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英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色
多媒体教学是探索如何在推广信息共享的信息社会里,进行崭新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手段给传统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借助书本、语言、形体、板书加录音机等这些手段传授知识的模式,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由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音频等组成的多媒体数字化世界。其间生动、丰富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效果使多媒体几乎能深入到人之所想、情之所至的一切领域,使教学者、教学媒介和教学效果真正达到三位一体。我们应积极挖掘新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管理的意识和策略,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掌握听力技能,促进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影响中学生听力发展的几个因素
1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主要指学生存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障碍。首先,在语音方面,我们发现,那些语音好的学生往往听力也好。而语音差的学生听力也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受母语或方言的影响,自身发音不准,又缺乏必要的语音基础知识。其次,部分学生缺乏应掌握的日常词汇和用语,甚至有些学生不了解英语词汇一词多义的特点。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足够的大量的词汇是提高听力的基础,因为在听力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要等到处理和分析所有句子的句法结构之后才能获得语义的话。我们的大脑就会超负荷运转,造成故障,无法跟上快速的语流。再次,听力差的学生缺乏语感,不熟悉句子的各种结构、语法知识不牢固。因此,当声音信息传到他们的耳膜时不能及时作出反应。
2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
不少听力材料涉及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对话反映的场合、身份等社会因素。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的差异等多种因素,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在语言的运用、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方面差异甚大。学生常会感到所听材料虽无新的词句,但却不能听懂内容。比如,The children havent had a cold so far this winter,touch wood.这里“touch wood”应理解为“希望好运气继续”。英美人在祈求好运的时候常摸木质品,认为可以赶走厄运,带来好运。由此可见,了解有关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所听内容。
3心理状态因素
听力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听音时过于紧张和注意力不集中两方面。其一,有的学生一带上耳机就是从容不起来,总是怀疑自己的听力水平。在听的过程中处于被动、无助的状态,精神高度紧张,产生急躁的情绪,其后果是脑子出现短暂的“空白”。这种状态去听是不能保证它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的。其二,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如果学生较长时间听一种不太熟悉的英语语音、语调、词汇、句子等内容,总会觉得疲倦,容易走神。正因为有这几种心理状态的存在,许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提高不了自己的听力水平。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日益普及,中学英语教师应结合一些有效的听力教学策略,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和意识,帮助他们克服听力学习上的障碍。
1多媒体功能与听力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配置功能较其他媒体教学更齐全,也更适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比如,以某多媒体配置为例,打开“语音室”界面后,屏幕显示出了学生的出席情况、学生的座位号以及各种功能菜单,有“点名”“全通话”“示范”“对讲”“抢答”“插话”“测试”等功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和材料特点选用相应的功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实行双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建立英语教师个人数字化听力资料库
个人数字听力材料库类似于个人藏书,其结构是教师按学生的实际需要建立的,其内容是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并经过自己使用后而存入的,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听力资料库可用于课堂和学生课外学习,教师可以编辑各种有声英语读物,可以编制多媒体课件以辅助听力教学。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个体思维特点、认知结构水平、学习能力来设计多媒体听力教学软件。进行因人而异的教学,以实现学习的个体化。
听力教学虽然在中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在实际的多媒体教学中会遇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这需要教师积极去面对和解决,进一步发挥多媒体教室的优势和潜能,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持久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