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文 王美娟
彩叶树种作为绿化苗木的一部分,因在生长季节内能呈现出鲜艳的色彩而备受人们的欢迎,并且还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常色叶植物、春色叶植物和秋色叶植物三类。常色叶植物是指整个生长期内都呈现彩色叶色,而春色叶植物及秋色叶植物只是在生长期的某一段时间呈现彩色叶色。常见的春色叶植物有:红叶石楠、黄花柳、卫矛、臭椿等。常见的秋色叶植物有:鸡爪槭、三角枫、鹅掌楸、元宝枫、银杏、黄栌、漆树、火炬树。常见的常色叶植物有:紫叶李、紫叶碧桃、金叶接骨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
1 彩叶树种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彩叶树种引种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品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树种的选择问题也越来越引人注目,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逐步显现出来。
1.1盲目引种部分苗圃、园林片面追求“新”、“奇”、“特”,未经试种,大量从外地引进彩叶树种,没有综合考虑温度、湿度、土壤等多种因素,造成引种失败。
1.2品种良莠混杂如近2年炒得火热的红叶石楠,但市场上大量推广的都是椤木石楠、桃叶石楠、光叶石楠,外观虽然与红叶石楠相差不大,但价格很便宜,造成引种者上当受骗。
1.3树种比较单调 在树种选择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结合不够。公共绿地树种比较丰富,而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及防护绿地的树种种类相对单调。
1.4苗木规格小,质量差大量彩叶苗木使用胸径在5cm以下或2~4年生小苗,达不到景观效果。从生态和景观要求出发,大规格、高质量的苗木更有利于营造富有内涵的多层次景观。
2 彩叶树种的选择及应用的原则
彩叶树种的选择,关系到绿化美化的成效及美化效应是否发挥等问题。因此,在选择彩叶树种时,应考虑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考虑实用价值和观赏效果。树种选择应遵循以下几点:
2.1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尽量选用当地适生树种,如红枫、红叶李、金叶女贞等,在当地易于成活,生长良好,具有适应环境、抗病虫害等特点。能充分发挥其绿化、美化的功能。为此,在进行树种规划与选择时,必须掌握各树种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尽量选用乡土树种作为适生树种,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绿化美化效果。
2.2合理配置,土洋结合由于城乡生态环境多变和绿化功能要求复杂多样,必然带来在树种选择的日趋多样化。故在选择彩叶树种时,也应讲究“土”、“洋”结合,乡土树种在长期种植的过程中已充分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易于成活,生长良好,种源多,繁殖快,易见成效,且能反映地方风格。通过引用外来优良树种,能丰富彩叶树种的种质资源,可以满足园林绿化美化树种选择的多样性要求,避免千遍一律。
2.3远近兼顾,合理规划在选择彩叶树种时,要考虑远近兼顾,合理规划。为达到尽快形成彩色效果,可采用速生树种如美国红栌、金丝垂柳、红叶李,杂种马褂木。但速生树种往往易于衰老凋残,影响美化效果,更替树种又需一定时期才能成长。若在选择树种时,从长远效果考虑,合理搭配银杏、红枫、紫叶合欢等长寿树种,则在速生树种淘汰后,慢生树种长大,可继续发挥绿化效果,避免脱节。
2.4生态优先,兼顾经济园林绿地建设生态功能是遮阴、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吸附尘埃、隔离噪音以及美化观赏等。在选择彩叶树种时,应优先考虑树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防止外来生物入侵危害。同时,若能选择能提供优良用材、果实、油料、药材、香料等副产品的树种,更是一举多得。
3 彩叶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式
园林绿化中树种的应用主要有2种配植方式,即规则式和自然式。而彩叶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多采用自然式的配植方式。
3.1孤植彩叶植物颜色醒目,可以作为中心景观处理,能达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如株形高大丰满的紫叶梓树、金叶皂荚、金叶刺槐,以及株形紧密的紫叶矮樱、花叶槭、红叶石楠等,都可以孤植于庭院或草坪中,独立成景。
3.2丛植成丛栽植彩叶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增添更多色彩。将紫色或黄色的彩叶植物丛植于浅色的建筑物前或将绿色的乔木做背景、彩叶植物作前景处理,均能得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3.3群植以彩叶植物为主要树种成群成片种植,构成风景林,独特的叶色和姿态一年四季都很美丽。矮灌木中的黄叶品种,如金边女贞、金叶小檗、金叶锦带花、金色海岸桧柏、荷兰黄枫等均可成片种植成风景林,营造出从淡黄到橘黄等不同浓度的黄色系,丰富景观的色彩变化。
3.4林植成带的美国红枫、美国红栌、乌桕;成片的红叶石楠、红叶李、日本彩叶枫等;不但起到防尘、隔声、屏障、隔离空间、改善气候、保水积土等生态功能,而且其色彩缤纷、气势雄伟的景象,能给人一种深刻的赏心悦目形象,带来美的无穷享受。
彩叶树种合理的选择及其应用,营造出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丰富景观的色彩变化,提高绿地的景观效果。
(收稿:200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