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家公司被疑“不务正业”

2009-08-02 06:37张建锋
投资与理财 2009年22期
关键词:不务正业投资收益主营业务

张建锋

据本刊统计,2009年三季度有54家上市公司投资收益是净利润的2倍以上,而一些明星企业也赫然在列。

“不正混”通常是说一个人没有正经的职业,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这样的人会让人觉得没有安全感。

在上市公司中,主营业务是其主要经济来源,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不好好经营自己的主业,而是通过投资收益来支撑自己的业绩,就会被认为“不务正业”,显得“很不正混”了。

在A股上市公司中,就有这么一些“不务正业”的公司,自己的主业做不好,而依靠投资收益来撑起自己的利润表。10月底,A股上市公司2009年三季报已经披露完毕,记者分析了1666家上市公司三季报发现,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是被投资收益支撑起来的。本刊将投资收益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作对比(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因投资收益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以二者倍数关系来做说明:倍数越大,意味着这家公司越“不务正业”。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其倍数高达1倍以上的个股有119家,投资收益是净利润2倍以上的公司达54家,而一些在市场中的“名企”也赫然出现在“不务正业”榜上。

多家名企“榜上有名”

在这119家“不务正业”的公司中,排名状元的是以电机制造为主业的闽闽东(000536.SZ),其2009年三季度投资收益为791.53万元,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仅仅为5.35万元,投资收益是其净利润的148.04倍,为头号“不务正业”的公司。

海欣股份(600851.SH)今年前三季度投资为7063.22万元,是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00.89万元的35.16倍,摘得榜眼,其主营业务是长毛绒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以炭素及石墨制品为主业的中钢吉炭(000928.SZ),位次排在探花,其今年三季度的投资收益为4391.48万元,是其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2.34倍。

与近期明星频现炒股风波相类似,上市公司的一些“名企”,竟然也“不务正业”,不知是想进来体验一下“不务正业”的感觉,还是想刺激一下股民的神经。

在这些“不务正业”的名企中,惹人眼球的有中粮地产(000031.sz)和上实医药(600607.SH)。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中粮地产今年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49亿元,而其投资收益则为1.51亿元,是其净利润的1.27亿元的1.18倍。近期重组方,案获批的上实医药三季度投资收益为5.52亿元,是其净利润的1.18倍。

其他入围“不务正业”上市公司榜的明星股,还有曾经轰动市场的隆平高科(00098.SZ)、界龙实业(600836.SH)等。

而在行业(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分布上,主要以房地产、商业贸易和交运设备3大行业为主,其中地产和交运设备“不务正业”公司都为13家,商业贸易行业有12家。

相同上榜不同命运

在一般人的思维里,靠投资收益来支撑业绩的上市公司,应该不会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因而也很难跑赢大盘,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如没有人能够预测准股市一样,大部分“不务正业”的公司股票价格出乎预料,在二级市场表现得相当之好,有些公司今年以来的涨幅甚至比那些靠主营收入来盈利的稳定股票好的多得多,而有些公司也受到市场资金的冷落,没有跑赢大盘。

从2008年12月31日至2009年11月4日,上证指数一路小跑地从1820.81点升至3128.54点,涨幅为71.82%。而“不务正业”榜上的119只股票,同期平均涨幅为118.91%,远高于大盘涨幅。

在这119家公司中,有92家公司股价涨幅超过大盘,占比77.31%,涨幅在100%以上的股票有72只,12只股票涨幅在200%以上,3只个股的涨幅竟然高达300%多。其中,上海汽车(600t04.SH)因行业景气在金融危机下表现抢眼,而受到市场资金的“宠爱”,其以352.98%的涨幅位居“不务正业”公司同期以来涨幅榜首位。获得2009年三季度“不务正业”公司“状元”的闽闽东,则依靠305.59%的涨幅夺得涨幅榜第二把交椅,其涨幅巨大的原因是重组后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位居涨幅榜第三把交椅的是sT东源(000656.SZ),它因为金科集团的借壳上市,而受到资金的爆炒,期间涨幅为300.76%。

与近8成“不务正业”公司股票受到市场资金追捧不同,有2成多的“不务正业”公司股票被市场资金打人了冷宫,跑输了大盘。

包括马钢股份(600808.SH)在内的27只“不务正业”上市公司股票同期涨幅在71%以下,16只股票涨幅在50%以下,其中*ST申龙(600401.SH)以14.87%的涨幅位列涨幅榜倒数第一位,隆平高科(000998.SZ)、三元股份(600429,SH)分别以25.67%、30.05%的涨幅位列倒数第二、三位。

同样是“不务正业”,为啥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就能涨幅很高,而有的则涨幅较低呢?

某私募投资人士表示,从涨幅较高的“不务正业”公司来看,约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具有很强的题材概念,如位居涨幅榜第二位的闽闽东和第三位的ST东源,都因为具有被“借壳上市”的题材而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其次,是行业景气向好,如位居涨幅榜首位的上海汽车以及第49位的一汽夏利(000927.SZ),都是因为在金融危机下行业景气独树一帜,而成为市场的宠儿。而排名靠后的股票,则主要是因为行业景气不好和没有重组概念的sT公司,如行业景气度不好的农业股中的金健米业(600127.SH)、隆平高科,sT股中的排名倒数第一的*ST申龙和倒数第四的ST珠江(000505.SZ)。

炒股还要看主营

面对“不务正业”上市公司股票不同的命运,投资者是参与其炒怍,还是敬而远之?

对此,上述私募投资人士表示,偏好较大风险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但一定要对其中的风险给以足够的重视,如业绩不好的sT股票,如果重组不成功,则面临着退市的风险,那样可能就血本无归了。

而对于偏好较小风险的投资者来说,还是不要凑这个热闹为好,毕竟主营业务才是一家上市公司应该重点做好的领域,如果放弃或轻视了主营业务,而把大部分希望都放在投资收益上,那么这个公司的领导层就具有很强的投机性,这样的公司也同样具有很强的投机性,让人觉得没有安全感。

平安证券分析师李先明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表示,投资股市还是要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看待一家上市公司有没有投资价值,主要还是要看其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率及其稳定性。而要观察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是真正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还是来自于偶然性收入,主要观察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因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而调整的利润等因素。此外,还要注意个别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甚至是直接变卖家产,更有少数上市公司通过在财务上的技术处理,给业绩注入水分,投资者在读财报时要仔细鉴别。因为,其他业务利润和其他营业利润往往是一次性的,不能持续。

猜你喜欢
不务正业投资收益主营业务
破布木属植物与阿兹特克蚁——自然界中的投资收益理论
松鼠和松树的投资风险与回报——自然界中的投资收益理论
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不务正业
朕不只是皇帝 那些『不务正业』的帝王们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2%
2015年5月我国自行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
个人投资者财务知识对股票投资收益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