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位于山东微山湖古运河旁的南阳镇,是运河4大名镇之一。大运河贯通700多年间,此地的繁华达600多年,是运河著名的商埠之地,街心运河蓬帆如云,运河两岸店铺林立。小镇四面环水,小桥流水人家,青青石板路,长长门板房,幽幽小街巷,是一处独特的江北水乡。
水乡小岛运河情
南阳岛在南阳湖的南端,如一块玉佩镶嵌在南阳湖之中,由于它东西长有3500米,南北宽才500米,南面略窄,中
间突出,从远处望去,犹如一把巨大的琵琶,静静地卧在风光旖旎的南阳湖之中。
南阳四周环水,古老的运河从中间流过。南阳文化站刘迎水站长介绍说:南阳镇中的运河,是山东段惟一没有被淤塞的古运河。记得第一次到南阳,快下船的时候,我急切地问船夫:这里的古运河在什么方位?船夫一愣:我们刚才过来的地方就是古运河啊。我有些诧异:这就是千年古运河吗?窄窄的河道,水质已不再碧清,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生活垃圾。古运河的确是老了,老得满脸沧桑、步履蹒跚。夜幕降临了,我独自坐在小桥头,望着静静的运河,遥想原来河面上樯桅林立,船帆如云,客商云集的热闹场面,人们在清清的运河上来来往往,村妇在河边洗衣说家常,孩子们在水中游泳嬉闹,这也只是几十年的光景。现在运河仍在缓缓地流动着,像一位慈祥的老人,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虽然无情的岁月带走了大运河上的帆影,流走了大运河的河水,但并没有流走大自然给予南阳的丰姿,作为码头商埠的南阳已不复存在了,但浸润着微山湖的神韵,玲珑剔透的水乡仍以它独特魅力,吸引着到过这里的人们。夕阳下,一群麻鸭踏上了回家的“路”;晨曦里,渔民划着小船,开始一天的劳作。最美的还是片片荷花。是啊,南阳湖里清一色的自然风光,湖水与群山相联,没有都市的喧闹与浮躁,没有人为的雕琢,觅得一份野趣闲情,回归一片宁静怡然。
千年古镇寻古风
南阳古镇,战国时期齐国地图上就有了标绘,《史记》中也多处提及“齐之南阳”,由此推算,南阳的历史至少也有2200多年。到了宋代,南阳已是较大的村镇了。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济州河时,建南阳闸,十年后,南北大运河通航后,南阳便有了名气,到了明代中期,南阳已成为运河四名镇之一(另有镇江、扬州、夏镇)。到了清代,为免水患,地势不断被抬高,就形成了当今的四面环水的岛屿。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随着海运和铁路的兴起,清廷下令漕粮折银,运河停运,解放后,津浦铁路通车,水上运输萧条,南阳旧时的风光日渐暗淡,走向了衰落。
在运河运输的繁荣时期,用“河道帆樯如林,两岸店铺比比”来形容南阳的繁忙并不过分。在此期间,南阳的兴盛繁荣达600多年,明清两代最兴时期前后延续达400多年,在南阳的形成到鼎盛以及衰落的漫长时期内,这里也积淀了中国古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其独特的民俗与习惯,同时也建成了关帝庙、皇宫所、不沾地旗杆多处名胜古迹,1937年和1954年的大水,让南阳的文物遭受到自然的破坏。1939年,日寇进军南阳,一把大火,大多古建筑被烧,文革期间,仅剩下的魁星楼、杨家牌坊等又被毁掉。现在仅存的只有清真寺和不沾地旗杆和状元胡同等部分古建筑。
南阳的小街都很窄,小街与小巷都铺着青青的石板,小街两旁商家一个接一个,商业气息很浓,我想这可能是几百年来,聪明的南阳人与南北商人长期生活,渐渐地改变了以往重义轻利的思想,因河兴市,因商兴市,南阳人的后代也正实实在在地享受着在运河带来的实惠。小街上还有古老的房子,只是不再是店铺,问当地的老人,原来都是明清时的建筑,只是在日寇进军南阳时交了保护费,才免于被烧。我在马家旗杆拍摄时,马家的后人守着多年失修的房子,自有一肚子的苦衷,“我们自己拆也不让拆,也不给我们想个办法,这旧房子让我们怎么再住啊!”
南阳的小巷曲曲折折,住家有的也并不很规整,不过任一条小巷都会通向古运河。来南阳前朋友给我讲,如果在南阳小巷里迷了方向,只要问运河在什么方位就行了。就像是条条大道通罗马一样,不会再走错道。踏上南阳镇青青的石板路,就像走进了悠远的历史隧道,看看南阳的自然风光,遥想古人遗踪,使人感到那昔日的辉煌,对照今日的南阳景观,追寻历史古迹,别有一番情趣。
没有汽车行驶的地方
南阳四面环水,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有一种交通工具必不可少,那就是船。南阳不但是微山县惟一的没有汽车的乡镇,同时也是我国内陆地区少有的没有汽车行驰的地方。这里不但没有车,就连自行车也比较少见,作为水乡小岛,出门见水,以舟代步,门前房后都有小舟停靠,是这里的标准景象。我第4次去南阳时,我问南阳航管站的张站长,南阳共有多少条大小船只?“如果加上小划子,有1万多条,仅注册从事货运和客运的有2千多条。”不到2万人的小镇,船就有1万多条,平均2人一条船,从这一数字可见船在当地的重要性。
虽然南阳的渔民早在60年代初由国家投资在陆地上建了房子,上了岸,但以渔养家,以船为家的传统生活方式在南阳还是比较常见的。每天清晨,天还没有亮,渔民就划着小船进入到湖区捕鱼了。而捕鱼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拉网,有的下箔、下卡、下钩,下须笼,放鹰、敲星等。去年国庆节,我在南阳时,就遇到敲星的捕鱼方法。捕鱼者在船头将手中的响木敲得“哐当当、哐当当”,鱼儿受惊吓,便会东跑西藏,一不小心就转进了布好的网上,难以脱身。不过随着时间的变迁,许多老的捕鱼方法,已经排不上用场,如叉鱼、罱鱼、罩鱼、拉绠等都已“做古”了。我们到南阳镇周围的小岛时,同行的刘站长跑到渔民家里,收集已不用的旧渔具,他说等到南阳旅游已成气候时,在南阳办个渔具博览馆。当我们离开时,首次收集的他收获颇丰,开出了7张收藏证。
南阳的生活离不开船,来去南阳也必须坐船才能到达,每当我坐在船上,时常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驾车与行船有什么不同?他们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船航行在水中,一是航行的安全系数要大大超过汽车,在内河道上行船,你就不必像开汽车一样,时时为撞人,撞车,翻车等事故担心,只要你开船不睡大觉,保证你不会开到岸上。二是河道上没有一个红绿灯,没有让一些司机害怕的交通岗,没有烦人的堵车,更没有让人心疼的“三乱”。三是坐着舒服稳当。你不用像开车一样担心路况不好,船行在水中,平平稳稳,没有上下颠簸之苦,更不必担心路况不好损坏你的宝贝汽车。四是这里的河道上没有一个收费站,过桥,过道,你也不用考虑着交钱。不过船再好,也只能行驰在水中,不能到岸上飞奔。车好,也只能在陆地上称雄,开到水里,就是事故。
南北交汇融民风
大运河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富饶的地区。南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中点,几百年来,接纳了北方文化与风俗的粗放与豪迈,融会了南方文化与风俗的精细与玲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累,从而形成了南阳独特的运河文化与民俗。
我到南阳多次,发现这里的风俗既有北方的传统,也有南方的习惯,既有商人的生活习俗,又有湖区渔民的朴实民风。走在南阳弯弯曲曲的小街上,你很容易发现店铺及一些古建筑有南方建筑的风格,当地一直没有改变的一天两餐的习惯,这是渔民多年来的习俗,让外来人多少有点不适应。而南阳几百年来形成的夜市正是这一风俗的代表。
当地的夜市又称早市,因湖上鱼鲜交易的需要而形成,一般从半夜零点后开始,形成的原因一是由于开通了漕运新渠后,南阳作为重要的商埠码头,泊住的商船要赶早集以便早早地开船;二是因渔民生产、生活方式,打的鱼需及早卖出,以便鱼贩运走,防止鱼虾糟烂。夜市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交易的也由原来单一的鱼市发展到各种百货。当然鱼的交易还是相当红火。为到夜市上瞧瞧,天还没有亮我便赶去了,市场早已是人头攒动,手电光不时地一闪一闪。我发现渔民的交易多不分鱼色,大大小小,多多少少一起出售,当地戏称为“一篮子”买卖。
微山湖是全国有名的荷都,每年夏天,十万多亩野生荷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所以去南阳最好的季节是7月和8月,可以在荷花荡里赏荷、采莲。到过南阳观荷的游人都说这里的荷花最红、最艳、最美。为什么?因为他们听到当地人讲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南阳有个以打野鸭为生的渔民,为人忠厚善良,因他的枪法很准,人们都叫他王百发。一天,王百发在休息时,听到有人呼叫:“百发快来救我”,他看见一条大黑蛇正在咬住一只小白蛇不放,便开枪将黑蛇击毙,小白蛇得救跑了。当天王百发打的野鸭特别多。傍晚回家路过救白蛇的地方时,有位漂亮的姑娘划着小船过来对他说:我叫莲花,没有爹娘,是个苦命的孩子,你心眼好,俺跟你回去,给你做饭,洗衣,服侍你吧。
王百发娶了个漂亮媳妇事很快被县太爷知道了,他将王百发叫来:你明天给我打1000只鸭子,否则就用老婆来抵。王百发回到家里唉声叹气。莲花知道后,忙了半夜,做了一麻袋纸鸭子。期限已到,只好背着一麻袋纸鸭子上了县衙。他将麻袋放到大堂上时,里面竟有鸭子在叫。放出来一看,正好1000只鸭子。县太爷没了办法。王百发心想:媳妇难道不是凡人?
荷花仙子与王百发结为夫妻的事让玉皇大帝知道了,惩罚她永世在南阳湖里。临走时她眼含热泪:我要外出,三天后,到我们相遇的地方去找我。三天后,王百发到了最初见面的地方,没有妻子的身影,水汪汪的一片已长出了大片荷花,如人间仙境一般。就听荷花丛中有一个甜甜的声音:夫君,我们的缘分已尽,我犯了天条,变成了南阳湖里的荷花,你什么时候想我了,就到这里来看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