夜赶到天安门广场,在国旗杆下,一遍又一遍地演练升旗,直到东方破晓。

能够置身于万众欢腾的天安门广场,目睹开国大典的盛况,无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那天,李元谱热血沸腾,心情格外激动。当兵3年了,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经历过炮火硝烟的无数次考验,亲眼目睹无数先烈倒在敌人的刺刀下,鲜血染红了战旗。他们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不都是为了这一天吗?

“请毛主席升国旗!”高音喇叭里传来大会秘书长林伯渠洪亮的声音。

欢腾的天安门广场顿时肃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骤然聚焦在广场的国旗杆上。在《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旋律声中,鲜红的五星红旗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冉冉升起。

升旗仪式一切顺利,备用方案没有启用,但两名战士成了第一任国旗卫士。

诗一般的解说词,激动着亿万人民的心

1949年10月1日清晨,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发出预告:“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及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决定全部转播今天下午三点钟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大会实况”。同一天的报纸上也刊登了这一消息。喜讯立即传遍全国。

当时,转播设备相当简陋,技术上有不少难题,只有一个喇叭的扩音器,音量小,而参加开国大典的将有30万人,显然不能适应需要。为了使整个天安门广场都能清楚地听到天安门城楼上主席台的声音,并且传播到全国,1940年曾参与创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军委三局九队队长傅英豪,想了一个办法,他设计、制作了一种大型扩音器,把九只喇叭焊接在一块金属板上,形成强大的音量,大家把它形象地称为“九头鸟”。有关部门在天安门广场架设了好几个“九头鸟”,从而解决了扩音器的问题。

10月1日下午2点55分,在天安门城楼西侧的播音员丁一岚和齐越开始播音。他们很有感情地交替朗读实况广播稿,把眼前的动人情景报告给国内外亿万听众。下午2点55分,毛泽东带领着新政权领导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出现在主席台上。齐越立即对着话筒播音:“各位听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就要开始了。现在,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同志登上天安门城楼。”3时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开国大典正式开始。

“请毛主席升旗!”林伯渠宣布。

这句话有一个明显的缺陷,站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显然意识到了,于是,小声提醒他。

“请毛主席升国旗!”林伯渠又大声宣布一次,增加了一个“国”字。保存在中央档案馆的钢丝录音带上的林伯渠主持大会的声音,依旧清晰如昨,听起来如身临其境。

紧接着,话筒里传出焦急的问话:“升旗柳关在哪里?在哪里?”这当然是毛泽东的问话。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人不知道他们的交谈会通过广播,传到空中,然后从全中国每一台打开的收音机里传出来。

历史的车轮终于滚到了那个庄严的时刻。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庄严嘹亮的国歌,响彻天安门广场上空,人们屏气凝神,望着一幅巨大的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

丁一岗站在露天播音台前,用响亮的声音对着全国人民解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现在正由毛主席亲手把她升起,参加大会的30万人民一齐肃立致敬,目视着人民祖国的庄严美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部队带队指挥员行举手礼,在队列中间的干部战士以及执行勤务的人员都肃然立正。”丁一岗那充满激情的

声音,回荡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又通过无线电波飞越千山万水,传遍神州大地,传遍五洲四海。

在《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中,丁一岚的声音显得更加幸福和欢悦:“国旗已经升到旗杆的尖顶,开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里迎风招展。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人民祖国的大地上。”诗一般的解说词,激动着亿万人民的心。

开国大典之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收到无数封听众来信,对实况广播给予充分的肯定,但一些没机会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来信则抱怨播音员讲得太少了。

国旗刚刚升起,晴空突降细雨

在开国大典上,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是同步进行的。

王乐洲是东北军政大学的一名学员,作为陆军受阅部队的战士参加了开国大典,他写下回忆录《忆开国大典盛况》,具体生动,真挚感人。他的文章还记录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

与升国旗、奏国歌的同时,位于天安门东侧的由108门山炮组成的礼炮队,分为两组,54门装填,54门发射,交替连续发射28响,轰轰隆隆、惊天动地。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是同步进行的,我团全体指战员表情严肃,人人举右手行军礼,凝望着徐徐升起的国旗。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同时结束时,我团队列行军礼毕,人人淌着幸福的热泪,大家陡然沸腾起来,频摇手中红旗,高呼口号。场中其他队列也同时频摇红旗,高呼口号。顿时,全场旗波滚动,声涛雷鸣,共同爆发一串巨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就在这时,54串礼炮形成轰动效应,紫兰色的天空象突然拧开无数的莲蓬头,千万道闪着鱼鳞般光亮的细细雨柱跌落下来。袁团长、霍政委带领的我团队列中人人的衣服被淋湿,但是那种沸腾程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增强了。

开国大典的晚上,新华社记者李普将采写的开国大典盛况的新闻稿交到了分管新华社工作的胡乔木手中。胡乔木看了一遍文稿,指着新闻稿中一句话对李普说:“这句话要改一改。虽然你懂我也懂,但有些读者可能不明白,要加些文字,写清楚一些。”新闻稿上的那句话是:“毛主席亲自开动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显然,在胡乔木看来,在这里加些文字是十分必要的,不然别人可能看不懂。当时,很多共产党干部和解放军战士是第一次进入城市,在此之前从没有见过电灯,也没有用过电。如果不加上几个字,会使人产生误解,以为毛泽东是神仙,有什么法术,这边一按电钮,那边红旗就升起来了。于是,人们从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上,看到修改后的文字是:“毛主席亲自按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这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

猜你喜欢
升国旗天安门城楼升旗
没有观众的升国旗仪式
升旗
升国旗
升国旗
一封信推动天安门城楼开放
九年如一日,每天升国旗
天安门前看升旗
天安门城楼开放30年
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我是一名光荣的护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