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黎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当《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中主人公杰玛面对命运从不低头,再无情的打压、歧视、羞辱、危险都不能阻止他对美好信念的不渝追求时,你是不是想象出了大小威姐妹从黑人区杀出来的血路?当《摔跤王》(The Wrestler)用拳拳到肉的声效画面以及手持摄像机摇晃的纪录片质感为我们展现落魄英雄重新赢得尊重的故事时,你是不是想起了阿加西以波姬小丝为分界线的职业生涯?当《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中,布莱德皮特返老还童的精彩表演让你感叹生命如果可以倒流时,你是不是为网坛那些老来俏的球员们感到钦佩?当《温布尔登》(Wimbledon)中爱情的狂热似乎只为男主角彼特带来好运,却令到利兹耽于爱情而分心赛场时,你是不是不禁唏嘘沃达斯科和伊万诺维奇的短暂恋曲。
《本杰明巴顿奇事》
本杰明在故事的开头用瞎子钟表匠的故事构建了一种人们不愿见到的状态——每个人都在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用电影里的话说是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就像那个钟表匠,他的儿子活蹦乱跳地坐上火车去了远方,几年后却只剩一张通报儿子死讯的纸片飞回来。钟表匠由此变得愤世嫉俗。弄出一个反着走的钟挂在火车站,以此作为对这个世界的讥讽与反抗。这里面也寄托了一个所有人共同的愿望,希望未知的人生可以逆转。
但是,就像一条河流奔腾向前,人生永远不可逆转。不过,不可逆转的时间并不能阻挡你越活越年轻的心态。电影中本杰明的出世是人们共同愿望所催生的一种臆想,他生就一副快老死的样儿,却越活越年轻。细数网坛各位越老越精神的球员可谓不少。
埃德博格在1983年就包揽了四大满贯的少年组冠军。当人们在怀疑这是不是又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流星时,埃德博格在转为职业选手后交出了完美的答卷。1988年、1990年,埃德博格两度在温布尔顿决赛中击败贝克尔成为又一位草地之王。上世纪90年代早期,埃德博格仍然保持极佳的状态。年龄从来不是他的障碍,他直到30岁才退出职业网坛,带着包括6项大满贯在内的41项单打冠军和18项单打冠军离去。
1985年,17岁的贝克尔温网上一路过关斩将,问鼎了冠军。这时贝克尔正处于成名期。良好的开头令他充满自信,在网坛上一路高奏凯歌。除了1987年短暂跌落谷底外,1988年和1989年他代表西德队连续两次捧起了戴维斯杯——国家的集体荣耀远远比那个缺失的法网更重要。此外,1989年他还在美网和温网梅开二度,达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1991年赢下澳网后终于登上了ATP第一宝座。与众不同的是,除了球场上的表现外,贝克尔球场外的表现也颇有越活越年轻的迹象。德国网球天王的另一半从来不缺人填补,女友更新速度与微软的补丁更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约克曼闯荡职业网球圈子近20年,他的职业生涯称为辉煌绝不为过。1997年他曾达到世界排名第四的高峰。在亨曼、鲁塞德斯基、伊万尼塞维奇……这些和比约克曼同时代的球星早已纷纷退役之时,唯有比约克曼一直坚持到2008年的上海大师杯后才宣告退役,以36岁之龄打进大师杯是他越老越有魅力的最好证明。
当玛蒂娜·纳荚拉蒂洛娃21岁在温布尔登夺得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座冠军奖杯时。迈克·布莱恩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这时候年龄的横沟无疑非常明显。但在27年后,两个人联手出现在温网混合双打赛场上,并且一路打进了四分之一决赛。此时年龄的差距看上去居然缩小了。玛蒂娜还是那个叱咤网坛的玛蒂娜,夺得让人战栗的299个冠军奖杯的她在38岁还是可以笑傲球场的传奇。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其实就是一部关于小人物坚持梦想的故事。只不过对于男主人公来说,拉提卡就是他的爱情、他的信仰。最后,爱情的巨大动力让这个梦想坚持了下来。当他和拉提卡还有所有人在影片末尾随着一首热情欢快的歌翩翩起舞时,电影达到了情绪宣泄的巅峰。这是那种可以让你感受到魔力的电影。
这部电影中让男主角杰玛改变生活状态、从贫民窟摇身变成百万富翁的媒介是电视节目中一连串的选择题。其实人生就是一个由无数小选择题组成的巨大选择题。很简单——做出选择,承担后果。只不过电影中选择题的答案恰巧尽在杰玛悲惨的生活经历里。对于大小威廉姆斯姐来说,带领她们冲出贫民窟的是上天赋予她们的网球天赋以及她们自身对这项运动的热爱。
当电影镜头掠过印度贫民窟街头的破败时,我相信威廉姆斯姐妹小时候的环境比那里好不了多少。也许她们本来的生命轨迹应该会和其他贫民窟的孩子没有两样,在意料之中成长,上学或上了一半而辍学,长大后谋一份微薄的薪水,运气好的话嫁一个不错的男人,并且生一大群孩子,然后把所有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然而寻常生活也许不是她们最终的归宿,命运或许只是人类最神奇的发明。贫民窟的孩子们也许热衷于足球篮球,但是威廉姆斯姐妹的父亲选择了网球。这一个选择让威廉姆斯姐妹受益终身,也带给了全世界网球迷们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大威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坦言自小过着苦孩子的生活,甚至有段时间不得不典当家里的东西来维持生计。尽管条件那么艰苦,在父亲的鼓励下,姐妹俩还是踏上了网球学习之路。现在她们势大力沉的发球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志,将技术流的姑娘们遇到墙角,开创了网球中的暴力美学。
如今的威廉姆斯姐妹早已经是百万富翁,比赛奖金赚到手软,合约广告拍得不亦乐乎,甚至创办了自己的时尚服装品牌。不过,百万富翁的真正含义也许就在于相信生活,热爱生活,坚持一切美好的事物,生活终将以你对待它的方式、你的选择来对待你。命运,最终会给我们一个公道的答案。
《摔跤王》
《摔跤王》有着很多让我心痒痒想看的理由。比如主演,那个在《爱你九周半》里面帅到无可复加的米基洛克;比如奖项,这部片子获得了金狮奖最佳影帝。但是首先吸引住我眼球的是电影宣传上的那一张海报。海报上,长发的摔跤手垂头扶在摔跤台的围栏上,像是要挣扎着站起来。
在摔跤台上拼搏,在生活中挣扎,整部影片给人一种充满真实感的励志和感慨。你1000次地将我击倒,我就有1001次站起来的办法。从辉煌到跌入尘埃,再到勇敢站起来,这似乎正是阿加西传奇般不可多得的职业生涯。
阿加西经历过大起大落,他从一个性格叛逆、不修边幅的狂野少年到美国最有潜力和前途的网球天才,到后来跟波姬小丝结婚成绩一落千丈,再到成长为受人尊敬的网坛巨星。这曾经有过多少波澜,掌声与祝福的背后需要多大的坚持和努力?
电影中米基洛克扮演的男主角在生活中每遭遇一次挫折,他都会看着戒指和绿色的紧身球衣。他为此着迷因为它们是他唯一的朋友。这宛如阿加西的球迷们,即使在他因为波姬小丝而荒废网
球天赋时,他的球迷仍然不离不弃地站在他背后。
1986年,崇尚个性的阿加西第一次踏上职业网球赛场,所有的传统在他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不随波逐流,从来只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特立独行的他终于为网坛带来了石破天惊。人们发现了他不羁装扮下毋庸置疑的实力。
在进入职业网坛的第二年,阿加西就以外卡选手的身份在伊塔帕里卡网球赛中赢得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头衔。1988年他7次进入ATP赛事决赛并6次捧杯,在法网和美网中也杀八四强,上升势头不可阻挡。很快,阿加西和他的竞争对手桑普拉斯一起成为美国网球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并帮助美国队在1995年赢得了戴维斯杯冠军。
1992年,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中阿加西赢得了他职业生涯首个大满贯冠军。在1994年和1995年,他又分别加冕美网和澳网桂冠。从1995年4月起,阿加西连续30周排名世界第一。在1996年他又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单冠军,职业生涯到达巅峰期。
然而每个人都免不了从鼎盛的时期衰落下来。1997年4月,阿加西赢娶了著名花瓶兼影星波姬小丝。情场得意,赛场失意。为婚姻分心的阿加西在这一年中所参加的14站比赛中有8次首轮出局,世界排名居然迅速滑落至141位。
电影中落寞的兰迪很显然没想过从高处跌落至谷底时要怎么过活。但他知道没有抵抗的军队是可耻的,同样没有抗争与波澜的人生是苍白遗憾的。影片最后兰迪毅然决然地回到拳击台上,从倒下的地方重新挣扎着站起。这是最感动我的地方。
再看阿加西,在那段成绩惨不忍睹的时间里,他并没有让消沉毁灭了自己,而是决意去改变。于是那个球迷心中的不羁少年很快被一个更加大气沉稳的王者形象所代替。结束了两年甜蜜和忧伤掺半的婚姐后,阿加西的生活重心终于又重新回到了网球上。从此,世界上少一个怨男,多一个网球国王。1999年,他获得该年法网冠军,并且年终排名第一,成为第五位囊括四大满贯冠军的男选手。
“你听到欢呼声吗?这才是我的归属地。”摔跤手的这句台词也许是阿加西送给波姬小丝最好的离婚纪念词。
《温布尔登》
温布尔登是四大满贯中最古老的网球公开赛,这里的选手呈现出网球的最高水平和精彩战况,这里是网球选手施展拳脚的绝佳舞台。男主角皮特梦想着在温布尔登登上网球事业巅峰。但是在温布尔登获得辉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的选手有很多,然而最终登上至高荣誉巅峰的只能有一个。
来自美国的种子选手利兹给皮特带来了转机。成绩优异,个性迷人,相貌甜美的她深深吸引着彼特。在爱情的滋润下,彼特在赛场上开始所向披靡,成绩骄人。网球生涯的光明前景在彼特面前徐徐铺开,然而爱情的狂热似乎只为他带来好运,却令到利兹耽于爱情而分心赛场。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不禁开始深深佩服起导演理查德·朗克莱恩的远见能力。这简直就是网坛伊万诺维奇和沃达斯科的影院真实版本。
伊万诺维奇自从去年赢下法网后瞬时变成了球技和美貌结合的最佳代言人,更成为各种体育兼时尚杂志封面的不二人选。当镁光灯集体聚焦在她身上的时候,沃达斯科不知道正在西班牙的哪片沙滩黯然徘徊。直到2008年9月不知不觉两个人情愫暗生,走在一起的时候,沃达斯科在网球圈才以伊万男友的身份迅速走红,其效果甚至大于他之前在网球圈打拼攒下的总和。
这厢,美少女助战下的西班牙帅哥愈挫愈勇,戴杯表现种勇:那边,伊万诺维奇黯然伤退多哈年终总决赛。当伊万诺维奇在澳网悄无声息地出局时,沃达斯科却已成为今年澳网的最大黑马,与纳达尔的一战不仅为自己赢得了众多粉丝,也创下来个人的最好成绩。
也许有时生活就是这样精彩,比演戏更逼真,比人为编造的剧情更为跌宕。不同于电影中的男主角最终成功收获了冠军奖杯和爱情,伊万诺维奇和沃达斯科最终还是分道扬镳。爱情曾经让男主角打出职业生涯最精彩的比赛,曾经让女主角滑至低潮期,也都拥有着数量庞大的看众。电彩结束,观众离场,可是伊万诺维奇和沃达斯科的生活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