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清
〔关键词〕 地理课;教学;爱国主义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6(A)—0023—01
当代中学生是21世纪国家的主人和建设者,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是关系到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头等大事,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学地理教材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素材”和“资源”。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挖掘“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就地理学科而言,它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科学性、社会性都很强。地理知识的学习与爱国主义情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地理课教学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承担着思想教育的任务。通过地理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地理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
一、认识祖国的壮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我国位于亚洲东方,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多姿多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国内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俱全,有绵长的海岸线和许多大小海岛;有不少名山大川和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有三江源﹑九寨沟﹑武陵源等“世界自然遗产”和名扬世界的万里长城;有故宫﹑秦始皇兵马俑等“世界文化遗产”;有黄山、庐山、峨眉山“三山五岳”和长江三峡﹑黄河壶口﹑天涯海角﹑黄果树瀑布等数不尽的地方景观;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口头讲述外,还可以利用图片、录像、电视、电影等直观教具,播放风景名胜片,生动形象地将这些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觉得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可亲可爱,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二、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地理课教学首先是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尽量从书本上最大限度地了解地理知识。同时, 地理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中学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特点,依托和利用好当地的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或者请相关部门的专家来学校向同学们介绍本地环境情况,或者与环保工作者一起调查环境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通过了解本地环境以及对本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培养和增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三、比较祖国优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国物产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教师根据这些资料,向学生介绍,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我国有辽阔的土地,类型多样的地形、气候、生物、土壤等。老师在讲中国领土面积时,可以让学生作个对比,如把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四十多个国家的面积加起来,也只相当于我国的领土。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水利资源,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品种齐全,是世界上已知矿种比较齐全、资源配套较好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在已探明的168种矿产资源中,其中的151种在我国已探明拥有一定储量,为国家工业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煤炭和一部分非金属矿的探明储量都居世界前列,其中钨、锑、锌、钛、稀土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为世界第一,石油地质储量前景广阔。我国还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大熊猫、水杉等动植物。学生了解到这些知识后,热爱祖国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
四、介绍祖国建设的新成就,激发爱国之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改变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40年安全度汛,创造了治黄史上的奇迹。在讲中国农业成就时,可以自豪地告诉学生:我国利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此被公认为是一大世界奇迹!
教师在讲解全国铁路交通网时,介绍已全线通车的京九线、南昆线和青藏铁路的建成,向学生展示铁路建设的新成就。同时,万众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就已经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新奇迹;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技术难度之高也让世界同行惊叹。这一切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同时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