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2009-08-11 09:01刘林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0期
关键词:风险因素建筑业

刘林鹏

摘 要:建筑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建筑安全事故屡有发生,每年的建筑安全事故发生数和建筑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因素,探讨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控制原则及基本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业;风险因素;控制原则

1 引言

建筑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行业特点,建筑业一直是一个高危行业。如何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防范对策、措施,及时有效地预测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确保安全生产值得广大学者探讨和研究。

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以及类型

2.1 风险因素分析

根据工程项目和施工工地的实际情况,系统、有序地识别危险源范围,划分不同的作业和活动类型,确定危险源的存在和分布。

①工地地理位置、水文和地质条件、气象条件、资源和交通条件、工地外环境条件、自然灾害条件等。

②工程总平面和功能分区(如施工区、辅助生产区、办公管理区、生活区等)的布局,易燃易爆、有害物料及设施的布置,有害源的布置,施工生产流程线的布置,建筑物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的留置,运输及道路布置等。

③工程临时建筑、生活临时建筑、办公临时建筑、强度、采光、通风、防火、防风、防雨、防雷、防汛,建筑设备的防漏、防触电等。

④汽油、柴油、酒精、油漆、丙酮、氧气、乙炔、水泥、粉煤灰,X 或τ射线,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粉尘性等有害物料。

⑤施工机械、起重机械、电气设备、运输车辆、人货电梯、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

⑥油库、危险化学品仓库、乙炔站、氧气站、锅炉房、配电站等。地基处理、基础、结构、装饰、设备安装等工程。

⑦地下、高空、起重、运输、带电、明火、粉尘、噪声、辐射等作业。急救、防暑降温、防冻防寒、生活卫生等设施。

⑧孔洞盖板、安全防护栏、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识等。

2.2 风险的类型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即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初步可分为:施工场所重大危险源、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重大危险源两类。

施工场所重大危险源。局限于存在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主要与施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有关。对于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来看,一个施工项目是一个重大危险源;对企业项目安全管理来看,一个施工项目过程包含若干个危险源。

①存在于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施工装置运行过程和物质的重大危险源: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井)、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意外;高度大于 2m 的作业面(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意外;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等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意外;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误操作、防护不足等,发生人员伤亡、建筑及设施损坏等意外;

②人工挖孔桩(井)、隧道凿进、室内涂料(油漆)及粘贴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重大危险源。

③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或人员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

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重大危险源。存在于施工过程现场及可能危害周围社区的活动,主要与工程项目所在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对于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组织,从可能危害社区的重要角度来看,一个施工项目应当确定为一个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监控。

①邻街或居民聚集、居住区的工程深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顶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往往引起地面、周边建筑和城市运营重要设施的坍塌、坍陷、爆炸与火灾等意外。②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③邻街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2m的临空(街)作业面,因无安全防护设施或不符合,造成外脚手架、失稳等坠落物体(件)打击人员等意外。④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设计方案、误操作、防护不足等造成发生施工场所及周围已有建筑及设施损坏、人员伤亡等意外。

3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方法与控制

3.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危险源)识别具体方法

①询问、交谈:与生产现场的管理、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交流讨论、获取危险源资料。

②现场观察:到施工现场观察各类设施、场地,分析操作行为、安全管理状况等,获取危险源资料。

③事故树分析法:可针对各类事故进行分析,并按事故树分析要求展开和绘图,获取危险源资料。

④安全检查表法:采用预先设计好的安全检查表或制度与规程,到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记录和分析,并据此获取危险源资料。

⑤针对不同目的和应用范围,还可以采取施工流程分析法、查询分析事故法等方法辨识危险源。

3.2 建筑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控制

①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建立和完善建设施工安全地方(城市)政府规章、制度体系,出台配套的和全社会、主要专业门类齐全的实施细则,依法管理安全生产。

②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建立“企业负责、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建设施工安全责任制,有效开展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

③应加强和完善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建设,目前市、区两级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机构设置薄弱、人员配备不足、无专项开办经费。这些都反映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队伍开展工作的实际困境。

④制订和完善城市建设安全技术政策:一方面应加强政府对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管,保证施工设备及安全措施费为不竟价费用、专项费用;另一方面应不断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采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适度提高工程施工安全设防标准;从而提升建设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降低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风险。

⑤制订和实施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检

测制度。

⑥开展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对可能影响社区安全的施工项目进行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登记。重大危险源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危险源类别、地址(地段)、建设开发单位、施工单位及联系人、联系办法、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施工安全主要措施和应急

救援预案(工作)。

⑦采用先进电子监控技术和监测信息系统,实施项目现场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及部位监控。

⑧建立城市建设施工安全(政府的)和项目施工安全(企业的)联动应急救援预案和运行机制。

⑨制订和实施对项目施工安全承诺和现场安全管理绩效考评(评价)制度。促使企业建立和完善施工安全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魏安能,建立建筑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构想,.建筑安全,2005.

[2]吴小刚,建筑工程安全的风险识别及评价方法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

[3]柳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研究,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6.

猜你喜欢
风险因素建筑业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动物“跨界”建筑业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河南省建筑业协会简介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2004~2013年建筑业坍塌死亡事故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