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强
如果把退休后的10多年都算上,我在屈原故里秭归做了40多年文化工作。在这片诗的沃土做文化工作,可以尽情享受得天独厚的文化熏陶,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不管你的主观愿望如何,客观上必须和屈原挂起钩来。
小时候上学读书,朦朦胧胧,听老师讲过屈原这个人,并说屈原是秭归人。1951年步入公门,与钱打交道的银行职员似乎与屈原不搭界。1965年跨进文化圈,与屈原的距离稍近了些。但时隔不久,便卷入了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待到云开雾散时,我已是40岁出头的人了。恍恍惚惚,前半生已离我远去,后半生正向我招手,我仿佛从噩梦中醒过来。
最尴尬莫过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黄石创作培训班,原《长江文艺》编辑部主任刘岱先生要我写一组屈原的故事在刊物上发表,我居然交了白卷。我这时才意识到,在屈原故里秭归做文化工作,与屈原如此陌生,能挑起这副担子吗?
转瞬间开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我开始接触屈原,搜寻介绍屈原生平及其作品的小册子,关在小屋子里充实自己,作为储备和更新知识的必修课。
1982年端午节的湖北省屈原学术讨论会,对宣传屈原和宣传秭归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继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认为文化名人后的一项空前的学术活动。国内200多位知名作家、艺术家和屈原研究专家、教授届时将光临秭归。为了准备这次会议,作为秭归县文化局领导成员之一的我,夜以继日地写了一本介绍秭归历史文化、山水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小册子《屈原故里秭归》(中国旅游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为新中国建立后秭归作者出的第一本书),创作了一部以屈原传说为题材的歌舞剧《神鱼》并组织排练,作为屈原故乡人献给这次盛会的礼物。连同观赏龙舟竞渡、广场端午诗会、拜谒屈原祠、瞻仰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等会外活动,使这次蕴含着楚文化氛围的盛会开得红红火火,激情澎湃。当年8月,我有幸加入了湖北省作家协会,成为这个具有活力的特殊群体中的一员。
这次会议使我感触良深。我亲眼看见,那些个年事已高,久居城市的老学者、老教授,怀着一颗虔诚的“朝圣”之心,不顾旅途疲劳,跋涉在当时交通条件极差的羊肠小道上,去瞻仰屈原诞生地。他们对屈原的感情为什么那样诚挚、那样强烈、那样深厚?许多日后我才悟出一点门道:他们都是大知识分子,读懂了屈原,熟知屈原精神的博大,屈原作品的精深,与屈原的心相通。而我,作为一个屈原故乡人,对屈原的了解如一张白纸,自惭形秽,恨不得一头钻进地里去。我要读点书,读屈原,读《史记》。哪怕一时半会读不懂,手里多抱几本工具书,像蚂蚁啃骨头那样,一口一口啃下来。
这时候,党和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政方针已经确立,国内外仰慕屈原的朋友从四面八方踏上秭归这方圣土,瞻仰屈原祠宇和故居遗址,接待任务频繁。每遇来客,必作介绍,使我不敢有丝毫怠慢。日复一日,一个我所认识的屈原形象,一步一步地从远方向我走来,走进我的生活,走进我的心中。
正当我的思想感情与屈原贴近了一点的时候,我突然奉调主编《秭归县志》,工作性质和思维方式相应转变。我较多地思考着屈原故里秭归的第一部县志(此前称《归州志》)怎么编,怎样才不至于损害屈原故里的美誉。
1989年,有人提出“屈原生于江陵,秭归并非故里”的所谓“新论”。我奉命撰写了《“屈原故里江陵”辨》(《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一文,出席在襄阳师专举行的屈原学术研讨会。论文以翔实的历史资料阐述“新论”不过是“旧说”的翻版;第一次向外界介绍了楚国王族的后裔——熊、屈二姓在秭归的居住情况;考证了楚武王熊通封公子瑕“食采于屈”时的楚国疆域,提出公子瑕的“食邑”极有可能在秭归,引起屈学界和楚文化专家的关注。
然而,我的屈原情结并不满足于我所认识的屈原形象,我想用我的笔树立一个新的屈原形象。1990年,《秭归县志》经湖北省地方志学会评审后,承已故著名方志学家朱士嘉先生推荐,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此前,秭归现存明、清两代九部《归州志》,除一部州志转载《史记•屈原列传》外,其余都没有给屈原立传。我破例在上限之外给屈原立了个1000字的小传。1995年,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三峡名人》一书,我应约为屈原撰写了一篇8000字的传记。
转眼进入21世纪,新中国建立后出版的多种普及屈原知识的小册子未见重版,也不见哪家出版社推出一本新的介绍屈原的通俗读物。而新时代的青少年却在一茬接一茬地茁壮成长,他们了解屈原吗?至少在屈原故里秭归,包括高中生在内,许多人不知屈原何许人也。我应约写了一本10万字的小册子《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立专章撰写了一篇20000字的《屈原生平》。这三篇传记对屈原的认识,逐步从模糊趋于明朗,篇幅由小到大,体裁从史传向文学传记过渡,为后来写作长篇文学传记《屈原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奠定了基础,成为引导全书走向的故事梗概。
我写《屈原传》的动机萌生于上个世纪,但我在职时公务缠身,终日忙忙碌碌,事必躬亲,一直工作到61岁才退休,时间属于自己了,才动手做起来。这本书倾注了我后半生的精力,写作构想在本书《后记》和另一篇文章中已经谈到,只想赘述一点:我写得太苦太累太伤神了。我年龄大了,不会使用电脑,一笔一画,都得靠指头和笔头磨出来。40多万字的篇幅,历时12年,四易其稿。冬天手僵得握不住笔,夏天汗流浃背,一块湿毛巾披在背上降温。我给自己下个死命令,一天必须写出1000字,分三个时段完成:夜晚一觉醒来躺在床上打腹稿;清晨起床吃过早点,偕老伴去户外锻炼两小时,顺便去超市买点菜回家,老伴下厨房,我便一头扎进半间书屋,把凌晨打好的腹稿抢记下来;下午时间稍充裕,边看边改边抄。循环往复,不舍昼夜。十年辛勤劳作,除穿插写过几本小书外,没有中断过一天,连节假日都躲在我那间小屋子里。我的手稿朋友们会不忍看。
2007年5月,第四稿改过三分之二,我忽然觉得身体不适,胸闷如堵。经检查,我长了个胸腔纵膈肿瘤。入院后将300克的瘤子切下来,只休息了两个月,又披衣而起,将后三分之一改完央人打印、校对,于2008年春节后交付出版部门。这时候的我, 已是油灯耗尽,血液榨干,躺下便不想动弹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在我的有生之年看见它行世了。囿于水平所限和急于摆脱长达10多年的“马拉松”,出版过程匆忙了些,书中留有若干瑕疵。但作为一项事业,我矢志用文学形象丰富屈原生平的愿望实现了,我尽心尽力了。不问结果如何,我享受了过程,切切实实地感知了我心目中的那个屈原,与屈原的感情似乎贴近了些。至于我心中的苦与乐,可用一首《七律•丙戌端午感言》作答:
岁月邀吾话古稀,
休伤白发笑缁衣。
平生碌碌书相伴,
迟暮依依恋秭归。
旧友讥余心弗死,
老妻唠我苦何欷。
年光过尽终难悟,
一任他人论是非。
责任编辑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