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教学中的情感引导

2009-07-31 01:01卞爱民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感情诗歌情感

卞爱民

在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对诗歌进行刻板的结构和语言分析,忽略了诗歌教学中的最重要的一环——情感教学,使之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失去其自身的美感和完整的艺术形象。诗歌不是“无情物”,每首诗歌都饱含着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感,而学生的思维有具体性的特征,生活经历又相对较少,难以把握住蕴含于作品中的情感,从语言文字所塑造形象方面看,以情感人又是诗歌教学显著的特点。因此,诗歌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思想分析的过程,还是学生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共鸣的活动过程,教师创造一个充满热忱与激情、欢快与和谐的教学氛围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共鸣中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就诗歌情感教学阐述几点认识。

一、充分挖掘诗歌的情感因素,找准动情点。以“情”激“趣”

诗歌是运用最凝炼的语言描绘出优美而神奇的意境,出神入化地反映主题,它能从时代的深度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一切真、善、美和假、恶、丑都能在诗篇中反映出来,反映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诗歌对人的陶冶是通过对诗歌的审美过程来完成的,对学生来说。课堂诗歌教学是接受情感陶冶的最佳契机,教师应很好地把握住这个契机。艾青说过“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最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诗旨就是激发人们对“拼搏”的渴望和对到达“胜利”的喜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分析诗意不宜过实,因为太实了过于拘泥,缺乏意象的感受,以致索然无味,但也不能过虚,过虚会给人一种玄虚感,淡化了诗旨,不利于深层剖析。

诗歌是以情感为纽带,以默默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心灵,甚至给读者一定的震撼力,令师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合拍共振,爱其所爱,悲其所悲,从而获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如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我把引导学生体味诗中乡居生活的描绘作为学习的切人点,从诗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看来,作者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的住宅环境却很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柳榆相荫,桃李争艳,更有一幅动人景象“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农村常见的事物入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些既是诗意的主导句。也是学生理解本诗的动情点,学生对这些场景较为熟悉,便于理解。通过这些人情点引导出学生真正的情感,使他们深深地感知陶渊明的田园之乐。以上诗句是诗人内在感情在自然美中获得净化再上升为艺术美的外化表现,诗人采用白描、抒怀言趣的方法如实地再现了田园生活朴素的自然美。在教学中,让学生感知到这种自然美,学生既赏心悦目.又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从中陶冶情操,形成超越尘俗的品性。简单地说,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过程也就是学生对教师营造的情感氛围进行了解和归纳的过程,因此学生的主体情感作用不容忽视。

二、披文入情。在情感导引中产生共鸣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叶圣陶电指出:“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以此来看,只有在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基础上,才能抓住作品的情感因素,才能体会到作品的“味”,才能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情感是沟通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纽带,诗人原有某种强烈的感情,在接触物境时把这种感情融入其中,于是客观物境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情意。要实现诗歌情感的迁移,单靠概括思想内容和解说诗意是不行的。正确的授诗方法应予以传情.所谓传情,即通过动情的吟诵使人、物、事、景的形象浮现鲜明,创作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远意境。俗语说:“诗是无形画。”意境隽永的诗,总是富有诗情画意的,诗歌中的一切景物都带有感情色彩,“以有限之意,蓄无限之情”。在教学中,朗读诗歌的技巧是很重要的.也很讲究,教师具有感染性的范读是产生移情之首要因素。我们应当通过教学活动把诗境中的浓浓的情感沁入学生的心田,学生听着教师的动情朗读,在愉悦中便会以情感感染其身心,产生一种莫可名状的感觉,这正是黑格尔所说的“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境界。

具体说,人情也就是寓诗情于教境,开启学生的听觉,诱导学生的视觉与触觉,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生动、形象的朗读给学生一个自由想像的广阔天地,触发无限的情思,进而在脑海中自然想像诗作所描绘的情景,使其“听到”或“看到”诗人所描绘的事物,一咏三叹,余味无穷,使感情淋漓尽致抒发,言有尽而意无穷,再留下一定空间让学生用情感去填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诗歌的审美作用。不同的诗感情互异,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有对高尚情操的赞扬,有对美好事物被毁灭的哀怨,有对腐朽事物的怒斥……教师范读的语调要富于变化,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感情或慷慨激昂,如大海波涛;或流畅自然,如莺歌燕语;或轻言细语,如春雨润物,不一而足。

三、创设情境.移诗情于人情

目前,社会尚缺乏诗的氛围,我们在教学之余要切实重视诗歌的感染作用,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培养学生对诗情的敏感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诗歌有关的活动,还可以在生活、学习、工作活动的场所有意识地布置诗篇、诗句。如在教室、会议室布置诗轴,在门口、宣传栏布置诗联,在黑板报、墙报上发表诗作,周末让学生自己写写诗等,这样引导的最终结果可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产生感情以至激情。常读诗、善吟诗、好作诗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有效途径。郭沫若说过:“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感情教育、美的教育人手。”移诗情于人情,让诗歌教学充满“浓情”,让“诗情”与生活中的“美情”结下不解之缘,这是诗歌移情教学成功之本,诗歌教学的成功就在于使学习诗歌成为造就人生修养的一种永恒的力量。

激活学生生活积累,理解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诗歌教学的捷径。纵观教材中的诗歌,不仅诗中有情,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还诗中有理。在教学设计时,引导学生读这些诗作,应当注意引导好这些如珠妙语,阐发其中的“理趣”。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就学生而言,他们对草已经非常熟悉,看过小革发芽,感受过绿茸茸、软绵绵的草质,感受过春风拂面的舒畅,这为他们从课文语言中感受小草旺盛的生命力提供了先决条件。学生生活中对小草情形的储备,有利于学生更快地理解诗的内蕴,此时学生对诗中的小草已不是形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了学生自己的新的感觉。从小草一枯一荣中,他们发现了“变化”,这是对生活的新的加工,这是对生活的新的体验。语言文字的学习与生活积累相沟通、相联系,学生就能将语言文字还原为具体,将语言形象升华为自我感受。

四、把握诗歌思路和意境,激荡情感。引发想像

爱因斯坦说得好:“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杨朔说,意境就是使人动情之事,因而思路是作者情感的流向。在诗歌作品中,不管是优美动人的自然景观,还是赏心悦目的花鸟鱼虫,不管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是扣人心弦的动人情景,都有作者情感的清泉汩汩流淌其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的思路,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特定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中。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并引发联想,掀起情感的波澜。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渲染中,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的艺术境界,一词一句都会牵动他们的情思,一举一动都能引发他们感情上的共鸣。

诗歌中的情感因素如果没有丰富的想像,无论多么优美的诗句也只是符号的抽象意义。而体味不到其无限的情趣意昧,想像能伴随着感情使读者领悟到诗的意境。

诗歌教学情感引导需要教师努力寻找诗中与学生生活的相通点,启发学生想像的翅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充实、丰富诗歌的意境,以便使学生更生动更全面地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如《山居秋瞑》写景的主要部分在中间的两联,其中既有视觉意象.又有听觉意象,有远景又有近景,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有自然美又有生活美,要体会其中的整体美,必须依靠想像。通过想像在学生眼前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图画,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创造性地抒发情感内涵。如根据诗境可以想像出村庄、炊烟、花草、飞鸟等物象,使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再如《登鹳鹊楼》这首诗,似乎内含的情感并不太浓,而通过想像,就能使人感受到:一轮红日依远山渐渐落下,彩霞满天,波涛汹涌的黄河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在金光中向大海奔腾流去,这样在读者眼中就构成了一种立体美,展现出祖国江山的壮丽,令人神往。学生就自然地领会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艺术境界,真正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钟爱之情,使情感激发出来。

总之,情感作为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并为行为动力所制约的一种内心体验,其本身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通过感情呈现形象画面,直接诉之于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发挥这种情感调控的主导作用,没有情感.再高明的教学手段也无济于事,老师的情感引导越浓越真挚。其诗歌教学的教育作用、审美价值就越高。

猜你喜欢
感情诗歌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带着感情
诗歌岛·八面来风
带着感情
情感移植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