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本热销折射日本小说新潮流
本报特约记者 戴 铮
曾几何时,纯爱风暴横扫日本文坛,从《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到《现在,很想见你》,纯爱小说销量动辄百万,无数读者犹如患上了“纯爱中毒症”,每当周末就捧着催泪作品大声号哭。然而,放眼目前的日本畅销书排行榜,已无纯爱小说的踪影,那些描绘人的恶意的小说却备受瞩目。《读卖新闻》称,最近日本小说的潮流已被重新评估,纯爱远去,恶意归来。
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曾写过一部名为《恶意》的小说,被评论界和众多读者视为其巅峰之作。眼下日本畅销小说对复杂人性抽丝剥茧的深刻描画,同样令人眼花缭乱、哑口无言,给读者带来的冲击力实非纯爱小说可比。小说潮流的转变,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种矛盾日益尖锐的日本社会正“恶意”悄然抬头。
近年来,日本小说在品种逐年增加的同时,销量却始终在走下坡路,因此各家出版社在小说的起印数上一直谨小慎微。女作家明野照叶的恐怖小说《汝之名》6年前推出单行本时,只发了6000册,在改为小巧便携、价格低廉的文库本之后,短短半年时间销量就突破10万册。这种乌鸡突然变凤凰的销售奇迹并非个案,而这类描写“恶意”的小说似乎也成了销量低迷的日本小说中的异类。
《汝之名》描述的是年轻的女社长麻生陶子在美貌背后潜藏着的丑恶内心,她为了实现自己的“完美人生”,在恋爱和生意场上机关算尽。妹妹久惠对陶子十分崇拜,一直伺候着她。然而就在某一天,两人的关系开始错乱,令人惊愕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这部小说因其对“恶意”的刻画淋漓尽致,被视为描写“女性心理与疯狂”的现代恐怖小说杰作。
据《读卖新闻》介绍,《汝之名》热销的发力点乃是日本文教堂书店三轩茶屋店。该店在海报上打出了“过度有趣!”“心里害怕,眼睛却离不开书本”等宣传语,旋即被出版方印在了书的腰封上。此举果然奏效,《汝之名》的销量见长。
还有比这更牛的,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得主道尾秀介的《向日葵不开的夏天》文库本狂销54.5万册;另一位推理作家誉田哲也的《草莓夜》的文库本销量高达38.5万册。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主人公是四年级的小学生“我”,小说通过他的眼睛来发现孩子心灵中的恶意,揭示了校园欺凌、虐杀动物、恋童癖、性骚扰等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腐败、孤独、黑暗的气息扑面而来”。
《草莓夜》则从一起残酷的杀人事件入手,随着女刑警姫川玲子调查的步步深入,人的丑恶心理逐渐暴露。日本评论界认为,作者有着如当红女作家桐野夏生那般描写人性之恶的深刻功力,读这本小说虽然很让人感觉无力,但还是难以释卷。
对于日本各家出版社来说,除了著名作家的作品和改编成影视剧的原著小说人气高度集中外,其他图书销量日渐低迷实在令人头疼。新潮文库编辑部的青木大辅表示,经济不景气使得人们更加看紧自己的钱包,读者现在更加寻求一种不买错书的安心感。有了来自市场第一线的书店员工的倾力推荐,喜欢“从众”的日本人自然就会踊跃购买。在此状况之下,出版社正加速与书店联手,努力发掘并推荐内容精彩、价格低廉的“恶意”类文库本小说。
《读卖新闻》的述评称,这两部作品与《汝之名》一样,都描写了人们负面的感情。几年前读者喜欢纯爱等“口感好”的小说,而当女作家凑金枝揭开邪恶内心世界的推理小说《告白》成为超级畅销书后,描绘人的恶意、看了有些“倒胃口”的小说开始备受瞩目。可以说,最近日本小说的潮流已被重新评估,纯爱远去,恶意归来,这也成了上述“恶意”类文库本小说大卖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