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红
音乐课堂教学有时是枯燥的,学生不重视,所以教师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用情景导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螺号》一课,课前我准备好瓶瓶罐罐和玩具螺号,课一开始就表演吹奏螺号,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从课间拉回到课堂上。又如《一把雨伞圆溜溜》一课,课前我找几个学生把故事情节排练好,上课展现给大家,学生一下子就联想到平常生活中也有这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现象,没有助人为乐习惯的学生从这个故事当中也受到了教育。用情景导入,加上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被激发,整堂课都处于学习兴趣浓厚的状态。
二、竞猜谜语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知识的学习是音乐教学的一部分,是提高其它音乐能力的基础,但学生往往忽视它的重要性。我常常用谜语竞猜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初中课本第一册音乐知识“常用记号”之前,我在黑板上写了一则音乐谜语:一个大门两扇板,两对门眼遥相见,音乐家们到这里,都得来回跑两遍。——打一音乐记号。要求学生必须在下课前回答出来,同时提醒学生从本课所学的内容中找出答案。学生马上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对于我所讲的常用记号似乎一个都不愿意放过。学生听课时,精力集中,认真仔细,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当他们最后正确地答出谜底是“反复记号”时,脸上都露出了自信的微笑。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常用记号的写法和用法,加深了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这也是一种“联想记忆”法。
三、卡拉OK激发学习兴趣
学唱歌曲,相对其它音乐教学内容而言,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当集体歌唱时,一些学生尚能有表情地演唱,而单独歌唱时,他们就显得局促不安,自信心不足,缺乏演唱的勇气。为此,我在歌唱教学中经常用“卡拉OK”这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卡拉OK”在演唱方式中有着突出的优点:可随意升降调,具有优美动听的伴奏音乐,可随时在轻松、自然之中体会演唱的感觉。如初中第一册课本中的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卡拉OK 伴奏音乐就非常好听。我课前根据学生的音域录制了几遍不同调的伴奏音乐,课上先让学生集体演唱,一是熟悉伴奏音乐,二是寻找适合自己的调。接着让学生上台表演,听着欢快的适合自己音域的伴奏音乐,上台的学生不再紧张,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然后,我又让学生分组进行卡拉OK比赛,有的小组还进行即兴伴舞。不同的表演动作、不同的演唱风格使此时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在对比中,同学们有了进步;在老师、同学的鼓励声中,学生们有了演唱所必须的第一步——勇气。通过卡拉OK表演,学生不仅提高了演唱能力,还逐渐掌握了演出中的一些常识:如拿话筒的方式,话筒与口的距离适度,话筒不能对着音箱等。如其他学科要求加强动手能力一样,这也是一种加强实践能力的好方法。
四、电影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天地在我心》一课时,我首先设问:谁能给大家介始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教室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学生争着想讲。我采用“三讲”法:分组互讲—抽生讲—教师归纳讲,既体现了师生互动,有放有收,又使学生了解影视音乐随故事情节发展而变化,他们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美术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通常都喜欢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的音乐。课堂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教师可以将音乐合理地与美术组织在一起,以便在运用的过程中得心应手,随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变换。例如,欣赏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时,可以事先请美术教师画几幅漫画作为前导或放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样能让学生从直观的艺术形象中去感受、体现音乐形象,去联想《图画展览会》中塑造的不同形象,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激发他们的无尽想象力,而且能让学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六、民主平等,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是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热爱、信任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能使他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展现个性,发挥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时,常常会煞费苦心地设计一些问题,如:曲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风格怎样,音色、力度、速度是怎样变化的,等等,一连串的问题却往往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使课堂出现“冷场”现象,影响课堂效率。我尝试着改变这生硬的提问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题目的语气。如:“我能感受曲子美在哪里,我感觉到了曲子的情绪及速度,力度的变化”;“我能分析曲子的结构”,等等,让学生欣赏音乐后选择题目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题目形式和语气拉近了师生关系,教师的教育意图变成了学生自身求知的需要,调动了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平等互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教授理论,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欣赏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音乐是“动”的艺术,是最活跃、最吸引人、最感动人的艺术。夸美纽斯把“一切事物都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当作教师的一则“金科玉律”,这对音乐教学尤具指导意义。只有把基础知识的教学与音乐欣赏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赋音乐符号以生命力,使音乐符号自然变为表达情感的语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样令人费解的怪现象:初中生的音乐知识水平与小学生相差无几,即使知道多一点,也只是对书面文字的理解,根本不知道其作为音乐艺术语言的内涵。我曾对初一新生进行检测,在一个班里,竟然只有一个学生知道“?”是延长记号,并解释说:“这叫自由延长号,你想怎么延长就怎么延长。”有的学生竟生造出“五分音符”,“六分音符”。对于诸如此类的现象,简单地归结为教师没有认真教,显然不公正。我认为,教师把音乐语言因素单纯地、机械地像其它自然学科知识点一样教授给学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把音乐知识的教学同音乐作品(包括乐段、乐句)、音乐语言的情感表达方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感受中接受音乐符号、理解音乐符号,使音乐语言因素成为表达情感的语言,产生情感共鸣,教学效果肯定好得多。如选择欣赏《彩云追月》,可让学生在感受乐曲中学习探戈节奏(×·×××|×××××|)在音乐旋律表现的意义。再如,在介绍民族打击乐器时,不应讲一下乐器名称,画一下乐器图形便了事,而应让学生欣赏《鸭子拌嘴》等民族乐曲,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打击乐器的表现力有比较具体的印象,然后引导学生了解打击乐器的种类、音色特征、演奏方法等。如果在教学中一味采用列表、抄笔记、背概念的方法,结果必然是理论知识与音乐表现相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