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生
[内容提要]马英九当选后,两岸政治互动走上了正常化、多元化、制度化的轨道。海峡两岸应当本着“务实理性、循序渐进”的原则处理两岸关系中面临的种种问题,通过一揽子的协议建构起过渡时期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架构,为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两岸关系政治互动困境与出路
中图分类号:D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9)2-0077-08
2008年3月22日,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关系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国共两党交流的推动,两岸两会的谈判顺利恢复,两岸政治互动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两岸政治互动,从形式上看,有政党交流、两会谈判、高层互访、政治对话等方式;从内容上看,包括政治互信的建立与巩固、政治谈判的展开与推进、政治架构的构建与形成等逐渐深入的阶段。
两岸政治互动形式的正常化
马英九上任后,改变了陈水扁执政时期两岸主权对抗的政治路线,通过国共两党政党交流的既有平台,推动两岸两会的事务性谈判机制的恢复。随着两岸两会谈判的顺利发展和逐渐深入,两岸政治谈判也将摆上议事日程,甚至不排除在未来条件成熟时出现两岸高层互访的机会。两岸政治互动走上了正常化、多元化、制度化的轨道。
1政党交流
2005年以来,两岸关系以政党交流的模式,开创了两岸政治互动的新型态。2005年4月,在民意的推动下,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团参访大陆;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连战会面,并且共同发布了有关“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新闻公报。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参访大陆;5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与宋楚瑜会面,共同发表了会谈公报。7月,新党主席郁慕明率新党代表团展开“民族之旅”;7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会见了郁慕明率领的新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两岸的政党交流使长期以来两岸的紧张局势得以局部缓和,在两岸的主要政党之间建立了共同的政治基础,为两岸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亲民党举办了两岸民间菁英论坛、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合作论坛、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交流活动,各界人士广泛和深入讨论了两岸经贸、农业、文化、旅游、“三通”等议题,国共两党还进一步推动了两岸政党基层交流。通过一系列的政党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而且大陆还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新时期两岸政党交流的历史和经验说明,改善两岸关系,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国共两党的领导人的一致期望和共识。在两岸政党交流过程中所形成和确立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日益成为两岸人民的共识,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与肯定。
政党交流是目前两岸政治关系中互信基础较为稳定的互动形式,它由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所亲自开创和推动,并且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主题。中国大陆高度肯定两岸政党交流,2008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连战时表示:“事实充分证明,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共同迈出的这历史性一步,是十分正确的。”马英九当选后,主张两岸关系由政府主导,国共平台起辅助作用。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国民党透过国共平台建立的共识,并且透过政府管道落实,将来主导还是政府,不会走以党领政的路,“那是过去的历史”,未来政府就是政府,国民党在旁协助,“我非常欢迎”。由于两岸党政关系体制的不同,国共交流平台在海峡两岸的作用和定位有所差异,但在两岸关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接触、沟通、对话、协调的功能。两岸政党交流所开创的政治互信是两岸人民的宝贵财富,值得珍惜和维护,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和辅助作用。
2两会谈判
两岸两会谈判的恢复是在两岸关系新的历史机遇出现后,国共两党政党交流机制的推动和促进下实现的。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在“就职演说”中,马英九表示“我们今后将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恢复协商”;并且“希望七月即将开始的周末包机直航与大陆观光客来台,能让两岸关系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5月22日,时任中台办、国台办主任的陈云林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谈话,积极回应了马英九先生的期望,指出“两岸双方正为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谈判作出积极努力,并展开相关准备”。此后,台湾海基会进行了改组,选任江丙坤先生为董事长、高孔廉先生为副董事长兼秘书长,并且致函海协会,表示“期望贵我两会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恢复制度化协商”。
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会谈。吴伯雄表示:“期盼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希望中断多年的两岸协商尽快恢复”。第二天,海协会即致函海基会,表示“我会同意贵会来函意见,尽速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会联系往来与协商谈判”;并且正式邀请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团访问北京,就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事宜进行商谈。海基会随即回函表示接受邀请。6月3日,海协会推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并且推举陈云林为海协会会长,积极为两岸两会的复谈作准备。
2008年6月11日,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应邀率领代表团抵达北京。6月12日上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谈,这是时隔九年多后两岸两会领导人的再度对话,标志着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的正式恢复。在两会领导人会谈之后,6月12日上午和下午,在海协会执行副会长孙亚夫与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共同主持下,两会人员相继就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事宜进行了协商。6月13日上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与《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两项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两会谈判取得了圆满的成功。6月13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接见了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和代表团成员,指出:“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恢复商谈并取得实际成果,标志着新形势下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3政治对话
两岸政治对话是两岸政治互动的特殊形式,主要是指两岸官方机构和领导人通过新闻媒体发表声明、讲话,在正式场合发表演讲,从而向对方传递某种信息、发表立场、发布政策等等,俗称为“隔空对话”。在两岸军事对峙和政治对立的时期,由于台湾当局坚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双方政治互动只剩下隔空对话的形式,而且此类政治对话往往流于相互的攻击和喊话,无助于两岸政治关系的缓和。目前民进党和大陆的政治互动仍然主要依赖此种隔空对话的形式。
虽然两岸政治对话作为两岸政治互动的辅助形式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两岸关系的
缓和,政党交流平台的建立,两会制度性协商的恢复,这种政治对话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是相互攻击、谩骂、喊话,而是相互肯定、相互试探、相互释放善意的互动。目前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完全化解,两岸领导人既未能会面也未能建立联系热线,通过这种特殊形式的政治对话,两岸领导人的立场和看法得到一定程度的沟通,有助于两岸政治互信的巩固和加强。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表达了“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恢复协商”等等善意;5月22日,陈云林发表谈话予以了积极回应。2008年8月,马英九在接受墨西哥《太阳报》记者采访时明确地将两岸关系定位为“一种特别的关系,但不是国与国的关系”;9月7日,国台办主任王毅在厦门出席第三届“海西论坛”时表示:“我们欢迎台湾方面一切有利于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的积极表态和举措。”王毅对马英九的讲话予以了充分地肯定和欢迎。这种良性的政治对话形式有助于巩固双方的政治互信,有助于双方营造友善的互动环境,对于进一步推动两岸两会的事务性谈判以及两岸政治谈判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必须承认,这种政治对话的基础和形式仍然是脆弱的。第一,由于这种政治对话是通过媒体的传播公开进行的,因而受到各方政治力量的制约,也必须考量双方民众的心理感受。马英九对于两岸关系是“非国与国的特别关系”的定位就遭到民进党及李登辉等独派势力的反对。民进党中常会公开发表声明,“表达最强烈的抗议、最严厉的谴责,严正要求马英九公开向全民道歉,立即改正此一说法”。独派人士还在《自由时报》攻击“‘特别关系就是投降主义!”。独派以“投降主义”、“慢性卖台”、“叛国总统”的大帽子进行政治恐吓,使得马英九面临政治上的巨大压力。第二,两岸难免发生某些突发事件,如果刻意通过媒体放话,那么有可能重返相互攻击的政治对话老路上去。非理性的政治对话,无助于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甚至对于并不牢固的政治互信会产生无法预测的冲击。
4高层互访
高层互访是两岸政治互动的最高形式,在两岸关系中具有高度的政治象征意义。1995年江泽民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新年致辞中,曾经表示:“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可以共商国是,也可以先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就是相互走走看看,也是有益的。”2002年5月,陈水扁在大胆讲话中也曾主动邀请大陆的领导人会面,表示:“如果中共领导人愿意,阿扁也愿意邀请他们到神泉茶坊来喝茶、谈天”。但是由于两岸的政治分歧难以化解,双方缺乏互信,海峡两岸最高领导人之间的会面迟迟未能实现。
当然,由于台湾政党政治的对立,马英九仍有竞选连任的压力和顾虑,目前要实现马英九参访大陆或胡锦涛访问台湾均为时尚早。两岸高层互访涉及到客观政治环境、身份、议题、行程、成果等有待磋商和解决的问题。但是,随着两岸政治谈判的展开,在马英九的第二任期间,两岸领导人的会面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海峡两岸艰难的政治谈判必然是在两岸高层的直接主导下进行的,两岸领导人适时的直接介入和参与对于政治谈判的成功具有关键的促进作用,“高层介入有时会有利于谈判,加速它的进程并带来更大的目的感和承诺力度”。高层互访可以是比较正式的互访,也可以是短暂的出席谈判协议签字仪式的会面,前者必须是具有意义的行程规划,后者则不妨选择厦门或金门作为两岸高层短暂会面的地点。两岸政治互动的阶段性目标
从马英九就职以来,两岸政治互动基本上是稳定、顺利而且是成功的。两岸关系的发展,从1949年开始起算,已经走过了将近60年的时间。目前是两岸关系发展近60年中互动最为密切,交往最为频繁的时期。这种良性的发展趋势使得两岸关系的前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然而,近60年来的两岸关系积累了种种问题和困难,不可能立竿见影,马上解决。正如马萧所认知的:“冰山太大要慢慢融,否则‘太快化掉会变成洪水”。海峡两岸应当本着“务实理性、循序渐进、避免对抗”的心态来逐项处理两岸关系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事缓则圆,假以时日,即使最困难的问题也可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1两岸政治互动的务实原则
在推动两岸两会恢复商谈的过程中,海峡两岸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包括:第一,坚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商谈;第二,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第三,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
(1)坚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商谈。胡锦涛在会见吴伯雄时指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双方建立互信的根本基础。”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两会得以顺利恢复谈判协商的前提条件,“九二共识”不仅得到国共两党的共同支持,而且在两岸两会函电往来中进一步得以确认。“九二共识”是两岸两会复谈并成功达成协议的政治基础,正如江丙坤在会见胡锦涛时指出的:“台湾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有必要根据1992年达成的共识,尽快恢复协商。两会为此互致函电,构成了恢复商谈的基础。”
(2)搁置争议,求同存异。马萧当选后,萧万长利用就职前的时机出席博鳌论坛,2008年4月12日,胡锦涛和萧万长实现了在特殊背景下的第一次会面。萧万长首次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十六字箴言,表示:“希望能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为两岸关系开创互信、互谅、互助、互利的新时代”。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胡锦涛也直接回应了十六字箴言,认为“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在“5.20就职演说”中,马英九表示赞同胡锦涛主席有关两岸关系的谈话,认为“这些观点都与我方的理念相当的一致”。6月13日,在两会协商达成两项协议之后,胡锦涛会见了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和代表团成员,提出了两会协商的十六字箴言:“平等协商、善意沟通、积累共识、务实进取”。无论是台湾方面提出的十六字箴言,还是大陆方面提出的十六字方针,其核心都是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可见,两岸当局在处理两岸关系的态度和原则上是有共识的,都主张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追求双赢。
(3)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务实理性,循序渐进。马英九当选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两岸关系最主要还是透过政府,优先级将是先经济、和平、国际空间,一步一步来”。其大陆政策幕僚苏起也表示:“马英九已为其两岸主张列出优先级,就是从周末包机及观光客来台开始,一年后定期航班直航,其后再协商综合经贸合作协议(CECA),其后才是和平协议或国际活动空间”。2008年6月3日,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海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时指出:“海协会新一届
理事会承担着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坚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与海基会进行商谈,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务实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推动两岸协商谈判不断取得进展,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一循序渐进的两岸谈判规划是务实理陛的,遵循先易后难,先事务性谈判及经济陛谈判、后政治性谈判的顺序,有助于双方积累互信,并取得谈判成效。
2两岸政治互动的阶段性
传统的“国家统一”概念从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的结构形式出发,强调中央与地方的高度一致性,其主要的标准是:单一宪法、单一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掌握最高管辖权,是唯一的外交代表,全国范围内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最高权均集中于中央政府。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对传统的“国家统一”概念的挑战。在“一国两制”的模式下,台湾当局保留了在台湾地区的行政、立法和司法的最高权,台湾当局还保留军队和部分的外交权,台湾当局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是前所未有的。两岸的统一,不仅不是最终组成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而且有可能是相当松散的复合制的结构形式。
“国家统一”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在终局性统一完成之前,是海峡两岸平等协商和谈判的阶段。依据《反分裂国家法》第七条的规定,即使是终局性的和平统一,也可以分步骤来完成。这说明在终局性统一完成之前,至少分为两个阶段,即两岸平等协商和谈判的阶段,以及走向最终统一的过渡阶段。
目前两岸关系仍处在两岸平等协商和谈判的阶段,这一阶段将贯穿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协商谈判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也应有阶段性的协商谈判目标。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条件,可以实现不同的目标。在协商谈判的第一阶段,尤其是马英九的第一任期间,由于马英九有连任的压力,两岸对于政治议题的分歧均不易妥协,应以事务性谈判、经济性谈判为主题,以实现两岸交流的正常化为主要目标。在协商谈判的第二阶段,尤其是马英九的第二任期间,马英九没有了连任的压力,其执政路线也可以初见成效,才有可能在政治性谈判中取得较大的进展。即使在第一阶段的经济性谈判中,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予以落实,曾经有学者提到,国台办对台政策有三部曲,首先落实三通直航,其次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再来建立两岸经济机制,类似马英九所提的综合性经贸协议。
当然,台湾方面对于扩大国际活动空间有一定的迫切性,这一点大陆方面应该能够理解,在第一阶段就相关问题展开谈判是有可能的,但能否达成协议有待观察。2008年9月24日,马英九表示,他希望和医界并肩作战,让台湾在明年5月,务必能够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成为世卫观察员。然而,如果海峡两岸尚未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而台湾当局片面推动,那么不会有什么结果,只会增加台湾民众的挫折感。
两岸政治互动的困境与出路
马英九上任后,两岸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两岸政治互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最终走出困境,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互动架构,有赖于两岸的当政者以民为本,发挥智慧,为两岸中国人找出具有创意的方案。
1两岸政治互动的困境
(1)两岸关系的结构性矛盾。两岸两会顺利恢复了商谈,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两岸关系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两岸之间的国家认同分歧,不仅仅是“台湾共和国”的问题,而且是“中华民国”的问题。随着民进党的败选,“台湾共和国”的认同争议退居其次,但是“中华民国”的认同分歧浮上台面。两岸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矛盾,其一是对于“中华民国”政治定位的分歧;其二是对于台湾当局的国际活动空间的争议;其三是要求大陆放弃使用武力乃至撤除导弹的争议;其四是由于制度差异造成的意识形态对抗。这些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化解,甚至有可能更加凸显,取代两岸之间的统独斗争成为两岸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2)“台湾主体意识”的强化。民进党执政八年,对台湾社会造成了深刻的政治影响,使得台湾社会强调“台湾优先、台湾第一”的“台湾主体意识”得以强化,具有了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政大选研中心在2006年底公开发布的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于“台湾人”的身份认同日益升高,已经达到了60.1%,自认为是中国人的降到4.8%,自认为既是中国人又是台湾人的则为33.4%。该民调还指出,在中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有62%的民众认为台湾应该“独立”;在中国政府不许可的情况下,仍有54.1%的民众坚持台湾应该“独立”。2007年3月4日,陈水扁抛出“四要一没有”的讲话,第二天,即3月5日晚,台湾TVBS民调中心进行了一次电访民调,其中一个问题问道:“如果只有一种选择,请问您比较希望台湾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还是台湾和大陆统一?”民调结果是:55%选择“台湾独立”,25%选择台湾和大陆统一,20%没意见。这样的民调结果警示我们,由于民进党执政的误导,“台湾主体意识”在台湾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是对马英九和国民党执政的最大牵制。
(3)台湾经济发展的困境。马英九就职以来,面临经济发展问题的严峻挑战。由于陈水扁执政期间在两岸关系上走的是主权冲突路线,两岸关系既不稳定,台湾经济发展也有所停滞。经济问题是台湾民众面临的主要的和首要的问题,这也是台湾民众在陈水扁执政八年经济不景气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台湾民众对马英九新当局的最高期待是发展经济。2008年5月,台湾《联合报》民调显示,民众最希望马英九在未来四年优先处理的施政工作,以经济问题居首(74%),其他分别为内政问题(11%)、两岸关系(4%)与“外交”发展(1%)。台湾年代电视台的民调也显示,75.8%的台湾民众希望马英九优先改善经济问题,其次是教育问题,占24.6%。可见,发展经济是马英九新当局必须面对的核心任务。
马英九上任以来,各家民调均显示其满意率明显下降,其原因就在经济问题。2008年8月15日台湾当局“行政院研考会”发布的民调显示,马英九的满意率为47%,不满意率为36,3%。其中对马英九新当局推行节能减碳、政府清廉、环境保护、两岸关系等方面工作的满意率比较高,达到50%上下,而有关经济建设部分,包括促进投资、交通建设、赋税改革、稳定物价等方面的满意率都明显偏低,尤其是对新当局稳定物价方面的表现,满意率只有30.7%,不满意率达到了60.9%。这说明,马英九上升之后,由于整个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物价不断上涨,股市不断下跌,是引起台湾民众满意率下降和不满意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当然,多数台湾民众仍对马英九当局寄以极大的期望,61.5%的民众仍对新当局未来一年的施政抱有信心。但是如果台湾经济长期没有起色,将损伤马英九的执政路线,削弱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期望。
2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架构
虽然两岸关系有结构性的矛盾有待化解,有对立性的力量相互牵制,但是主导两岸关系的国共两党确立了开创“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共识。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把“和平发展”作为领导国家的战略性选择,提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主张“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这就为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互动架构提供了政治基础。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指出:“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架构,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避免两岸军事冲突”。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架构,是国家统一前过渡时期的政治性和法律性安排。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架构应当包含过渡时期规范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关系的综合性协议和单项协议,包括和平协议、军事互信机制、综合性经贸协议、共同打击犯罪协议等等。通过一揽子的协议建构起过渡时期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架构,使困扰两岸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得以全面化解或局部化解,使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使海峡两岸各方面的交流和往来得以正常开展。
(1)过渡时期的本质是维持现状。两岸和平稳定发展架构是国家统一前的过渡性安排,在过渡时期,台湾将保留它现有的“国名”和“宪法体制”。过渡时期两岸结合的共同的政治基础和法律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两岸共同促进“国家统一”的进程。在过渡时期,对台湾当局政治地位的处理方式有三种,其一是搁置争议,其二是各自表述,其三是寻求共识,其精神实质是维持现状,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持现状是各方都较能接受的方案。
(2)过渡时期走一条超越统独的中间路线。必须看到,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湾仍有40%左右的支持率,“台独”的产生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短期内“台独、分裂”的声音和诉求在台湾社会不可能消失。“国家统一”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漠视40%的台湾民众的声音,过渡时期走一条超越统独的中间路线,过渡时期的台湾具有某些“相对独立”的政治形态,“台独”的诉求在过渡时期适度地予以释放和疏导,使台湾广大民众在统独的对比中作出正确的抉择。
(3)过渡时期是统独力量争取台湾民心的阶段。两岸的统一最终必须得到台湾民意的支持,过渡时期就是统一力量和“台独”势力争取台湾民心的阶段。孙中山先生认为:“统一之法,非恃人心,则恃武力。若恃武力,其流弊必致于专制。然人心不能统一,必生祸乱。”因此,统一应“以得民心为主”。中国大陆通过持续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发挥经济上、政治上的吸引力,通过软实力的强化完成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结语
新形势下的两岸政治互动面临着两岸关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因此,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不可否认,在新形势下的两岸政治互动中,双方均有一定的顾虑。大陆方面担心过度的让步会使得国际社会承认的一个中国原则产生动摇,而台湾方面担心过度的让步损伤台湾的主体性。双方的顾虑和担心是两岸政治互动中必然存在的心理,但是双方都意识到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创造双赢。
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确立了“和平发展”的主题。在两岸关系上坚持和平发展的主题,符合时代的潮流,契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在两岸关系上坚持和平发展的主题,是根据国家与民族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性抉择,符合国家与民族振兴的总体战略,与世界各国的利益相一致,具有客观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指的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促进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不断地向前发展。邓小平认为,世界性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中,和平指东西方关系,主要是政治问题;发展指南北关系,主要是经济问题。在两岸关系上,和平发展的主题也有相似之处,和平问题主要是政治问题,发展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当然,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两岸都面临和平与发展的严峻挑战,发展是核心,发展是硬道理,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可以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海峡两岸应当共同努力,构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互动架构,为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责任编辑:张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