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称中国受阻老龄化 学者说富强速度最重要
●本报驻英国、德国、意大利、印度特约特派记者 纪双城 青木 张磊 任彦●本报记者 胡笳
中国学者高辉清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2004年,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导师是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天他拿了一份《华盛顿邮报》,上面有一个关于全球老龄化程度的预测。他说,看,中国的老龄化曲线上升最快,大约2040年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就将全球第一。”5年后的今天,中国老龄化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起因是上海市日前鼓励符合政策的家庭生育二胎。西方媒体迅速断定,“饱受争议”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老龄化问题,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难以承受的,因为对发达国家来说,这都是个头疼的问题。有媒体预言,20年后中国GDP每年将因此减少0.7%;还有媒体称,未来不可能是“中国的世纪”。但中国专家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富强的速度能否超过老龄化的速度,这将决定中国是否有能力消化这一冲击。
中国“在优雅地变老”?
“一则关于上海鼓励生育的消息,成了世界各地的大新闻。众所周知,独生子女政策在中国具有基石般的意义。”美国《时代》周刊网站7月27日以这样的开头提出了疑问:“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要修改了吗?”法新社称,面临着供养老龄人口难题的上海市,提醒符合条件的夫妇生育二胎。在上海,60岁以上的老人有300多万,占城市人口的21.6%,“已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英国《卫报》将这一迹象称作是中国计划生育国策发生戏剧性转变的“信号”。美国《洛杉矶时报》认为,上海这个中国最大、“最老”的城市,为中国未来的人口统计提供了一个窗口。目前,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达7.69%,超过了国际公认的7%的人口老龄化门槛。
从中国1979年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西方一直持批评态度。它们谴责堕胎、绝育的做法违背人权,指责中国地方官员为升迁而采取严厉手段强行执法,并认为这一政策引发中国性别比例失衡。而这一次,西方对该政策的关注大多集中在了它对中国发展速度的冲击上。《洛杉矶时报》称,计划生育正威胁着中国30年来艰难取得的成果,因为人口数量较少的年轻人不足以供养快速增长的老龄化人群。《卫报》提到,独生子女政策之后出生的中国年轻夫妇,肩负着照顾4位父母、8位祖父母的任务。上个月,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出台报告称,计划生育政策将使中国的劳动力人数在10年内下降,中国的一大经济优势可能消失。《泰晤士报》题为“中国的未来将因老龄化受阻”的文章称,2050年,中国的劳动力将减少23%,1/3的中国人年逾60岁——即4.38亿人,超过美国人口总数。文章断言,这必定抑制中国的经济增长,未来可能不是“中国的世纪”,“中国只能选择优雅地变老”。
老龄化是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标志
“任何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都将经历老龄化阶段。社会一旦进入老龄化,一是意味着这个社会发展得不错,生产力比较发达;同时也表明工业化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在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看来,经济越发达,养育成本越高,人们生孩子的意愿就越低,“欧洲目前就是这个情况,中国也必然要经历这个过程”。
世界上25个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有23个在欧洲。意大利多年来一直在老龄国家排行榜上位居第一,最近才被日本超越。在意大利,35岁的人被称为小孩子,45岁的人是小伙子,55岁的人才是正当年。该国近6000万人口中有20%的人超过65岁。但意大利老龄化的排名可能马上要被德国超越。前不久,德国官方报告称,2035年,德国将成为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几天前,记者到过被称为英国“伊甸园”的康沃尔地区的海港城市纽基,发现无论是店铺售货员还是邮局、银行职员,都是白发苍苍。记者在当地的公民咨询中心了解到,纽基过去十多年人口出生率一直负增长,去年高达-7%。据联合国预测,2100年,欧洲与日本一样,人口将会减半。
与中国老龄化加重年轻人负担不同的是,欧洲老人更愿意独立生活。可年轻人卸下的重担,政府和大企业却不得不艰难地挑起来。英国国家统计局说,该国政府和主要的1000家大型企业近十年来用于养老金的年度开支已超过1000亿英镑。一般而言,一个社会最合理的比例应该是每3个在职者供养一个退休人员,而德国目前是每100个在职者为44个退休者提供退休金,20年后,每100名在职者必须养活78个退休者,那时,德国养老金和医疗支出将占GDP的30%。
庞大人口是优势还是包袱?
庞大的人口究竟是令人羡慕的生产力还是令人头疼的社会包袱?对中国人口政策的争论,时常会涉及到这一问题。美国华裔科学家易富贤在《大国空巢》一书中说,中国人口由数千万上升到13亿只用了200多年,如果目前1.3的生育率持续下去,再过200年,中国就会跌落到数千万人的水平。他甚至认为中国应该彻底放开生育控制。“总体上说,一个国家要在国际上拥有一定地位,就必须拥有一定的人口。人口不过亿的国家在国际上没有太大发言权,但人口超过10亿,显然过多”。高辉清这样解释人口基数的能量。
在中国出现对是否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的争论时,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正寄希望于有朝一日靠人口优势击败中国。如今已有11亿人口的印度,过去50多年来一直保持平均每10年20%以上的人口增速,目前该国54%的人口在25岁以下。“机会之窗”是印度的流行词汇,而大量年轻人口被看作是印度最后的“机会之窗”。美国高盛公司说,如果印度用好它的“机会之窗”,在未来50年保持5%的经济年增长率,将在30年后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印度官方估计,2025年,七成印度人将处于工作年龄,比中国多2亿工作人口。印度企业家南丹·尼勒卡尼最近出版了新书《想象印度》,此书被美国《外交季刊》认为是数十年来有关印度最引人深思的一本。尼勒卡尼在书中说,中国将在2015年左右结束人口红利期,进入老龄化社会,这将迫使全球跨国公司把制造车间转移到拥有大量青年劳动力而又价格便宜的印度,印度将因此而战胜中国,成为新的世界超级大国。
但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却将印度称为“缺乏人口控制的典型”,平均每个印度妇女育有3.9个子女,一般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有两三个孩子,受教育程度低的贫困家庭一般有七八个孩子。多数印度人把生孩子看作头等大事。在印度教传统中,父母归天的火葬仪式上,如果没有儿子点燃火葬柴堆,其灵魂将无法升入天堂,就连咒骂男人的话都是“但愿你生个女儿”。在极度重男轻女的社会氛围下,家家“生生不息”。印度的每个宗教派别也鼓励多生育,以免该族裔处于劣势。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贫困人口数量的“原地踏步”。1978年至2001年间,印度贫困人口只从3.2亿下降到3亿,而同期中国贫困人口从3.2亿下降为6000万。
如此的局面也令不少印度人头疼。《卫报》2日称,面对上海出现的局面,印度的卫生官员甚至心生羡慕。不久前,印度末地区以每月5000卢比(约700元人民币)奖励晚育夫妇。这是印度首次采取类似的方式。上月,印度卫生部长阿扎德还曾建议向农村地区多供电,好让夫妇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看电视上,而没时间“造人”。卡纳塔克邦卫生局长甚至提议,把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夫妇关进监狱。
富强速度能否超过老龄化速度?
对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正面效果,一些西方媒体并没有否定。《泰晤士报》说,控制生育是过去1/4世纪全球最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中国是最积极的国家,其政策尽管苛刻,效果却立竿见影。CNN说,这一政策帮助中国少生了三四亿人口,延迟了4年达到13亿人口大关。但多数西方人认为,由这一政策导致的老龄化提早到来,是中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瑞士《新苏黎世报》称,中国只经过一代人就达到了西欧国家一百年才会面临的困境。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全球老龄化项目总监理查德·杰克逊认为,“问题出在当老龄潮到来时,中国还较为贫困,中国可能是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洛杉矶时报》称,去年中国人均GDP才刚超过5000美元,不到美国的1/9,而中国只有1/3的劳动者有养老保险,且多是城市人口。该报引用CSIS的数据称,中国现在5.4个工作者供养一个老人,2030年这一比例将为2.5∶1,从这一年起,中国GDP将每年减少0.7%。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也认为中国的老龄化来得早了些,但关键是,中国富强的速度能否超过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马力说,“中国的经济还没发展到那种程度,老龄化就来了。”她说,其实早在200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就达到了7%的国际公认标准,“但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并不像一些人说的那么可怕”。马力解释说,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40年的人口红利期,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阶段,未来还有不到20年,中国应格外珍惜。她说,按规划,2033年前后,中国人口在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后逐渐进入零增长,届时人均收入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对于西方认为老龄化将造成中国劳动力严重缺失,马力说,按照我们现在的预测,2080年中国还有8亿劳动力,“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就业不充分造成的人口红利浪费。5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亿需要从农村转移出来,而城市很难提供这么多就业机会”。马力认为,如果未来几十年中国能做到充分就业,老龄化的问题就会得到缓解。“说到底,中国的问题还是人太多,美国人口达到2亿时,政府还在鼓励生育,可到了3亿,政府就立刻号召控制人口。现在中国有13亿人口,马上要涨到15亿了,难道还要再增长吗?”马力说,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从人力资源大国尽快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
高辉清也认为,老龄化如果来得过快,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脱节,会给社会造成巨大冲击,中国目前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但他认为,不同“体格”、类型的国家,对老龄化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中国如果能成功把出口型经济转变为内需型经济,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老龄化的冲击就会比较有限。此外,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不很发达的小国家拥有大量老人,确实很难承受。但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尽管老年人比重大,但年轻人的绝对数量也比一般国家都多得多,“这是我们人口多的优势。”
英国人口老龄化学会学者皮尔波特则认为,中国人不必为老龄化的到来感到恐惧,因为中国有着富饶的国土,在人口安置上有更大的空间,未来中国要做的是,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对人口政策作出适时调整,对经济发展步伐不同的城市和地区作出相应的政策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