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艳 陆田生
摘要:文章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就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快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业领域;发展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国农民对信息服务方式和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种养大户、购销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特别需要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及时获取市场行情,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据统计,中国已有7万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15万个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近150万农村经营大户,260多万农民经纪人。广大农民作为商品生产者和市场经营主体,既需要政府的公益性信息服务,也迫切需要商业性信息服务,以更好地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因此中国农业电子商务蕴藏巨大发展空间。
1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 全求电子商务现状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C),目前在全球发展很快;平均大约每九个月其交易额将翻一番。据美国行政服务部及国防部联合主持的跨12部的联邦电子商务项目小组测评:到2002年美国国内的Internet网上电子商务逾3000亿美元,2003年~2004年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占全部交易额的9%,达13000亿美元,到2006年全球网络上的年交易额达到18000亿~20000亿美元的规模,Internet电子商务的市场达到5000亿~8000亿美元。
1.2 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正处于起步阶段,农户、农业组织搜集、捕捉、分析市场信息能力差。电子商务的有效应用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结合到一起,解决了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之间的不对称问题,促进了科技在农业中的推广转化应用。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国内已有涉农网站5000余家,其中有4500家左右基本能保持运行,涉及农业商务的网站有400余家。各省市普遍建立起自己的农业信息网,还涌现出类似“中华十亿农副产品网”、“农业电子商务网”等一些大型网上市场。农村供求信息服务系统、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一年来已有注册会员35000家,每月颁布信息8000条,内容详查达25万条。
1.3 网络模式下农业产业的体现
农产品的在线交易与其他商品有所不同,农产品属于低值、易腐蚀、科技含量低、规格不一的商品,尤其鲜活产品的物流问题,相对来说在线交易的成功率比较低,条件要求更高。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有关农产品的拍卖信息,约定具体时间、地点来招集竞拍人,成交后电子商务公司向买卖人收取相应的佣金。集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垂直型综合服务社区及网上洽谈、拍卖、直销等全方位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网站,可以将增值内容和商务服务平台紧密集成,通过网上大型B2B农产品交易市场,涵盖果蔬、粮油、食品、饮料、水产、肉禽蛋、花卉、饲料、畜牧、服务等各行业,为农产品生产、加工、经销、消费以及农业科研、行政等单位,提供一个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桥梁,让农产品能够迅速找到买家,让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迅速找到所需的农产品;也可以将农产品信息要进行深加工,综合处理分析后,按地域、品种等分类发给相关企业。
2 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领域的作用分析
加入了WTO,我国农业已向世界敞开市场,在机遇与压力中,更多的是压力,因此要实现我国农业的高效现代化,电子商务的作用不可忽视。加速农业信息流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使农业生产者之间基本上不存信息交流,农户以经验来进行生产,这种被动产销局面使农民收入徘徊不前。电子商务的运用,使农产品供需双方可以跨跃时间和地域的界限,做到及时沟通,依据市场信息情况合理定产,避免了市场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尚不健全,产品销售渠道窄、环节多、交易成本高、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平台,实现了产业化带动下的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组织化,一方面使交易双方处于信息对等的地位;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农产品销售方式,让供求双方可以直接进行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长期以来,现代商品营销中的市场调查分析、评估与猜测、市场定位、产品品牌包装、服务与促销等环节与手段并没有在农业产业化中得到充分运用。通过创建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上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和货物递交等销售、售前和售后服务,以及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及生产安排等多项商业活动,将有利于带动起与农产品销售相关的金融、物流、交通、运输、电信等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3 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关键措施
3.1 电子商务意识是根本
农业电子商务要发展,观念要先行。其发展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治理理念的更新。商务意识是根本,创新意识是关键,信息技术是手段,只有对农业电子商务有了正确的、积极的熟悉,才能实事求是的接受它,因为不能正确看待信息化,就不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在我国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和主管领导普遍缺乏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导致企业和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使农民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者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3.2 网络发展是关键
互联网是农业电子商务和基础。只有为农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的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约占3%。),较2007年增长3190万,增长率超过60%。网络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农民可以方便、价廉的用上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加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紧迫。
3.3 电子商务服务是核心。第一、政府类网站主要为电子商务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和管理;第二、综合类网站主要为电子商务提供综合信息和专业化市场信息;第三、专业类网站主要为各类农资、农产品提供专业交易,可以提供网上订购和支付等服务。
4 问题与对策
4.1 建立有效的电子商务信息流
信息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谁最先运用信息,谁就能获得市场、获得利润。要发挥农业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一定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规范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即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的电子商务信息流,使供需双方的市场信息得到无缝链接。
4.2 建立安全的资金流
农业电子商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其核心内容是信息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支付和交货是最终目的。而网上支付是农业电子商务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此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国金融机构建立一个国际化、信息化、高水平的,被国际认可的支付网关十分重要。
4.3 建立科学快捷的物流
产品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专业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往往不注重电子商务活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畅通,应对入世后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就必须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优化、重组传统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业电子商务能够打造新型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对农产品的产供销各环节提供数字化的交易、拍卖、支付、配送等服务。在适当的时候建立若干农产品物流中心,增加对农产品储藏、加工和信息开发利用的能力。
4.4 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
面对虚拟化电子商务市场,农村用户尚不具备高深的判断能力,所以农业电子商务能直接体现信用值,这对于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将起决定性的作用,用信用标识让农村用户直接识别企业的电子商务信用;用信星积分,表明信息本身的信用程度;用信星工具,为企业提供了评估、信用等级的工具。
结论。中国是农业大国,电子商务普及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像其他行业一蹴而就地实现网上电子交易,需要有个缓慢的发展和示范阶段。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应认真总结和借鉴国外的做法,更要从国情和农业信息服务多样化的要求出发,针对中国农产品组织化程度低、分散化生产的特点,在农户和企业间、农户和农户问、生产、加工及销售环节中积极探索不同技术、不同经营模式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渠道,稳步推进中国农业电子商务向集约化、节约型、国际化、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等:中国农业产业化与电子商务;世界农业;2001.
[2]曹: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现状分析[M],新西部,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