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及其植物配置

2009-08-11 04:24徐林雪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植物配置生态园林城市规划

摘 要:随着城市和园林的发展,建设生态性质的园林城市是园林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新目标。本文简要论述了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功能,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及所应用的生态学原则,并对生态园林城市的植物配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规划;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对生态环境有强大的调节能力。当前城市园林建设已由一般的游览观赏、文化休闲作用转变为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应因地制宜,依据生态学原理,利用城市的现有资源,结合不同特征和条件,规划各自的生态系统,构筑稳定、和谐的有机生态群落,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1.1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

生态园林是遵循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以植物为主体,发挥园林的多种功能,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使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在可能条件下生产各类园林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创造出清洁、舒适、优美、文明的现代化环境。生态园林不仅要满足游览、休憩、观赏、娱乐等功能,而且要以生物工程技术措施为主,利用生物及群体的发展规律,用少的投入生产出多的产品及效益。城市中生态园林的布局应因地制宜,使各种植物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分、土地,构成一个和谐、优美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景色和季相变化明显,有地方特色的现代生态园林,最大地改善环境质量[1]。

1.2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

1.2.1整体性。城市园林要满足城市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与城市规划格局及环境空间分布格局统一。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水系湿地、工厂绿地、郊区绿化带、农田、果园等所有能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植物群落都属于生态园林的范畴。建设一体化的绿化格局,形成“ 点、线、面、网、片”的生态园林体系。

1.2.2多功能性。现代生态园林应有多功能的特点,一方面提供优美的园林景色,另一方面应起到调节环境结构与水平的功能。强调园林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使园林要素相辅相成,以满足实现特定功能的需要,使绿化美化、生态调节功能与文化艺术性等相和谐。

1.2.3生物多样性。城市生态园林要求生物物种多样,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均衡、动态稳定,与不同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城市中的人为干扰和随机因素多,环境变化多样,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能使园林植物群落对环境有更好的适应和调整能力。另外,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是景观多样化和功能多样化的基础。

1.2.4公共性。生态园林的建设应体现生态环境的良性效益,美化环境的同时,提供和生产更多的绿化使用价值。其最终产品是“点、线、面、片、带”的绿化园林主体。改善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避灾、美化

环境、休憩旅游、保护文物等综合功能供社会所有人使用,使其获得同样的使用价值,满足同样的需求[2]。

2 生态城市建设的生态学原则

2.1建设绿色斑块

国内外出现的主要生态园林建设类型有5种,即生产型、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人文型等。这些生态园林类型的分布应呈均衡格局,以满足城市居民生活游憩和观赏需求,同时对市区环境的调节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一定的作用。分散于市区面积较小的植被相当于被大面积的城市基质包围的斑块[3]。绿色斑块建设要根据所处的位置和环境,设计不同形状和大小,合理配置其中的物种,以保证群落的稳定。

2.2建设绿色走廊

生态园林的规划中要把城区内分散的公园、街头绿地、居民区绿地、道路绿化带等城市基质中的斑块看作整个绿地系统有机组成部分,在各斑块之间以及它们与城外绿地系统之间构建廊道,以形成城市生态园林的有机网络,使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成为一种有机整体,不仅给生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和更广阔的生境场所,而且有利于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植物通过廊道向城区迁移,形成多层次的绿色系统。

2.3因地制宜合理配置

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植被种类等数据进行调查和分析,依照不同生态环境进行引种和配植,使植物与环境相协调。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有些地区的引种配置没有遵循生态观点,把植物移植到不适的环境等,违反它的生境要求,使植物发育不良,不能形成很好的景观和环境。

2.4保护原有植被和地貌

应该在城郊处保留一点本土的疏林植被,对当地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要加以保护和改造,补种优良的植物种类,更好的丰富周边环境的生态结构。在城市周围利用地形等条件建造森林公园,也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措施。

3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中的植物选择

3.1观赏植物景观营造

观赏植物景观是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重要类型,运用美学原理,选择色彩、造型丰富的观赏植物,构成一个多单元、多层次、多景观的生态型。在观赏景观应四季有景、三季有花,通过对植物的配置,丰富植物的季相变化、层次变化、色彩变化。以乔木为主,速生树、慢生树、常绿树、落叶树比例协调,结合灌木、花卉、藤本植物、地被植物,注意立体层次的丰富,为设计人工栽植群落提供丰富的素材[4]。

3.2保健植物景观营造

保健型植物可以散发出很多气体,使植物中的化学物质通过这些气体扩散到空气中,进而通过人的呼吸系统或皮肤毛孔进入人体,起到防病、强身、益寿的作用。在公园、居民区、医院、疗养院等公共空间,植物配置时多选用保健型植物,与观赏类植物相结合,增强生态园林净化空气、杀菌滞尘的能力,更好的改善生态环境[5]。松柏类、香樟、银杏都是很好的保健植物,在配置的同时注意各种树种的比例,因地制宜,让其形成有规律、有功能、错落有致、美观得体的园林群落。

3.3抗性植物景观营造

种植抗污染特性高的植物,组成抗性较强的植物群落,可以应对差的环境,易于养护,适于污染区、工厂绿地的使用,提高生态效益,对人们健康有利[6]。一般乡土树种抗性很强,适宜本地的土壤和环境,配以其他抗性植物,能更好地增加物种多样性,同时适应粗放管理。

4 结语

生态园林的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园林城市设计与建设中,要遵循生态学原则,建立丰富的园林景观的同时丰富城市的植物群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城市发展、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合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收稿:2009-02-24)

参考文献

[1] 张强.我国生态园林建设刍议 [J].生态经济,1997,(3):50-51.

[2] 王 蕾.生态园林及其构建方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7,407-410.

[3] 闫书君,洪伟,吴承祯.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3):63-66.

[4]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5]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6] 史丹,李春涛,唐菲等.论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造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01-6502.

作者简介:徐林雪(1984-),女,河北人;北京林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

联系电话:13811849985邮箱:forenow-413@163.com

猜你喜欢
植物配置生态园林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浅议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九江市新湖·庐山国际居住小区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