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理达:血脉传承忠魂曲

2009-08-11 09:01钟启元
党史文汇 2009年7期
关键词:冯玉祥

钟启元

浩浩夜空,繁星满天。我相信,正如民间传说那样,每一颗星星都是人间英灵升华而成。近代以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或热血化碧涛,或生命谱忠曲,献身于国家,献身于事业,献身于人民。他们的英灵和精神羽化飞翔,在宇宙间凝聚成发光的天体,闪射出壮丽的光辉,温暖激励着今天的人们。还记得,新中国伟大的缔造者毛泽东在《蝶恋花》词中深情而浪漫地说:“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还记得,温家宝总理诗作《仰望星空》有这样荡人胸怀的诗句:“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忠魂何在?仰望星空!是的,我相信。我相信理想的召唤能“燃起希望的烈焰”,信仰的力量将激发“永恒的炽热”;我相信,在璀璨的民族星空里,一定会有祖国的好女儿冯理达和她的父亲——爱国将军冯玉祥。

2008年2月8日,83岁的医学专家、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因病逝世。隔着整整一个甲子的遥远岁月,她追随父亲而去了。她的逝世,引发了全国众多媒体一波又一波的宣传浪潮。人们仿佛刚刚意识到,这位身世传奇的老人原来就生活在我们中间,她既是那样朴素,那样平凡,又是那样伟大,那样美丽,她生命的足迹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怀念和深长的思考。

信仰之源——父亲母亲的言传身教

冯理达的父亲是著名的爱国将领冯玉祥。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他一生追求进步追求光明,早年反对袁世凯称帝,讨伐张勋复辟。后追随孙中山,改所部为国民军。并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出兵潼关,会师中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数次致电南京政府,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初,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改编、整顿了察哈尔省的零散部队、义勇军,于1933年5月,在张家口正式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任总司令。经过浴血奋战,察省失地全部光复,推动了全国的抗日运动。1946年,因反对内战,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被迫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出访美国,但依然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写下《告全国同胞书》。1948年,冯玉祥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携带家眷准备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当“胜利号”航行到苏联敖德萨附近的黑海海域时,一场蹊跷的火灾突然降临,冯玉祥和小女儿不幸遇难。冯玉祥将军为民主自由的新中国而献身,令一切进步力量扼腕痛惜。

冯理达的母亲李德全是河北通州人,1924年经人介绍与丧偶经年的冯玉祥结为夫妻。当时冯玉祥握有重兵,声名显赫,许多显贵都想和他攀亲。他却定了三条择偶标准:一是不许穿绫罗绸缎,只穿粗布衣裳;二是会纺纱织布;三是要精心抚养前房子女。28岁的李德全当时正在贝满中学教书,冯玉祥听过她的课,对她颇有好感。李德全也十分赏识冯的人品。婚后,李德全一方面相夫教子,一方面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冯玉祥遇难,幸免于难的李德全带领子女回国。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第一任卫生部长。后来,又先后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等重要职务。

冯玉祥、李德全夫妇共养育了四个子女,女儿理达、颖达、晓达,儿子洪达。夫妻俩特别疼爱理达,但要求她也非常严格。从很小的时候起,冯理达就在父亲的要求下开始练字,每周要写100个大字,1000个小字,而且每天还要到室外耍大刀,即使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也不例外。父亲常常要求她给警卫员拆洗被褥、洗袜子。父亲对孩子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当小姐,要自爱,要自强,要靠自己的双手去生活。”

作为长女,冯理达深受父亲爱国行为的影响。五六岁时,她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一本厚厚的书递给母亲,由母亲念给父亲听。这本书的名字叫《资本论》。在家里,她还经常听父亲与同仁讲革命,谈共产党,她虽然不懂共产党的真正含义,但从父母的谈话中隐约感到共产党人是令人钦佩的。父亲还经常教她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教导她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人要有志气、有骨气。将门之女的豪情、气节、忠诚,深深融入冯理达的血液中。

冯理达23岁之前一直与父母在一起,亲眼目睹和见证了冯玉祥将军所经历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从父母爱国的言传身教中,从父亲对中国前途探索的坎坷经历和深刻反思中,逐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了解。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国共谈判期间,曾多次拜访冯玉祥。为推进国共合作的进程,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邓颖超等共产党领导人经常到冯理达家中与冯玉祥共商国是,周恩来还为冯理达题词“艰苦奋斗,好好学习”。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舍生忘死的精神和可亲可敬的形象,对冯理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她进一步坚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信念。1946年冯玉祥因反对内战与蒋介石彻底决裂后,冯理达跟随父母前往美国,一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系学习,一边协助父亲进行反蒋救国运动。

1948年,冯玉祥和夫人李德全应中国共产党邀请准备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临行前,他们让冯理达选择是回祖国还是留在美国。冯理达坚定地表示,“做爸爸一样热爱祖国的人,回到新中国的怀抱”。回国途中,父亲和妹妹晓达不幸遇难,血的事实让冯理达体会到追求光明与真理的艰辛。回到祖国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她的全家。党中央为冯玉祥将军隆重举行追悼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亲笔题写了挽联。不久组织又将她和弟弟冯洪达作为新中国首批留学生送到苏联深造培养,这使她更加坚定了终生追随共产党的信念和决心。

冯理达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每每总要谈及自己的信仰之源:“我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在父亲的引导下,我对中国共产党从了解到热爱,再到执著追随,历经风雨不改志。”“献身给国家,不怕刀砍和枪杀,唯愿粉身碎骨。民族生存,我方生存。我身虽死,换得民族生存。国家自由,我方自由。我身虽死,换得国家自由。”这是冯玉祥的诗句,也是冯理达最珍视的父亲遗训。向往光明,追随共产党,建设新中国,从冯玉祥、李德全夫妇再到冯理达身上,有着一条百折不挠、历久弥坚的信仰传承红线。

事业选择——为患者“打开生命之门”

1939年,冯理达的母亲李德全不慎将手臂摔伤,久治不愈。后来请来了著名中医杨济生先生,用针灸治好了母亲的病。从此,冯理达迷上了医学。她认为,医生可以为患者减轻痛苦,为他们“打开生命之门”。高中即将毕业时,她把自己想报考医学院想法告诉了妈妈,得到了妈妈的支持。李德全郑重地对女儿说:“就去做个医生吧,将来给老百姓谋点福。”

悬壶济世,福泽苍生。大仁大爱,斯心永恒。从青丝到白发,几十年奋斗之路,冯理达始终牢牢记着父亲《示女》的殷切嘱托:“真诚不虚,做人根基。勤俭耐苦,天助自助。自学有德,平民生活。小姐太太,害人自害。”

1949年,冯理达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与弟弟洪达一起被派到苏联学习。她在列宁格勒医学院攻读免疫学。列宁格勒冬季非常寒冷,加上当时物质匮乏,市民普遍营养不良,致使白喉病流行很严重。苏联医学界采取了各种防治措施,效果仍不明显。冯理达主动请缨,担任该市白喉病防治工作负责人。她大胆研究探索,创造性地运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针灸、中药一齐上,防治效果大为显著,最终使列宁格勒白喉病发病率降到了零。年轻的冯理达被授予“列宁格勒科学大奖”,为年轻的新中国争了光,一时间成为新闻人物。《真理报》《红星报》都曾报道过她的事迹,社会各界也纷纷寄来感谢信,感谢这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当年,国家副主席刘少奇访问苏联期间,在驻苏大使馆接见留学生时,紧紧握住冯理达的手说:“你不仅有很好的学问,还有很深刻的思想,我为中国有你这样的专家而高兴。”

1958年毕业后,获得免疫学副博士的冯理达归心似箭。她毅然谢绝苏联有关部门的真诚挽留,回到祖国。作为年轻的西医专家,她怀着对中国传统医学的挚爱,把探索运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国免疫学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倾其所学,竭尽全力。她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工作期间,组织筹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消毒研究室,并担任该室和流行病科负责人。她先后作为中央、国务院和卫生部防治传染病工作组负责人,29次带队奔赴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河南、北京郊区等血吸虫病、流脑、霍乱、浮肿、痢疾等重疫区一线,以及邢台地震中心区,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农村基层干部同吃同住,深入偏僻公社和生产队,挨家逐户防病治病。期间,她的14份经验总结和研究论文,被国家卫生部转发用于指导全国防疫工作和被学术期刊转载,为我国免疫学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她率先提出中国特色免疫学学科建设思想,创立了免疫物理学、免疫宏观学、免疫微观学、免疫康复学和部队免疫学等基础理论,创造性运用电学、力学、电磁学等知识,进行机体免疫研究,取得一批开拓性成果。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两次到冯理达工作的免疫中心,与她一起探讨交流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人体信息流的体会,并在给冯理达的信中对她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冯理达先后主编学术专著8部260万字,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3项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冯理达属牛,不仅钻研业务有股“牛”劲,对待病人也像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只求奉献,不求回报,吃得了别人吃不下的苦,受得了别人受不住的累。她说:“我愿做中国劳苦大众的‘牛,为党的事业拉车不止。”

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大姐的关怀下,冯理达调到海军总医院工作,当时她已经48岁。刚到医院时,被分配到传染科当住院医生,专业并不对口,但她拖地板、倒痰盂、救治患者,样样工作抢着干,从未叫苦叫累。有一次抢救一名肝病患者,整整五天没能回家,大家让她去值班室睡一会儿,她却说:“你们去吧,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年龄大了,睡眠够了。”1974年冬天住进来一位病毒性疟疾的病人。这种患者经常会把大便弄得到处都是,护士们多少有些畏怯心理。冯理达知道后主动要求负责这个病人。那天恰好护士李永妹值班,已经晚上11点了,她看到冯医生还在整理病案,就劝她赶快回家。谁知冯理达还是不放心病人,转身又进了病房。一开门,一股恶臭迎面扑来,病人身上、床上沾满了粪便。冯理达毫不犹豫地赶紧把病人抱起来,清理脏物,还打来热水,为病人擦拭身体。等收拾完,已是凌晨一点了。李永妹填好当天的病情日志正准备休息,却发现冯医生在洗手间正为病人清洗刚换下的脏衣服……

大爱无声。这种爱,冯理达给了第一次临床针灸不敢下针的护士王瑞,她后来成了免疫中心的针灸骨干;给了结核性脑炎患者王惠,本来被判为没救的女孩,经过冯奶奶精心治疗,奇迹般恢复了健康;给了畸形习武、燃烧着复仇烈焰的王玉洁,使她化解心结,走上正常的奋斗之路;给了大同散岔村的那些“党娃”,孩子们至今记着冯奶奶的话:“我们的社会没有丢下你们,你们一定要成为对党、对祖国有用的人啊!”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临终遗言——“妈妈是党的女儿”

在海军总医院设立的冯理达事迹展览馆,一张标有“中组部0002501”号的党费收据格外引人注目。收据上写着:“冯理达同志自愿多交党费计人民币一万元,特此证明”。时间落款为2008年4月22日。

冯理达的儿子罗悠真清楚地记得,2008年1月20日下午,妈妈病情恶化。她紧紧拉着儿子的手说:“你要永远记住,妈妈是党的女儿。我死之后,帮我代交一万元党费……”

“妈妈是党的女儿”,冯理达的临终遗言凝聚了多少深沉的情感!“妈妈是党的女儿”,这句朴素的话语表达了冯理达毕生秉持的坚定信念!

起点在哪里?或许定格于父亲《告全国同胞书》发表之际,或许就升腾在“胜利号”一片火海之中。冯理达从青年时代就追随父亲,向往光明,渴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坚定追求,无怨无悔。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她始终坚定对党的信赖。即使在“文革”期间,家庭受到严重冲击,母亲被批斗,自己被污蔑为“双料特务”,失去了工作权利,甚至被软禁,她依然痴心不改、执著如初。冯理达把加入党组织看得比生命还重要。1949年赴苏留学刚到苏联,就向时任驻苏大使的王稼祥提出了入党要求,并向中国留学生党支部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1951年回国探亲时她又向时任中组部部长的安子文提出入党要求,以后每年都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1973年到海军总医院工作后的一年多时间,就先后五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当时她的入党介绍人问她,为什么这么大岁数还要坚持入党。她饱含深情地说:“我母亲62岁加入党组织,我比母亲年轻多了。我只要活着,就要入党。”她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总要谈及自己的入党认识:“我亲身经历了两种社会制度,所以,我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向光明,只要我活着,就要入党,我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1975年12月23日,冯理达得知组织批准自己加入共产党的消息后泪流满面,激动地说:“我终于入党了,我终于实现了自己26年的夙愿。”这一年她整整50岁。

冯理达是党的女儿,她一生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主义”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出来人们也许不大相信,冯理达对党忠诚老实,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入党后更是时刻提醒自己“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一本《毛泽东选集》书中夹满了用纸条做的书签,书页上写满了心得批注;一本《邓小平文选》不知翻阅了多少遍,书的边缘都磨破了……她用毛笔正楷恭录党的十四大以来历次党章全文,15次用毛笔手书“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她把向党组织汇报作为严肃的政治纪律,严格按照规定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每年主动向组织递交自我鉴定,如果外出,时间超过一周,都以书面形式汇报,从1949年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直至去世从未改变。

这些仅仅是一般意义的形式吗?回答当然否定。难能可贵处在于它承载着冯理达坚定的信仰,坚强的党性,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常态。认识冯理达的人都说共产党好,因为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风范和为人民服务的作风。1983年,冯理达担任海军总医院副院长;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早期归国定居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虽因年事已高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但为党工作的匆忙脚步从未停歇。

她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对孤残儿童、贫困学生、重病患者、受灾群众和困难家庭,总是不遗余力地关爱帮助,被人们敬称为“爱心妈妈”“爱心奶奶”。

她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20年。20年间,她进工厂,下农村,深入基层搞调研,倾听群众呼声,围绕关注弱势群体、普及健康教育等问题,提出议案155项,书面发言53份。

耄耋之年,她潜心研究健康健美长寿学,撰写大众健康读本,进行辅导讲座,总是那样信心百倍,充满活力。然而,她一辈子为他人奉献,惟独忘记了自己。2007年12月18日,她积劳成疾住了院,只住了一周时间,病情刚有好转就要求出院。出院后,又像往常一样不知疲倦地投入工作。终于,2008年1月11日,因老年间质纤维化改变伴感染,病情严重,她倒下了。就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她每天的工作仍排得满满当当:1月13日,修改健康健美讲课稿;1月14日,听取北京市抗癌乐园工作人员的工作汇报;1月15日,接待广东从化市市委书记,联系广州中医药城落成签约仪式;1月16日,与衡水市委书记商谈社区健康健美活动开展情况;1月18日,去领“迎奥运科学健身奖”证书……

然而,这位年逾八旬的“党的女儿”再也不能去完成这些任务了。2月8日,她离别我们而去,在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

人生境界——“80岁的小姑娘”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冯理达不是这样,她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却将微笑常挂在脸上。

豪情万丈的冯理达,也是柔情万端的冯理达。

历经坎坷的冯理达,也是笑面人生的冯理达。

一位记者写道:“她不是一块毫无表情丰碑伫立的奖章,也不是一个散发光芒却高高在上的光环。她是一位普通的老人,生动的老人,生活中充满魅力的女性。她爱听《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个不折不扣的女高音;她爱兰花,更愿意亲手画兰花之美,悟兰花之神韵;她喜欢听新闻,床头永远放着一台收音机;她年逾八旬,像所有健康的老人一样,骑自行车上下班;她疼爱自己的孙子,共享天伦;她也会任性,和老伴拌嘴,而后释然一笑。”

儿子罗悠真切地感知冯理达、罗元铮夫妇携手相伴50多年的笃爱真情,外公当年送给一对新人的对联是“民主新伴侣,自由两先锋”。他们用一生相爱来守护这祝福与期望。罗悠真这样讲述父亲去世后母亲对父亲的怀念:“每天早上出去妈妈都和爸爸说话,说再见,跟在的时候一样,回来的时候也是先问候爸爸。晚上把爸爸的被子给撩一截,拖鞋放上,然后到那个骨灰盒前,就和爸爸轻轻地说话,好像爸爸还没走一样那种感觉。”

同事潘晓雯回忆说:“冯理达最不欣赏把工作身份带回家了。她自己就是一个特别有女人味的人,真的是不笑不说话!她说起话来声音特别甜、特别柔、特别年轻,根本不像一个80多岁的老人。”“我曾经应邀到她家吃过西餐,那天她亲自下厨,我记得那天吃的是黄油果酱面包、牛排,喝的是红菜汤。她是个非常有情调的人。”

同事陈淑英解释:“院长的工资是公私不分的。她的工资也是我们免疫中心的经费。就拿非典我们整理的那个资料来说吧,我们收集了4447条,A4纸摞起来43公分高。这一个东西就花了一万多块钱,这个全部都是院长出的。另外,她看见谁有困难,就送钱给谁。她的工资说起来也不少,一个月一万多块钱,但她的生活非常简朴,买衣服大部分都是100元以下的,一般都是几十块钱一件,一条毛裤穿了20多年,两边都磨得这么大窟窿了,还穿着。她对军装特别珍惜,参加哪儿的活动,全穿军装,平时穿的便装非常简单。”

1949年,冯玉祥遇难后第二年,按照他的遗愿,李德全将丈夫和自己的财产全部捐给了国家,包括京郊和通县土地151.33亩,北京西城井儿胡同求知中学全部房屋地基等。“至于我的几个孩子,虽然还有未毕业的,只要他们能自爱,有双手,就不会饿死。”爱国爱家,自立自强,60年前冯玉祥为冯理达留下的是无价的精神财富。如今,冯理达也已离我们而去,她留给儿孙的又是什么?是一张仅余85.46元余额的建行工资卡,是一腔深爱祖国、深爱亲人、深爱人民、深爱事业的情怀,是一种“少小即怀报国志,毕生几曾敢息肩”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目光和蔼、心地纯洁的“80岁的小姑娘”的美丽风采。高尚而纯粹的她,以坚定的信仰、平民的心态、踏实的作风塑造起一座伟大的精神丰碑,冯理达人生境界可谓高矣!

她在日记里写道:“思想不服老,气度不老,志趣更不老。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她为患者留言:“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画出的是彩虹,擦去的是眼泪。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她对我们说:“正直是幸福,信赖是幸福,劳动是幸福,爱情是幸福,贡献是幸福,知识是幸福,快乐是幸福,生活是幸福。”

她还说:“只拥有事业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亲情、友情是生活的基石,是人性光辉的一面。”“要小心,要谨慎,学吃亏,学让人,遇事能忍,生活勤俭,不自夸,不骗人,诚诚恳恳,厚厚钝钝,乃是根本。”

她去了,飘然而羽化,飞临我们心空之上。这颗星,明亮璀璨,给我们光和热,给我们激情和诗意,给我们人生的动力和生命的启迪。

(责编肖黎)

猜你喜欢
冯玉祥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冯玉祥提倡俭朴
冯玉祥智斗日顽
寄冯玉祥书
冯玉祥用书画激励抗战
冯玉祥测试张敬尧
冯玉祥不“请”夫人吃饭
联墨双馨
冯玉祥的“五虎将”和“十三太保”
冯玉祥写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