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远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各民族聚居的生活环境、居住意识、居住行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的建筑材料及技术不断涌入山村使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减少,村寨形态也正在迅速改变,加之在认识上的错误,导致了很多民族独有的传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消失。为了能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特深入地了解其一些基本形式。
关键词:侗族民居;高脚楼;吊脚楼;矮脚楼;平地楼
1引言
建筑作为人对自然环境空间的“人化形式”,具有创造它的人们的文化性特性,以作为满足人们特定的文化需要。人们常常把建筑比喻为 “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建筑本身蕴涵着浑厚的文化信息。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文化传承、民族风俗等影响下,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审美特征。
2贵州侗族的建筑特点
贵州侗族主要居住在黔东南的黎平、从江、榕江等地,传统的干栏式侗族民居以木材为主建造,以楼层作为日常起居的主要生活居住层面,生活居住层面的基本单元由满足生产活动和生活居住习俗基本要求的各功能空间组成,即具有垂直交通联系功能的楼梯空间、满足休息和家庭手工劳作功能的宽廊半开敞空间、接待来宾及炊烤设备的生活起居功能的火塘间与必不可少的家人休息空间及其他辅助空间。上述各主要基本功能空间在进行平面组合时,可以将其在一个开间柱往内自入口向纵深方向穿套布置完成,也可以随居住要求的完善扩展成为两开间或多开间,单元组合自由衍生。民居的入口大多设在山墙面一侧。侗家房屋建筑的形式可分为高脚楼、吊脚楼、矮脚楼和平地楼。
2.1高脚楼
高脚楼又称 “干栏楼”,即是全干栏形式。以黎平、榕江、从江等地山区的民房为代表。有二至四层楼不等,楼高三至四丈。第一层较为潮湿,是堆放农具、柴火、安滩春米和关养家畜、家禽的场所、第二层以上颇干爽,是住人的楼层。第二层设有火塘,是待人接客和全家人活动的中心,三层以上是卧房或粮仓。房屋多为三开间,两边搭有偏厦,呈四面流水。外间是长廊,设长登,是全家人休息及妇女纺纱织布做针线的场所。另一端是待客的客房,中间是堂屋,堂屋中央设置有神台。内间为火塘。第三、四层,除了部分作卧室外,还分作挂禾把、存放谷物的仓库,以及晾晒衣物之处。顶棚层为堆放杂物之处。
2.2吊脚楼
吊脚楼是高脚楼的一种变体楼房,半干栏形式,与苗族的大体相同,为适应山区的需要,吊脚楼建在斜坡上,后部与坡坎相接,前部用木栏架空,或接廊柱,像是吊着一根根柱子,故称“吊脚楼”。它在保持楼居的传统下,充分利用斜坡地形,并将楼房与平房联为一体,前半部是架空的楼房,后半部是接地的平房。有的人家为进出方便,大门开在后面,或利用偏厦修围廊以通前廊,无须楼梯上下。如黎平县顺洞村侗寨,有的人家是在70度的陡坡上建造房屋,楼屋顺着山势层层往上叠起,按坡度,第三层以上的吊脚楼上方为人所居,第二层为堆放杂物或喂鸡鸭,底层关牛羊。形成三级吊脚楼,这在侗族地区是少见的。
2.3矮脚楼
矮脚楼也是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变体房屋。这种楼一般为四排五柱,楼高二层,一楼有堂屋、火塘和卧室,二楼为仓库和客房。一楼的两端另配以偏厦,一端偏厦设在楼上,另一端偏厦设在灶房,畜舍则另建。
2.4 平地楼
平地楼与矮地楼的结构无区别,只是第一层楼无地板防潮,以水泥或混凝土作为地板。这种楼多分布在靠近县城木料缺乏的乡村。这种楼一般都较矮小,仅一层。二楼以上便是棚板,不能住人,只能堆放杂物和晾衣物。
3结束语
侗族的房屋,不管属于哪种类型,屋架一般用五根或七根主柱和长短不一的瓜柱用朽穿串成排(扇),将四排或六排相对竖立,再以穿杨连成骨架而建成。两扇之间柱顶架擦,擦上铺椽皮,在椽皮上盖有瓦或杉木皮。主柱多遵循“房八”、“圈六”、“仓四”原则,也就是屋柱、圈柱、仓柱的长度分别为八、六、四这三个数。侗族民居与其它干栏住居显著不同之处是前廊通敞,宽大异常,几达房屋进深1/3以上,是日常居家活动的中心。沿廊外侧设置通长靠凳,栏板以上安活动板壁,必要时可全关闭,使前廊半户外空间成为室内空间,使用十分灵活。
总之,侗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序列完全是依据空间使用的性质、自身的生活习俗和行为模式并按照渐进的层次进行布置的,采取以入口轴线方向为导向的平面布置形式,序列类型的选择侧重于强调纵深轴线方向上的空间组合序列,即由休息和手工劳作功能的宽廊-接待生活起居的火塘间-寝卧空间的布局形式,其空间序列关系是前一中-后的纵深格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完善的功能以及朴素的建造技术,既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侗族工匠的智慧与劳动成果,又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发扬、创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那种“天人合一”的文化观与“保护自然、崇尚生命”的自然观。
参考文献:
[1]蔡凌.湖南通道侗族住宅建筑技术研究[ J].南方建筑,2004 (3).
[2]王其钧,楼庆西.干栏式民居西南民族的最爱[J].森林与人类, 2008(06).
[3]李敏,杨祖贵.黔东南侗族民居及其传统技术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