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文入院】
路变了
以前,我们村交通闭塞,世世代代的人们只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去年,我们村通向外界的那条土路铺成了水泥路。
开工那天,机器隆隆,热闹非凡。看,一台挖掘机开在最前面,它长长的“胳臂”一推,一个小土堆就平整了;它大大的“手”一抓,再一翻,一个小浅沟就填平了。村子里的一群青壮年跟在后面铺石子,拖拉机、手扶车排成了长龙,拉的拉,平的平,说说笑笑,大家热情高涨。村东李爷爷一手拄着拐杖,一手领着小孙子也来看热闹,“公路进村了,能跑汽车了,真想不到啊。”他说着话,不时捡起几块小石子扔到路基上面。
路变了,我们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前建起了十几家大锯厂,村里人都去打工。街道两旁,新开了一些店铺,卖啥的都有。我们再也不用到集上去打酱油了。
路变了,真好!
【病因诊断】
习作的题目是《路变了》,应紧紧围绕路变后引起的家乡变化来写。而小作者却把写作重点放在了如何修路上,对家乡的变化反而写得平淡、笼统,仅以数语带过,所写内容偏离了中心。
作文之前,都有一个材料积累的过程,但并不是见到好的材料就要写入作文中,而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凡是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无论多么生动,都要毫不吝惜地舍去。如上文中的修路一段,与中心没有关系,应该删去。
【病愈出院】
路变了
我的家乡远离乡镇,由于交通闭塞,村里祖祖辈辈的人只知道刨黄土,种庄稼。去年春天,一条笔直的水泥路通向村中,不久,村子里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村前空地上,十几家大锯厂如雨后春笋,接二连三地建了起来。车声轰轰,锯声隆隆,奏响了山村变化的“序曲”。村里的叔叔伯伯们不再闲蹲街头,也不再打扑克、搓麻将,大家纷纷走进了大锯厂。卸料、磨板、切割、装车……他们天天忙得不亦乐乎。听说我们村建起了厂房,一些外村的青年也跑来打工,他们骑着摩托车,顺着这条水泥路,一天一个来回。
人多了,小村变得热闹了。村前的大街两旁,不知何时“生”出了一些小店,小卖部、羊肉馆、维修铺、理发店……店铺门前,人来人往,笑声不断。
傍晚,街头上又“冒”出了一辆辆小推车,卖火烧包子的、卖豆浆油条的、卖凉拌菜的……老奶奶、老爷爷足不出村,要啥有啥,永远结束了“打斤酱油也要到集上”的苦日子。“羊——肉串,烤——羊肉串”,忽然,从村头传来一阵吆喝声,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正在熟练地烤着羊肉串。在他身边,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吆喝着。他们的周围,一群小伙子,你一把,我一把,吃得正香呢。
走在乡村的大街上,我心中不禁充满了自豪感。是的,路变了,山村变了,人们的思想也变了。
互动空间
“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达了诗人对放学之后那欢快的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生活中的故事形形色色,带给我们的滋味酸酸甜甜。请精心选择生活中一件令你特别高兴的事情,并把它写出来寄到编辑部,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