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琴
摘要: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其经济开放度是密不可分的,那么两个国家之间经济开放度的差异和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计算出两国经济开放度的值之后,对中美两国经济开放度的差和两国GDP的比值进行了计量协整分析,随后对两者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揭示了两国经济开放度差异和经济差异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开放度差异;经济增长差异;协整检验
1文献回顾
在国外经济理论界大多认为经济开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对于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过程与内在机理关系,不同的学派和学者的观点却大相径庭以Romer (1986) 和Lucas (1988) 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 、Barro 和Salayi Martin (1995) 等的相关理论、Grossman和Helpmam (1991) 在Lucas 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上发展的“贸易促进要素优化配置”理论、克鲁格曼(1978) 的“贸易开放迫使一国政府实施更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论点等,这些结论和近年来世界各个国家的情况基本相符。
国内近年来对经济增长和开放度关系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有的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外贸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如:杨全发(1998)、张敏(2000)、胡均民(2002) 、张亚斌(2002)、赖明勇(2002)、沈坤荣(2003)等采用线性回归对外贸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等贸易开放度指标和人均产出增长、资本增长、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等指标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有的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如:刘小鹏(2001)、石传玉(2003)均运用协整理论或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还有的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开放与增长之间的关系。王英、刘思峰(2003)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对外开放度的关系进行的灰色关联分析。此外,姚丽芳(2001) 运用净出口分析法、出口总量分析法、进口分解分析法对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的作用分别进行了测算。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和对不同的变量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对于中国和美国之间经济增长与经济贸易开放程度的相关研究,国内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分析两个国家之间贸易往来和投资、金融往来等对两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将计算两国的经济开放度差异和两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相对比率,通过协整检验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求解释中美两国经济开放度差异和经济总量差异之间的关系。
2变量介绍和数据分析
经济开放度综合反映一国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是进行诸如经济开放与经济增长等实证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变量。
对于经济开放度的度量,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度量的相对准确性,本文采用李 (1998)年提出的计算方法。他认为O=W1O1+W2O2+W3O3(W1+W2+W3=1)其中O代表经济开放度,O1、O2、O3分别代表对外贸易比率、对外金融比率、对外投资比率,它们分别反应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方面的开放程度。W1、W2、W3是决定这三种因素重要性的权数,它们分别被赋予0.4、0.3、0.3的值。(对外贸易比率等于进出口总额和GDP的比值;对外金融比率等于对外资产和债务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对外资产和债务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对外资产和债务;对外投资比率等于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和GDP的比值。)本文使用中美两国历年GDP的比值来表征两国之间经济总量的相对差异。
基于以上的变量选取,本文分别计算了中美两国1987-2007年的经济开放度并对两者求差。具体数据如下表:
注:表中的Ou、Oc分别代表美国和中国的开放度(其中Oc1987-1995年数据来自李(1998)的文章),DO=Oc-Ou,衡量中国和美国对外开放度的差异。GDPU、GDPC分别代表美国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C是用中国当年GDP的人民币值经过当年汇率调整得到,二者的单位都是10亿美元RGDP=GDPC/GDPU,衡量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变化。上表中所有数据都经过保留三位小数的近似处理。(原始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中央银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和金融机构本外币收支平衡表、美国经济分析局、世界银行数据库)
下图反应了1987-2007年中美对外开放度差异和GDP比值的变动趋势,整个计量分析将会采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0完成。
从图中可以看出,开放度差异和GDP比率之间是有趋势的,非平稳的,所以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的协证检验以分析两者之间的真正关系。
3模型和实证结果分析
3.1 ADF检验
前面我们已经初步判断RGDP和DO序列是非平稳有趋势的,但是在用协整理论进行分析时,仍需要对这两个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分析,也就是其是否有单位根。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是ADF检验,该方法主要通过三个模型(模型1为不含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模型2含有常数项而没有趋势项,模型3含有常数项和趋势项)进行检验,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检验模型中ADF值大于临界值,则可以认为是非平稳的序列,DO、GDP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DO和RGP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但是DO在经过一阶差分后第一个模型就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水平上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RGDP经过一阶差分第三个模型在百分之九十的水平上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如表中星号所示),所以DO和RGDP的一阶差分序列在百分之九十的水平上都是平稳的,我们可以认为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3.2协整检验
协整概念是1987年由恩格尔(Engle)和格兰杰(Granger)提出的。协整的基本思想认为,尽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量中每个都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线性组合有可能相互抵消趋势项的影响,使该组合成为一个平稳的变量。协整理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变量之间寻找均衡关系,以及用存在的协整关系的变量建立动态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协整检验的常用方法有E一G(Engle一Granger)两步检验法和约翰森(Johansen,1988)检验法,本文采用前者检验开放度差异和GDP比值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由ADF检验可知,DO和RGDP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平稳的,我们的协整检验可以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协整回归,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DO和RGDP之间的方程,并计算非均衡误差。估计的方程为
RGDPt = 0.0401+ 0.3515DO
(5.5834) (12.7556)
调整后可决系数=0.8899 D-W=1.0935
残差的计算公式为
et=RGDP-RGDPt=RGDP-0.0401- 0.3515DO
第二步:检验et的单整性,看其是否为平稳序列。
通过单位根的检验发现,当滞后阶数为1,不含趋势项和截距项的模型最为合适,其ADF检验结果如下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百分之五的显著性水平下,ADF值小于临界值,我们可以认为残差序列e是平稳序列,也就是说存在DO和RGDP的平稳线性组合,即美国和中国经济开放度差异和GDP比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协整检验,发现开放度差异和GDP比值之间是具有协整关系,但是长期内它们之间到底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呢?这就需要对二者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别取滞后期为1、2和3,检验结果如下:
滞后阶数为1的结果:
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出,当滞后阶数为1的时候,对于RGDP不是DO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F值显然大于临界值,拒绝原假设,认为RGDP是DO的格兰杰原因。但对于DO不是RGDP格兰杰原因的假设,F值小于临界值,接受原假设。同理,滞后阶数为2和3时也得出了相同结果。这表明中美两国GDP的差异是导致开放度差异的原因,但是两国经济开放度的差异并不必然引起GDP比值的变化。
4结论
协整检验表明,中美之间经济开放度的差异(本文中用DO表示)和两国GDP的比值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这和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度提升可以促进该国经济发展并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观点相一致。根据本文前面的数据对比分析可以把这种机制表达为:中国的经济开放度不断提升——经济快速增长,美国的经济开放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变——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平缓——中国和美国之间经济开放度的差异不断拉大,GDP的比值也就是经济差距不断缩小。
但是,我们在因果关系分析部分却得到了一个很有趣结论,中国和美国之间经济开放度差异的扩大并不是两个国家GDP差距不断缩小的原因,反过来,两国GDP的差异反而是开放度差异的原因。本文认为在考察期内,美国是一个可以左右世界经济政治的超级大国,在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也就是说其经济具有自生能力。而中国在考察期内的发展却是一个不断向外学习、引进、吸收的过程,这是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情况下任何一个后发国家要取得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美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变缓并不是因为相对较低的开放度,经济开放度的差异并不是两者经济差异缩小的原因。两国经济的差距缩小是开放度差异不断扩大的原因,从制度的角度看,符合部分西方经济学家所认为的经济增长促进制度发展的观点。
参考文献:
[1]赖明勇,阳小晓.出口贸易与内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6) .
[2]沈坤荣,李剑.中国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3(5).
[3]包群,许和连,赖明勇.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3(2).
[4]刘小鹏.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1(5).
[5]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度量和比较[J].经济研究,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