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问题,是组织工作的核心,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今年以来,四川着眼进一步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集中推出了六项制度性举措,形成了从干部初始提名到监督管理较为闭合、民主开放的干部选任机制。极大地推动了选人用人公信度系统工程建设。
最近,四川相继制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非定向推荐市厅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办法(试行)》、《关于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认真治理拉票行为的通知》、《关于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办法(试行)》、《关于做好全省优秀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推荐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同时,继续开展统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这六项制度性举措,从干部初始提名、选拔任用到监督管理,形成了一个较为闭合、民主开放、系统配套、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是我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又一重大举措,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探索。
领导职务后备人选:非定向推荐
[解读]《非定向推荐市厅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办法(试行)》,采用不定向具体职位的方法,民主推荐正、副市斤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作为省委选拔使用、交流提拔、培养锻炼市厅级领导干部的基础性工作。
[特别提示]民主推荐中得票没有超过半数,民主测评中“优秀”得票低于60%、“不称职”得票高于10%的,不能作为推荐人选。
[意义]非定向推荐领导职务后备人选,是对干部任用提名制度的重大改革,核心价值在于,把非定向推荐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干部的日常考核和动态管理、干部提拔前的考核充分结合起来,可以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在更大视野范围内、更加科学准确地对干部进行任用提名,推进了干部选任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在提名环节保证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办法:1+3
[解读]《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同时配套了三个考核评价办法,即《四川省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四川省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四川省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形成“1+3”考核评价机制。
[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一是鲜明崇尚实干;二是强化实绩考评,三是突出群众公认:四是注重结果运用。
[意义]“1+3“考核评价办法,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原有的考评方式,指向更明确、体系更完善、更具操作性,更重要的是,将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换届(任期)考核、提拔任职考察有机结合,把组织评价、群众评价、社会评价、自我评价有机结合,把考核评价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形成系统配套、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了考核评价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选拔领导干部:统筹公选
[解读]统筹市(州)、市(州)统筹县(市、区),在操作上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公告、统一标准、统一命题和测试、统一程序、统一公布结果。
[背景]2005年省委采取“8+3”方式统筹公开选拔了20名副厅级领导干部,2007年省委组织部面向全国,采取“3+2”模式统筹18个市(州)公开选拔了55名县级领导干部。
[意义]统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对传统“零星公选”、“分散公选”的重大改革,在不改变干部管理权限的基础上,变过去一职一地的公选为省市统筹公选,既强化了对干部选任工作的指导,又充分尊重各地选人用人上的自主权,实现了宏观指导与微观操作的有机结合,走的是一条规模化、集约化的公选新路子。这种制度设计有利于整合组织资源,拓宽选人视野,降低公选成本,提高公选质量,增强群众对公选工作和公选干部的公信度。
选拔干部到机关: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倾斜
[解读]《关于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根据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结构和职位需求,采用公招录用、公开选拔、公开遴选、调任、转任等办法,有计划地选拔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和人才到机关工作。
[意义]这一机制创新,丰富和拓展了干部的培养锻炼方式,形成了“干部培养向基层流动、干部选拔从基层中来”的鲜明导向,实现了机关与基层的良性互动。
优秀县乡党委书记评选表彰:两年一次
[解读]《关于做好全省优秀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推荐工作的通知》是为激发干部斗志,展示新时期党组织书记的良好形象,四川坚持每两年开展一次大规模的优秀党组织书记评选表彰活动。
[背景]2003年以来省委先后表彰和提拔了21名优秀县委书记进入市厅级领导班子。2008年省委隆重表彰了170名在抗震救灾中的优秀基层党组织负责人。
[特别提示]优秀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进“两个加快”中作出突出贡献;任期内班子成员无违法违纪行为,无重大责任事故;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的职责,乡镇(街道)党(工)委实现“五个好”目标。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期内无因工作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千方百计解民忧、化民难、帮民富,群众满意率高;村(社区)党组织实现“五个好”目标。
[意义]对各级党组织书记的评选表彰,其核心价值在于,在导向上彰显公信度,对默默无闻、不事张扬、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就是要大张旗鼓地表彰、重用,激发干部队伍实干奋进的创造活力。
拉票行为:严厉整治
[解读]为进一步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四川省委组织部出台文件,严厉整治在领导班子换届、日常干部选拔任用及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中的拉票行为。
[特别提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凡通过宴请、送礼、安排消费活动、打电话、发短信、当面拜访等形式,请求他人在推荐、选举中给予自己关照:委托、授意中间人出面说情,请求他人在推荐、选举中给予自己关照:通过举办同学、同乡、同事、战友等联谊活动,请求他人在推荐、选举中给予自己关照等行为,均属拉票行为,必须坚决禁止。
必须严肃处理有拉票行为的相关人员,对查核属实有拉票行为的人员,将受到不得列入被推荐人选名单、取消考察对象、拟任人选资格以及取消任用决定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先免去现职或者责令辞职,再根据情况作出调整、降职等进一步的组织处理。受到组织处理后两年内不得提拔。
[意义]这一文件鲜明特点在于,首次对拉票行为进行了界定,并对拉票行为的惩治和责任划分作出了刚性规定,这对于有效整治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将起到
积极作用。
链接
各地对省上集中推出的六项制度性举措反响强烈
最近,四川相继制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等文件,同时,继续开展统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各地反响十分强烈。
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基层一线是干部成长的摇篮,是锤炼干部的熔炉,是培养干部的阵地。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这对于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质、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宜宾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姜华:非定向推荐市厅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是我省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解放思想、积极创新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好这项制度,宜宾市每年将结合县级领导班子和县级干部年度考核,组织进行一次非定向推荐市厅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工作,对市斤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进行调整补充上报。
遂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雷世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干部的选拔,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最大民心和最大政治特点。我省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把统筹公选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创新,反映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选拔领导干部的必然规律,是以阳光操作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好方法,以扩大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好路径,以平等竞争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好机制。
南充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光远:抓基层、打基础,关键在抓好党组织书记这个“龙头”:按照省委组织部的安排和要求,我们将紧扣“提高评选表彰公信度”这一主线,进一步细化标准、严格程序、开门评选,始终坚持在竞争中产生典型,在群众中检验典型、在实践中用好典型,努力使评选表彰过程成为树立良好导向的过程,成为“一花引来百花香”的过程,成为展示党的先进性、凝聚党心民心的过程。
通江县委书记范申华:无论是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干部,还是评选表彰优秀党组织书记,都体现了对基层干部的充分认可和倾情关怀,是我省干部管理机制创新的又一重大举措,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有利于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有利于更加科学执政,有利于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叙永县委书记张文军:拉票行为虽然发生在个别地方的少数干部身上,但是危害很大,影响也很坏。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认真治理拉票行为的通知》'明确界定了领导班子换届、日常干部选拔任用及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中的三种拉票行为,规定了对拉票行为的9种处理办法,落实拄票问题查核工作责任制,《通知》指向明确、措施严厉,操作性强,为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乐山市沙湾区委书记伍定:《意见》出台并配套“三个考核办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很科学,对干部的考核更加客观、更加实事求是,针对性、操作性强。特别注重对艰苦地区领导干部工作投入、默默付出等方面的考核分析,既注重横向比较,又注重纵向比较;既注重显绩,又注重潜绩;既注重对当前效果的考核,又注重对长期效益的分析,进一步激发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