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天宇 刘文全
水稻潜叶蝇属双翅目、水蝇科,是东北稻区的主要害虫。每年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则影响稻苗生长,重则造成稻苗死亡。
1 症状
水稻潜叶蝇以幼虫潜入水稻叶片组织内咬食叶肉,剩下表皮。危害处最初在叶面出现芝麻粒大小的弯曲“虫泡”,以后随着虫道的扩大和伸长,不贴在水面上的叶片弯成黄白色枯死斑。漂浮在水面上的叶片,经田水渗入,发生腐烂,整叶死亡,严重时可使稻苗成片枯萎。
2 寄主
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大麦、小麦。野生寄主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如看麦娘、稗草、莎草等10余种。
3 形态
幼虫:体长3.6毫米左右,圆筒形,稍扁平,头、尾两端较细,无足的蛆形幼虫。体乳白色至黄白色,由13节组成,口钩及齿节片均为黑色,各体节有黑褐色短刺带围绕,这种短刺带在腹面较宽,并稍有突起,恰似足状。尾端呈截断状,有2个黑褐色突起,突起由2个节构成,先端尖锐,以突起为中心,轮生黑褐色短刺,形成同心圆状。
蛹:褐色或黄褐色,长约3毫米,各体节有黑褐色短刺围绕,尾端有2个黑褐色突起。
成虫:成虫是小蝇子,灰褐色,体长2~3毫米。头部暗灰色,复眼黑褐色,触角黑色,后翅退化成为黄白色平衡棍,前翅较长,膜质透明,淡黑色。停息时双翅重叠于体背,翅头显著超过腹部末端。
卵:乳白色,长圆柱形,长约0.7毫米,表面光滑,常3~10粒聚成块,排列不规则。
4 发生规律
水稻潜叶蝇在各稻区由于温度的差异其发生代数不同。黑龙江省1年发生4~5代,往往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危害水稻基本上以第2代,其他世代则均繁殖于稻田附近的灌排渠系内的杂草上。5~9月间同期均可发现成虫、卵、幼虫和蛹。在黑龙江省海林地区一年可发生4~5代,以成虫在杂草间越冬(可能有一部分以蛹越冬)。4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第一代发生期是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主要是在稻田附近的灌、排水渠内的杂草上繁殖,卵亦多产在杂草叶片上,经5~7天孵化为幼虫,在杂草上为害。第二代发生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害水稻。7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转移到稻田附近杂草上产卵,并繁殖2~3代,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羽化为成虫后在杂草上越冬。
5 生活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以晴天活动盛,飞翔力强,并有趋蜜习性。产卵有选择性,一般多产于稻叶尖端,每次产卵3~5粒,多者10余粒,雌虫一生可产卵47~665粒不等。幼虫主要为害期是6月上、中旬(插秧后10~20天)。
成虫喜低温,气温5℃以上开始活动,当气温达11~13℃时最为活跃,30℃以上则影响其正常活动。在深灌的条件下,成虫喜在下垂或平伏水面的叶尖部位产卵;在浅灌条件下,卵产在叶片基部。产卵均在白天,每天产卵多次,每次产卵3~5粒,每叶卵数为3~10粒。每只雌虫一生平均产卵220粒,卵散产。幼虫孵化后用口咬破叶面,侵入叶组织内部取食叶肉,浮于水面上的叶片被侵入率可达90%以上。幼虫还能转株危害,侵入后1~6天转株的多。转株过程中常落入水中死亡。幼虫老熟后,在潜道中化蛹。
6 防治方法
6.1 清除杂草:由于此虫第一代和第三、四代幼虫在稻田排水渠和附近洼地及池塘内杂草上为害,所以清除这些杂草,是减轻害虫的有效方法之一,应在秋末、舂初将上述杂草铲除,即可减轻潜叶蝇的为害。
6.2 浅水灌溉:据研究认为,在潜叶蝇发生期(第二代成虫产卵及幼虫期)浅水灌溉,可使稻苗生长健壮、直立,可减少成虫产卵机会和造成幼虫因缺水而失去存活机会,亦可减少为害。
6.3 药剂防治
(1)在幼虫发生初期,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公顷30千克撒施,可兼治其他害虫。
(2)稻苗带药下田:在水稻育苗期插秧前2~3天,用70%艾美乐(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每100平方米4克或25%阿克泰6~8克,加水稀释后,喷药于稻苗上,即可进行正常插秧。对潜叶蝇和负泥虫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3)稻田喷药:根据插秧后稻苗上虫情调查,决定防治适期。
①40%乐果乳油,每公顷1125~1500毫升,加水喷雾;
②90%晶体敌百虫,每公顷1500~2250克,加水喷雾;
③50%杀螟硫磷乳油,每公顷1125~1500毫升,加水喷雾。喷药前应将稻田水排出,喷药l天后再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