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媛 胡维刚 王继锋
曾有江西某学院一名男生,晨练时在绕学校400米操场跑步20圈后倒地死亡。据调查,该生平时积极上进,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健康,无器质性疾病;但自觉身体不够强壮,意志不够坚强,故制定一项体育锻炼计划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即每天早上起来绕操场跑步30圈。死亡那天是他实施计划的第1天。[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运动健身意识迅速提高,参加运动健身的人数急剧增加,但与运动有关的非创伤性意外的发生率也随之逐渐增多,更为严峻的是运动猝死的发生,给运动健身的人们敲响警钟。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科学运动的指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运动健身的目的是增强体质,锻炼的结果有3种:有益、有助、有害。运动健身必须适度才能对人体产生有益的影响。因此,人们在进行运动前,要做好防护措施,减少运动损伤;运动时,一定要把握好锻炼的程度及自身身体的承受能力。
指导青少年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
认识不足很多人对受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防护观念,在训练中不能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既缺乏训练经验,又麻痹大意,盲目或冒失地进行训练,或在训练中畏难、紧张、犹豫不决。这都是造成受伤的重要原因。
准备活动不适当统计资料表明,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适当,是造成受伤的首要原因。1)不做准备活动,在神经系统和身体各器官系统没有被动员起来的情况下就进行训练,由于肌肉、韧带没有活动开,身体协调性差,固而很容易发生软组织拉伤和关节扭伤。2)准备活动不充分,神经和其他器官系统的兴奋性尚未达到适宜水平就开始训练。3)准备活动与训练内容脱节,训练中主要用力部位没有活动到、活动开。4)准备活动的量过大,身体在进入正式训练前已感疲劳,正式训练时身体机能不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5)准备活动距正式训练时间过长,开始训练时准备活动引起的生理反应已减弱或消失。
身体状态不佳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带伤或伤病初愈及身体疲劳时,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下降,此时参加训练很容易因肌力较弱、反应迟钝、身体协调性差而受伤。
大重量训练过频大重量常会使肌肉等组织发生轻微创伤,若大重量训练过频,韧带、肌腱得不到充分的恢复,就会发生肌腱炎,甚至发生肌腱和韧带破损;还可能使肌肉与骨骼力量的增长不相适应,造成骨骼变形、劳损等损伤。
不良气象因素的影响气温过高,易发生中暑和疲劳;气温过低,易发生冻伤,导致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下降;潮湿高温易大量出汗,发生肌肉痉挛或虚脱;光线不良易使人反应迟钝。这些也是受伤的原因。
此外,不重视休息与恢复,忽视营养和睡眠,缺乏保护与自我保护等,均可能导致受伤。
指导青少年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科学健身观念进行健身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促进健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盲目增加运动速度、提高运动难度,只能适得其反,危害健康。不顾身体的健康状况,一意孤行地盲目进行运动,正是导致运动猝死的重要原因。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对训练中负担较大和易受伤的部位要特别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结束与训练开始不要超过4分钟。间歇时间过长或改练其他部位时,应补做专项准备活动。
做好放松和整理活动训练后必须做一些伸展放松练习,以加速运动部位的恢复。例如,做完硬拉和深蹲后,可悬吊在单杠上,然后做提膝下放或直腿左右摆动等动作,以使脊柱恢复原来的机能状态。避免运动后立即热水浴,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饱食后运动。
重视自我保健,加强自我医护监督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在运动时出现胸闷、气短、心慌、心痛、恶心等情况后,往往认为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反应而不予理睬,即使身体过度透支也不在意,殊不知也许这就是发病的前兆。所以青少年要重视自我保健,在运动中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减少运动强度,必要时要终止运动,观察身体反应,及时就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不吃高脂肪食品和盐类;患有流感、急性扁桃体炎、麻疹等要及时治疗;积极防治青少年的心肌炎和心肌病。
参考文献
[1]施少平,李春明,夏鞍洁.运动 猝死1例报道[J].中国学校卫生, 2005,26(1):65
(作者单位:1 河北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2 河北省玉田县卫生局;3 河北省玉田县韩家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