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三国

2009-08-01 04:48
小溪流(故事作文) 2009年7期
关键词:周文王忠贞刘禅

纪 愚

五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和几个教授PK,他们向我提诸如什么是“五虎上将”、什么是“三姓家奴”、何谓“跃马檀溪”、怎么“空城退敌”等小儿科问题,我斗胆和他们侃了侃九龄男生对书中三位主角的不同认识。

诸葛亮,足智多谋,忠贞不渝,文韬武略,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楷模,举世皆晓。然而,刘备病故,后主阿斗无能,诸葛亮不将他废去,是导致不能完成统一大业的重要原因。商之伊尹,尚可废去昏庸太子,待其省悟再还回王位,更何况刘备早有言:刘禅能辅便辅,否则废而取代之。诸葛亮不等天下安定后,再把王权交与刘禅,是为保全个人名节,让世人皆知其为忠臣,而不顾忌国家社稷安危。我认为:只有真正的忠贞,才可避免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才能改写乐不思蜀、三国归晋;才望实现匡复汉室、鞠躬尽瘁矣。只有真正的忠贞,才不会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千古流传。

刘备,皆称圣君明主,竟因私忘公,废大义顾小义,犯下不可收拾的错误。三国之中,蜀、吴两国国小而兵弱,理应联合修好、共同抗曹。刘备身为蜀汉君主,为替义弟关羽报仇,不分轻重缓急、不听劝谏,将君臣私情凌驾于江山社稷之上,亲统精兵七十五万,倾国之力,兴师伐吴;怒怨当头、不顾后患,连营布阵七百余里,结果大败而归,蜀汉气数殆尽。请问圣在何处、明在何方?

曹操在世人心中堪称汉贼、奸雄,我以为不全然。周文王是仁人君子,为解救民众灭商,后代广为传颂。汉末期,已无力造福众生,此时正需曹操这样的新统帅,杀董卓、灭袁绍,平定战乱,安抚百姓。况魏建国后,治理有方,国富民强,为何周文王是义士,曹操乃奸贼,厚此薄彼呢?若不是一代代灭亡、又一代代兴起,怎会有历史的进步?

《三国演义》距今已有几百余年,在文学宝库里,这部大作之所以永不腐朽,是因为它能给后人无限的遐想吧。此愚见,可言而不可用耳。

小叮咚:读书不仅看的是故事情节,最重要的是要领悟书中所表达的思想、观念。纪愚同学不但看书而且思考书,非常不错呢!不过,《三国演义》之所以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并不是因为其中人物表现的功过,而是因为它写得非常棒,即使放在今天都能算是小说界的顶级之作哦!

猜你喜欢
周文王忠贞刘禅
莫嚣张
刘禅顺:独酌
成都龍泉驛北周文王碑及宇文泰治蜀之道
咏犬
颜真卿
effects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Ulva pertusa and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 enzymes on gut microbiota of Siganus canaliculatus*
奴隶倒戈
周文王即位另有隐情?
周文王即位另有隐情?
刘禅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