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育红 杜玉芝
同学们在作文过程中,都有过文思堵塞,写不下去的经历,那么,怎样才能把作文流畅地写下去呢?这里介绍几种实用的方法。
一、设问法
所谓设问法,就是针对所写内容使用一两个设问句,以引起下文。如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人教版义务教育八年级下)一文,开篇两段在介绍了清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不务正业的留学生活后,就运用了一个设问句独立成段:“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自然引出下文作者在仙台的所见所闻所感。又如一位同学在写一篇题为《我看“家教”》的议论文时,先举例了种种家教,然后笔锋一转,运用两个设问句来引起下文:“家教真是有那么‘神吗?如果没有家教.我们就真的考不上高中,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吗?”接下来.文章很自然地就列举了那些没有家教经历,照样考取重点高中,考上理想大学,甚至有很大成就的人的事例,从而得出结论:家教不是万能的,没有家教照样可以成才。
二、增加事例法
无论是中考作文还是高考作文,都有一定的字数要求,以使内容充实。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增加事例的方法来扩展容量,丰富内容。如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人教版义务教育八年级上)一文,共叙述了七件事,来表现阿长的性格和她对“我”的关爱。写议论文,增加事例可使论据充分(摆事实),论证有力(当然还需要讲道理),如果先举的是一个正面的事例,接下来就可以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反之亦然;写记叙文,增加事例可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丰满,如《杨修之死》(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上),为了表现主人公杨修“恃才放旷”的性格,就一连列举了六个事例:写说明文,增加事例可使说明的对象更清晰、更具体,同学们不妨看看《中国石拱桥》(人教版义务敦育八年级上),即是如此。
三、排比段法
有的同学在作文快要完工的时候,才发现字数不够。此时仍有补救的方法,如果议论文或散文,增加一个排比段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现在中考作文大多体裁不限,如果是剧本,可以再增加一场戏或一幕戏)。人教版初语老教材第四册有一篇选文叫《理想的阶梯》(作者陈群),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它的排比段是:
理想是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如果让我们再增加一段的话,我们可以写一段“理想的阶梯。属于与时俱进的人……”
四、插叙法
在叙述主要事件(也叫中心事件)过程中,插入与主要事件有关的另一件事,把“另一件事”叙述完之后,再接着写主要事件,这种方法就是插叙法。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此法生发文章内容。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人教版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在叙述父母逼“我”去同学万芳家要回羚羊木雕的过程中,不惜花占全文三分之一的篇幅插叙交代“我”之所以把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万芳的原因——“我”上体育课时,不小心把刚买的新运动裤被树叉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万芳为了不让“我”回家挨骂,就把她的新运动裤换给了“我”,以至于她自己回家受了妈妈的惩罚。这段插叙不但交代了“我”送羚羊木雕的原因,而且富有悬念,对中心事件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文章内容自然也就充实了。
无独有偶,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人教版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在叙述主要事件——“我”要求病重住院的爸爸参加六年级毕业典礼的过程中,也运用了大段插叙交代了“我”上小学一年级时,一次因赖床上学要迟到遭到爸爸惩罚的事件,从而补充说明爸爸对“我”的影响。巧妙的插叙,使文章跌宕起伏,摇曳生姿。
五、生发议论抒情法
不少同学有一个通病,即在叙事写人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议论和抒情。一件事记叙后,你总得有一个态度、感受或评价吧,把它们写出来就是议论,它是主题立意的深入和升华。针对某个景物或某个人物的品德风格抒发内心的感受,则是抒情,它是作者感情的体现。如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人教版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在叙述韩麦尔先生给“我们”上“最后一课”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段议论:“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象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这段深情的议论,就生动地表现了“我”对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课”的感受和评价。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无病呻吟,而是饱含着“我”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也是主题思想的体现。
又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人教版义务教育八年级下),记叙有一天傍晚“我”对因怕“我”冷而拿来小衫的玉英姨母,随口说了一句非常无理的话:“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晚上受到母亲的责罚,“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夜里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时,段末有两句话:“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这两句话既是议论也是抒情,它真切地表达了“我”对母爱的理解和对母亲的深情。注意,在具体的写作中,议论和抒情往往是结合使用的。
需要说明的是,各种方法不是绝对的,同学们在写作中可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