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静
生成与预设是一组对应的概念:没有好的预设很难有精彩的生成;期待更多的“生成”精彩,就应该在备课时做精心巧妙的教学预设。“退”与“进”是一对相反的方向词,没有“退”何来“进”?“退”是“进”的基础,“进”是“退”的需要与提升。
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师“退”与“进”的整体把握
首先,从单一的知识目标中“退”下来。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被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除了完成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发展外,还必须注意学生的情绪状态与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也不仅仅是在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或单纯地为学生的成长做贡献,同时也应该是师生自身价值的体现。
其次,精心预设教学时间,从占用课堂的时间上“退”下来。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这个精彩的大舞台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应该是舞台时间的占有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保证学生探索发现的时间,把握学生小组合作的时间,给予学生质疑补充的时间。
再次,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从传授制的教学方法中“退”下来。一方面,教师从讲台上退下来,不要“满堂灌”,也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民主平等是积极互动、心灵交流、思维碰撞的前提。另一方面,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以教促学、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学习共同体的目标上,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预设的问题具有生成的空间,是教师“退”与“进”的前提
在学习《角的度量》时,一名学生说:“我妈妈教我一个测量角度数的口诀,我想介绍给大家……”学习《年月日》用手判别大月和小月的方法时,已经有很多学生提前知道了。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时,学生在电脑里画出学校平面图,津津乐道地介绍给大家。在学习《平移和旋转》时,有学生从网上下载轿夫走独木桥的课件,有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原来,学生们获取新知的渠道不仅来源于学校开设的各类显性课程,还有很多来自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教育和影响。在课堂上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不一定就是新的内容。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经验资源,才能合理地“退”下来。以学论教的观点告诉我们:教学要教学生所需要的,把学生的已有经验当做教学的起点,学生“进”得来,教师才能“退”下去。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新课程所强调的主体学习并不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去研究课堂。教师的行为是引导与帮助,是为学生服务的。服务内容可能是知识本身,也可能是获取知识的工具或者是处理信息的方法等等,具体是什么不能完全预知,只能取决于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因此,生成性的课堂应多选用选择性预设,以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